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
一、保健食品”与“保健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其监管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属性为食品。“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诸多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保健品,实为内衣、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
二、保健食品的标签标识、警示用语、查询途径和投诉举报方法
三、如何辨别保健食品的宣传是否存在夸大和虚假的情形?
(二)用神秘化语言描述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
(四)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或有与其他保健食品以及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进行对比,贬低其他产品的情形。
(五)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或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内容;或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等,均属于保健食品夸大和虚假宣传。
(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普通食品以上述形式声称保健功能也属于虚假夸大宣传行为。
婴幼儿配方乳粉消费提示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乳基)和/或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豆基)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对于0—6月龄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婴儿配方乳粉。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家长该如何选购呢?
一、如何读懂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
(一)看标签
(二)看产品名称
重点看产品名称中的通用名称,一般按适用月龄分为以下三类:
婴儿配方乳(奶)粉适于0-6月龄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该阶段婴儿的正常需求,标为“1段”。
较大婴儿配方乳(奶)粉适于6-12月龄较大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只能满足正常较大婴儿部分营养需要,标为“2段”。
幼儿配方乳(奶)粉适于12-36月龄幼儿食用,同样的,其能量和营养成分只能满足正常幼儿的部分营养需要,标为“3段”。
(三)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四)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按加入量递减顺序列出了使用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营养成分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按照在每100kJ和每100g中的含量标示,也可同时标示在每100ml中的含量,并按照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可选择性成分等类别分类列出。了解各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品中可选择性成分差别,结合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以及婴幼儿喂养的实际情况,判断该产品是否含有期望宝宝获取的营养成分。
(五)看贮存条件
标签上应标明产品贮存条件,有的还会注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后的产品不易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有特别提示。消费者可以据此判断家中是否具备相应贮存条件。
(六)不宜擅自给宝宝食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针对有代谢紊乱、疾病或者医疗状况等特殊情况婴儿的营养需求,专门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给特殊医学状况宝宝食用。
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吗?
蛋白质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必需营养素之一,是所有生命细胞极其重要的结构成分和活性物质。
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也是生成抗体所必需的,抗体是保护人体免受感染性疾病的物质。如果婴儿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则无法维持正常、健康的生长速率,严重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摄入过量蛋白质可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激素平衡和神经系统发育,高蛋白摄入还会增加婴儿日后肥胖和超重风险。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冲调奶粉时按照产品标签上的冲调说明配制,避免宝宝过低或过多摄入蛋白质。
三、宝宝一定要吃够婴幼儿配方乳粉包装上推荐的食用量才可以吗?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消费提示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一、消费者如何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消费者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意见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购买时要看清楚产品标签标示内容。
(一)看产品名称
产品标签上标示的产品名称应为产品注册批准的名称,如×××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
(二)看产品注册信息
(三)看适宜人群
合法正规产品标签中应明确标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类别和适用人群。如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适用人群)有: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乳糖不耐受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过敏高风险婴儿)、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食物蛋白过敏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氨基酸代谢障碍婴儿)和母乳营养补充剂(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四)看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产品标签上都会标注产品贮存条件,特别是提示开封后贮存条件。消费者要根据家庭所能具备的贮存条件购买相应产品。要购买保质期内产品,优先选择生产日期距购买日期较近的产品。
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食品,还是药品?如何使用?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但不是普通食品。该类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普通食品或其他特殊膳食食品共同使用。实践证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国际上已有三十多年的使用历史,很少有因产品本身的问题出现不良反应。该类产品的使用风险往往在于长时期的误用和滥用,因此必须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避免这样的风险。
三、消费者如何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消费者不能自行决定购买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购买产品后要重点阅读掌握标签上标示的食用方法和使用说明,了解如果配置和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警示说明。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向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