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美味佳肴的灵魂往往是酱汁,它给平淡的食材增添无极活力,勾上点睛之笔。
饮食,“味”是灵魂。
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
吃的法则里,“味”重于一切。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四川一家做酱料的企业—麻辣红包。
“3万+款餐饮酱料配方,100+人研发团队,服务1000+餐饮品牌”
这就是麻辣红包。
麻辣红包酱料生产基地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食用香料及高端调味料为一体的标杆企业。
公司助力餐饮品牌方从口味研发—定制生产—产品设计—流程设计—物流配送—三方赋能—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公司拥有100+多人的研发应用和厨师顾问团队,为品牌方提供全品类定制服务,产品涵盖了:复合型一体酱料,各类粉料,油料,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汁,香辛料系列等近千种产品共计3万多种味型!
同时,麻辣红包累计为1000余家连锁餐饮企业10万+门店建立了专属的供应链体系和专属产品定制全案!
”工作经历越丰富的人,在认准了方向之后,会变得无比坚定。”
麻辣红包创始人刘大在做酱料之前,涉足过各行各业,干过家用电器,卖过学生文具,搞过建筑建材,最后转战食品生鲜……
接触过执着奥特曼橡皮擦的天真学生,也见过纠结家里需不需要添置饮水机的中年大叔,跟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开过几家没什么名气的餐饮店。
虽然餐饮项目做黄了,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大不仅认识了很多做餐饮的朋友,还发现了自己的吃货天赋。
有如此天赋自然不能浪费,刘大由此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酱料。
自2008年开始,刘大就坚定投身酱料制作,一干就是十多年。
麻辣红包紧跟时代浪潮,推陈出新,稳健布局当下,始终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以客户及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争做餐饮酱料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先锋者。
低成本高效率,刻在麻辣红包基因里的两大准则。
低成本高效率乍一听可能有点矛盾,其实不然。
创始人刘大说,麻辣红包成立至今一直是围绕外卖酱料赛道,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在为这个行业服务,每个岗位步调一致,不做其他多余动作,确保每个环节高效运作的同时又能维持低成本。
因为每个动作都会产生额外成本,而这个成本最后必然会反映在产品价格上。
低成本:不是简单的比价,而是更具性价的延伸服务
刘大深知,单纯的价格低并非品牌方所需,他们需要综合成本低,极具性价比的服务。
因此,麻辣红包自建大宗原料生产基地,并且与多方共同建立了生产基地,力求将原材料价格稳定在一个区间内。
刘大本人有过几年的餐饮从业经历,也开过几家餐饮店,能从实际出发分析品牌方加盟店的运营情况,充分了解门店能接受成本价格,以最优的定价保证门店盈利。
高效率:专注2B市场,不做多余动作,坚持为品牌方赋能
相较于低成本,高效率要好理解得多。
麻辣红包目前只专注外卖酱料供应,没有涉足2C市场,也没有做电商,因此公司内部所有岗位、所有部门都是在“专注外卖”这个原则下设立的。
正如前面所说,公司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成本,而麻辣红包从上到下只做一件事情,思想一致,步伐一致,效率自然更高。
平均3天就能研发出一个新的酱料配方,就是麻辣红包高效率的体现,但刘大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0~3天研发一个新口味。
目前,麻辣红包有3W个主流配方,覆盖餐饮行业全品类,相当于自成立起,麻辣红包每天就有10多个新品产生。
2020年开始麻辣红包将研发重点聚焦在了大热的粉面拌面(汤粉汤面麻辣烫,拌粉拌面麻辣拌)、烧烤炸串品类。
为了保持高效研发效率并不断进阶,麻辣红包自建了两个加工工厂,占地50000平,另有2000平的研发中心及100+人的研发团队,由原中南海厨师团队核心成员,各菜系高级厨师,食品研发专业毕业的资深研发工程师组成。
他们往返于全国各地采集口味素材,品尝各地味道,着力于味型研发、口味升级。
最核心的应用团队是一批从事食品行业20余年的食品工程学人才,基于品牌方需要进行酱料配方研发,努力做到百味百菜,量身定制。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而做的好,才是硬道理。
2023年10月29日-31日,预制菜在线主办的“中国精品预制菜品鉴交易会”将在山东济南盛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