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新时代文艺评论与理论研究美学当代中华艺术文学中国文艺文艺工作座谈会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文化传播、学科建设,大力推动文艺人才培养和文艺理论研究,服务国家文化对外交流,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产出了一系列的成果,此外还多次举办规模性研讨会,进行理论交汇与思想碰撞,展现了学校在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特色,有力的提高了学术的能见度。

本次研讨会分上下午两场,参会的二十余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做主旨发言,探讨讲话发表十年来中国文艺的蓬勃发展,为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本文摘取了部分嘉宾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中华审美风范与中华美学精神相表里,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国文艺家传承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继承本门类的艺术传统并加以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同时富有时代精神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对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而言,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我们的文化使命。

十年来,经过文艺家的加工、概括、创作,中国文艺新的美学特质从三种文化资源中吸取养分,产生了新时代美质。其中取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的古雅美质,赋予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取之于现代革命文化之源的壮丽美质建构起了中国现代革命文化新美质;取之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源的喜悲融正美质,跨越了正剧性、悲剧性、喜剧性的分离格局,正在生成形态丰富多样的喜悲融正新美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胡智锋

文艺工作者怎么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秉持人民情怀,抒发人民情感,塑造人民形象,满足与引领人民需求。

文艺消费是对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消费。价值观是文艺的内核,作家、艺术家对价值的追求、价值观的表达和提炼深刻影响了作品和产品的高度、广度及其辐射力。

我们要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展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与民族气象,并不是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而是旗帜鲜明的。十年来,我们看到整个文艺发展站稳了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其说人民需要文艺,毋宁说文艺需要人民,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涌现出的精品创作,不仅使中华文艺成为世界文艺的清流,还以其文艺的新业态不断为世界人民供给主流文化消费品,比如网络文学、网络综艺、网络游戏的出海,为在世界舞台上做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文艺的力量不仅在于有灵魂,更在于有血肉和骨骼。这也是当前在世界舞台上我们看文艺力量的博弈越来越聚焦于精品,精品创作、精品生产,在精品的背后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体系的竞争,现在正进入一种体系化、整体化、系统化的文艺发展时代。不仅要有艺术创作体系,还要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以及文旅融合体系、现代传播体系。体系化的竞争要求我们健全文艺发展的骨骼。

新的文艺批评标准在原有的历史美学基础上,重新增加了人民艺术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批评导向,人民的评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人民美学也有了新的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青年长江学者段吉方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

这十年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繁荣的十年,也是巨变的十年。今天人民已经成为自发创造的强势群体,人民自我的创造力被前所未有的激发出来,新的产业形态、新的创作方式,都在整个社会层面铺展开来。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彭文祥

这十年,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文艺形态得到了蓬勃发展,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典型形态,比如先有传统文学,后有网络文学,先有院线电影,后有网络电影。第二类是泛化形态,尤其是文艺性的短视频、直播、音频等。第三类是前沿形态,包括AI艺术、VR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与之相呼应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必然要通过审美转换投射到网络文艺系统中,这是网络文艺与时代同频共振最明显的特点。

THE END
1.方红星社长当选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理事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受方红星社长的委托,宋玉平副社长于4月21日至26日赴京代表方红星社长分别参加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等总署领导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邬书林副署长做了题为“当前出版态势与关注的问题”的报告。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桂晓风当选为中国图书...http://www.dufep.cn/newsdetail.aspx?id=82
2.《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厉以宁)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厉老千古!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央视、中国图书评论协会“2013中国好书”,中纪委干部书目、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书单。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厉以宁教授代表作。 作者:厉以宁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66701.html
3.邬书林江苏镇江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会长。同时任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印刷学院特聘教授,2010年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全国出版业的宏观管理工作,参与制定中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https://www.ourjiangsu.com/a/20170324/1490337491237.shtml
4.适合青年阅读报刊杂志清单收录与荣誉: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杂志基础信息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课堂内外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7-4902 国内刊号:51-1391/G4 ...https://www.meipian.cn/1wurj5db
1.江苏大学文学院图书馆和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办中国现代文学...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为深入领会现代文学名家们的作品精髓,品味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里作家们的初心和使命,12月7日下午14:00,由江苏大学文学院、图书馆、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文学院史挥戈教授指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献演的“江苏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活力课堂” 在校本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https://sla.ujs.edu.cn/info/1017/2113.htm
2.图书奖项有哪些图书评奖有什么奖项国内外图书奖项一览→买购网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设“图书奖”、“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 3个子项奖,自2006年始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数额50个。 其中“图书奖”的前身是中国图书奖,于1987年创办,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设计、主办,《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承办,自第11届起交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图书奖前十年每年...https://www.maigoo.com/news/606638.html
3.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简称中国作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1]。 它的前身是1949年7月成立的中华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1]。https://baike.sogou.com/v335127.htm
4.中国图书出版:立足内容质量走向多元发展文娱1月10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阅读X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本次论坛以“数据洞察与品牌发展”为主题,发布了《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下称《报告》)。 图书市场日渐回暖,《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增长率由负...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18/81187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