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商务部调查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数量和情况有损美国国家安全,要对来自于中国等的钢铁、铝材等实施进口限制措施。
近年来美国一直在限制中国钢铁产品进口,不时发起反倾销调查,那么不断升温的中美两国就钢材进口问题是否已经针尖对麦芒?首先,我们来看下2017年美国钢材进口情况。
特朗普上台后力推美国基建计划导致美国钢材需求量猛增。美国钢铁协会发布的公告显示,2017年美国钢铁总进口量达3812.1万吨,同比增长15.4%。其中,成材的进口量达2955.8万吨,同比增长12.2%;进口成材的市场份额约为27%。
虽然外界一直炒作中国钢材产能输出,但中国近些年的钢材出口量却正在不断下降。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中国出口钢材465万吨,较上月减少102万吨,同比下降36.6%;中国进口钢材119.1万吨,同比增长8.9%。中国钢材出口量2015年攀升至11240万吨,此后连续两年出现下降。2016年,中国出口钢材1.08亿吨,同比下降3.5%。2017年,中国出口钢材7541.35万吨,同比下降30.49%。
不仅出口总量出现下滑,中国钢材的出口结构也正在不断地发生调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反倾销”的大背景下,中国钢材出口市场格局悄然生变,美欧市场不再是一块香饽饽。对于国际上硝烟四起的贸易保护战,国内钢铁企业几乎都选择了直接规避。从出口的比重来看,2017年中国出口钢材总量为7523万吨,出口美国的钢材量仅占总量的1.57%。
在中国钢材出口量下滑的同时,中国废钢出口量却在大幅增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累计出口废钢220.3万吨,而2016年仅出口1000吨左右,同比增长高达数千倍。中国废钢出口的首选目的国是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此废钢出口量的激增绝不会是激化中美钢材纠纷的催化剂。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体量还是从未来趋势上看,美国的“中国钢铁威胁论”确实有点夸大其词了。
美国此次实施的限制措施是以“产品”为导向而非以“国别”为导向的。因此可以看出,尽管美国多次强调“中国威胁论”,把中国钢材作为主要“对手”,但是这样的“进口限制措施”一旦施行,受限制的绝对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和美国贸易往来的国家均有可能被殃及。如果美国政府一系列的进口反倾销关税真正落地,那么对美钢材出口位列前几位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甚至德国等国都会陷入这场“贸易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