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孩子对零食都没有抵抗力,有些甚至把零食作为主食来吃。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清楚,很多零食中都有大量的添加剂。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含有这些零食,对人体尤其是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数据:
有研究机构对中国6个城市的儿童的食品添加剂摄入量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十分之一的孩子每日食用含食品添加剂摄的零食次数都在3次以上,并对489种食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统计,得出以下这9种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
第一名:派(蛋黄派、巧克力派)
上榜理由:
不论蛋黄派,还是巧克力派,都是典型的人造食品,是用大量的、各种各样添加剂调制出来的“美味”食品。一块小小的派,由近30种原料“合成”!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这不是往食品中加“添加剂”,而是往“添加剂”里加食品!
所含添加剂:
氢化油(含反式脂肪酸,危害心血管系统)、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膨松剂、香精、色素、增稠剂、抗氧化剂——简直就是食品添加剂的大杂烩。
第二名:方便类食品(方便面、膨化食品)
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一类食物。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第三名:火腿肠
鲜艳的颜色、弹性的口感、肉香的味道、合格的蛋白质含量,这些全都与猪肉无关!发色剂、防腐剂、香料、肉皮、下水、猪血、大豆分离蛋白......都被塞进各种各样的肠衣内,给你肉类的感觉,却没给你肉类的营养!
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第四名:蜜饯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这类食物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胺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剂可能损害肝脏等脏器;含有较高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肾脏负担加重。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对钙的吸收。
第五名:果冻
又是一款典型的人造食品,几乎全部用添加剂制造,没有任何天然食物原料。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有的虽然加入一小块果肉当作幌子,聊胜于无而已。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一般常用的有酸度调节剂(柠檬酸),增稠剂(卡拉胶、琼脂),色素(胭脂红或柠檬黄或钛白)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香精等等
第六名:冷冻甜点(如冰淇淋、雪糕)
冷冻甜点包括冰激凌、雪糕等。这类食品有三大问题:因奶油含量较高,易导致肥胖;因糖分含量高,可降低食欲;还可能因为温度低而刺激胃肠道。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第七名:饼干(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饼干里含有大量糖分。经常食用多糖分饼干会产生饱腹感,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影响人体对其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造成缺钙、缺钾、维生素缺乏等营养问题。饼干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反式脂肪酸,俗称“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还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第八名:奶茶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数奶茶使用的“奶”是一种奶精,而奶精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是一种反式脂肪酸,与鲜奶根本搭不上边。奶精中含有一种名为植脂末的化学物质。而这种物质中含有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可增加患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幼儿智力会受影响。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植脂末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第九名:薯片
不论多么高级,多么昂贵的薯片,都是经过油炸加工,破坏了马铃薯中原有的营养素;薯片必须用很多添加剂以保持其酥脆,很多食用了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危害心脏健康);同时但摄入油分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症等。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提醒:正确对待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1、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物,父母不必引起太大恐慌。
2、尽量选择优质、信誉好的大厂家生产的产品,避免买购买那些质量低劣的地下作坊,生产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