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分销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作为全球工业分类标准(GICS)下的一个细分行业,主要涉及服装的销售,这包括品牌商直营和经销商经销等多种销售方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普遍上升,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全球服装零售业的不断扩大。

全球服装市场在产品种类上丰富多样,包括下装、衬衫、运动休闲服、内衣、毛衣、外套、定制及其他各类服饰,其中下装和衬衫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服装销售方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尽管中国服装零售行业享受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产能过剩、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抢夺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产服装品牌的长期发展,以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近年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趋势已成为服装零售行业的一大特色,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消费者体验的无缝对接,服装零售企业正努力提升服务效率和顾客满意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在享受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需不断面对和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新零售模式的深入发展,预计行业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机遇。

1.2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显著的阶段:批发商时代、零售商时代和品牌商时代,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特点。

在批发商时代,中国服装行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导向,市场上大部分服装企业以满足基本穿着需求为主,设计和品牌意识较弱。这一时期,服装的销售主要依靠批发市场和小规模的零售商,批发商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通过大量采购并分销给零售商来实现利润。由于市场的初级阶段,消费者对服装的选择相对有限,对品牌的认知不高。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的逐步开放,零售商时代开始兴起。这一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开始多样化,对品质和款式的要求日益增加。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大型的零售商和连锁店,它们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方式,满足了市场对快速流通和多样化选择的需求。零售商通过优化销售网络和提高服务质量,开始在服装行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服装零售行业正处于高级成长期,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新零售模式,服装零售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通过融合线上线下销售、提升供应链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把握市场机遇,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1.3发展现状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6年到2021年,限额以上服装零售业企业数量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但到了2021年,企业数量达到2583家,同比增长了2.09%,显示出行业开始稳步回暖。

图2016-2021年中国限额以上服装零售业企业数量(单位:家)

尽管企业数量在波动,但销售额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2021年,限额以上服装零售业企业销售额达到了4385.2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0.65%,反映出消费市场的逐渐复苏和消费者信心的提升。

图2016-2021年中国限额以上服装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单位:亿元)

在生产方面,服装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在2017年至2021年间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2021年产量为235.4亿件。而在2022年的前10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的服装产量为152.59亿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2%。这一下降趋势部分反映了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挑战。

图2017-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水平(单位:亿件)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产能过剩、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以及本土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品牌的长期发展以及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尽管如此,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趋势为服装零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零售模式,结合了电子商务的便捷性和实体店的体验性,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消费者层面,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升级趋势驱动着服装零售业向更高质量和更加细分的市场转型。同时,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中国服装零售企业提供了拓展国内外市场的新渠道。

尽管中国服装零售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但通过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利用新技术和新零售模式,以及提升品牌创新能力,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二章产业链、商业模式和政策监管

2.1产业链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复杂且分工明确的系统,它涵盖了从原辅料生产到成衣生产,再到品牌经营和渠道分销的全过程。整个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环节:生产商、品牌商和渠道商,每个环节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赚取不同比例的利润。

在产业链的起点是生产商,包括原辅料生产商和成衣生产商。原辅料生产商提供生产服装所需的布料、线材等原料,而成衣生产商则负责将这些原料加工成最终的服装产品。大多数生产商的利润率相对较低,通常在5-10%之间。部分生产商采用ODM(原始设计制造)模式,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一部分设计和生产工作,因而其利润率相对较高,大约在10-20%之间。

品牌商位于产业链的中游,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定位、产品设计能力、渠道建设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品牌商通过销售费用投入在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上,旨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由于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品牌商通常能够攫取产业链中最大比例的利润,约占总利润的40-50%。

渠道商作为产业链的末端,其角色主要是将品牌商的产品有效分销至最终消费者手中。在我国,渠道商对品牌商的依附性较强,不同品牌的渠道结构各不相同。一些品牌可能只设立一层经销商,而有些品牌则在渠道中设立二至三层的经销商结构。渠道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深耕和对终端周转效率的控制,大约可以攫取产业链利润的30-40%。

2.2商业模式

中国服装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演变,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复杂的体系,旨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这些商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型,包括传统实体店零售、电子商务、O2O(线上到线下)、快时尚、以及定制化服务等。

传统实体店零售模式长久以来一直是服装零售业的主流,它依赖于实体店铺进行商品展示和销售,包括百货商场、专卖店和品牌旗舰店等。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即时的购物体验和直接的顾客服务,但同时也面临着租金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的挑战。

O2O商业模式融合了线上和线下的优势,通过线上平台吸引顾客,并引导他们到线下店铺进行实际购买,或者在线下体验后在线上下单。这种模式强调线上线下的互动和整合,旨在提升消费体验和运营效率。

快时尚商业模式以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为特点,能够迅速将最新的时尚趋势从设计师的画板带到消费者手中。快时尚品牌如Zara、H&M等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们通过频繁更新商品款式,以较低的价格满足消费者对时尚新潮的追求。

定制化服务模式则是针对高端市场的一种商业模式,提供个性化的设计和定制服务。这种模式通过满足消费者对独特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渴望,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忠诚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如3D打印和AI设计等新技术的应用,定制化服务变得越来越高效和普及。

此外,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可持续时尚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服装零售企业尝试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使用环保材料、推广循环再利用和减少浪费,以减轻时尚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2.3技术发展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技术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聚焦于供应链的转型和升级,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行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增强了其柔性生产的能力。随着第三方平台的介入,服装生产领域的供应链模式被彻底重构,采用了需求预测、数字工艺、中央供给网络以及柔性智能工厂模式,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服装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适应性。

在供应链转型方面,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服装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实现库存的优化管理,减少过剩库存和缺货的风险。数字工艺的应用,如3D打印和自动裁剪技术,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同时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中央供给网络的建立,加强了供应链的协调和整合能力,确保原材料和产品能够高效流动。而柔性智能工厂模式的采用,则使得服装生产更加自动化和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物流升级方面,国产服装品牌正从传统的分仓运输模式转型为直配模式,这一改变旨在提高仓储物流的效率和响应速度。直配模式简化了物流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商品能够更快速地从生产线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此外,众多服装企业开始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解决方案来优化物流网络,这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提高了配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技术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运作方式,从供应链管理到物流配送,技术创新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生产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未来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将更加高效、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2.4政策监管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政策监管体系结合了国家宏观指导和行业自律两个层面,旨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市场秩序。该体系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管理框架。

行业的行政管理由商务部及其地方分支机构负责,这些机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监督执行。此外,行业内的自律组织,如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通过协调成员单位之间以及成员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012年,《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预付卡市场,提高了消费者资金的安全性。而2014年修订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多个方面加强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在网络购物和消费公益诉讼制度方面做出了重要规定。

第三章财务、风险和竞争分析

3.1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接下来,财务比率分析提供了一种通过计算关键财务指标来深入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方法。这包括盈利能力比率、流动性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和市场表现指标,它们各自反映了公司的不同财务面貌,如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财务健康以及投资吸引力。通过这些比率的计算和比较,可以对公司的财务表现进行深度解读。

行业比较分析则将单个企业的财务表现放在更广阔的行业背景下进行考量,通过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对比,评估公司的竞争地位和市场表现。这种比较有助于识别公司相对于同行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通过上述分析框架,分析师能够获得关于中国服装零售上市企业财务状态的全面了解,从而为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这不仅有助于评估公司的当前表现,也能够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揭示潜在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图服装指数884234.TI财务数据

图服装指数884234.TI市场表现

图服装指数884234.TI市盈率

图服装指数884234.TI市净率

图指数成分股TOP10价值分析比较

图指数成分股同花顺ESGTOP10

服装零售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驱动因子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技术进步、行业政策以及全球化趋势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

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是驱动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显著提升。这一群体对高品质、个性化以及品牌服装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服装零售市场的扩展和升级。

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服装零售行业的变革。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营销成为服装品牌不可或缺的销售和宣传渠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以及个性化推荐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销售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行业政策对服装零售行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对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对外贸易和环保法规的调整,都直接影响着服装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成本结构。合理的政策引导可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全球化趋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反之,中国的服装品牌也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3.3风险分析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市场之一,面临着众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运营和长期盈利能力。在深入分析这些风险时,可以将它们归纳为经济波动、供应链管理、消费者偏好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法规与政策变动等主要方面。

图常见风险因子

首先,经济波动对服装零售行业具有重大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包括汇率波动、贸易战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都可能导致消费者支出的减少,进而影响服装零售的销售业绩。

供应链管理是服装零售行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运输的整个过程中,任何环节的中断都可能导致库存短缺、成本增加或销售延迟。近年来,全球化的供应链更是面临如自然灾害、政治冲突等外部风险,加剧了管理的复杂性。

技术进步,尤其是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虽然为服装零售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者和业务模式,对传统零售商构成威胁。此外,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要求企业不断投资于新技术,增加了运营成本。

最后,法规与政策变动对服装零售业也构成重大风险。例如,隐私保护法律的加强可能影响客户数据的收集和利用,而环保法规的变化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如关税和进口限制,也可能对跨国运营的服装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认为,中国服装零售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有效管理和策略调整,企业可以缓解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保持稳定增长。对这些风险因素的深入了解和评估,对企业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3.4竞争分析

在分析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时,波特五力模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框架。该模型涵盖了影响行业竞争强度和盈利潜力的关键因素:行业内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家的议价能力以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特别注重品牌之间的竞争,市场上布满了从高端品牌到快时尚、从户外专业服装到日常休闲装的各种品牌。随着电商的兴起,线上销售平台成为品牌之间竞争的新领域。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并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对于潜在的新进入者而言,尽管网络销售降低了市场进入的障碍,但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非易事。新品牌需要在品牌认知度和分销渠道方面下功夫,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替代品的角度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受到挑战,因为更换品牌变得容易,这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品牌需通过独特设计、高品质产品或强大的品牌故事来减少消费者转向替代品的可能。

买家议价能力的增强,得益于网络信息的透明化和电商平台的便利,使得比价购物更为简单。这迫使服装零售商不得不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高的产品质量以吸引消费者。

最后,对于供应商而言,虽然大型零售商通过大规模采购通常能够降低成本,但对于那些依赖于特定高品质材料的高端品牌来说,供应商可能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竞争环境极其复杂,要求企业必须灵活适应、不断创新,并采取差异化战略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波特五力模型,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利用这些竞争力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5主要上市企业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多元化的市场,众多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在众多参与者中,以下几家公司通过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战略部署在资本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七匹狼(002029.SZ)和美邦服饰(002269.SZ)都是中国服装零售市场上的老牌企业,以其多样化的产品线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七匹狼以男装为主,强调品质与时尚的结合;而美邦服饰则以休闲装为主力,追求舒适与时尚的融合。

森马服饰(002563.SZ)和朗姿股份(002612.SZ)分别注重于青少年市场和女性市场,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持续的产品创新保持其竞争力。森马服饰以活力和时尚的青少年服装著称,朗姿股份则以优雅女装见长。

棒杰股份(002634.SZ)与乔治白(002687.SZ)分别展现了在男装领域和高端商务装方面的专业性。这些公司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新兴企业如比音勒芬(002832.SZ)、安奈儿(002875.SZ)和欣贺股份(003016.SZ)等,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机制,在儿童服装和休闲服装领域分别取得了显著成绩。

探路者(300005.SZ)、浪莎股份(600137.SH)和雅戈尔(600177.SH)等公司则展示了在户外服装、内衣以及男装领域的深厚实力。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海澜之家(600398.SH)、红豆股份(600400.SH)和九牧王(601566.SH),这些公司通过广泛的分销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服装零售市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爱慕股份(603511.SH)、地素时尚(603587.SH)、歌力思(603808.SH)、安正时尚(603839.SH)和太平鸟(603877.SH)等企业正通过创新设计和营销策略不断提升其市场份额,展现了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活力和多样性。

这些上市公司通过各自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创新,在中国服装零售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第四章未来展望

展望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未来,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行业将继续面临快速变化与创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产阶级消费者群体的扩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服装零售业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长动力和变革趋势。

首先,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服装零售商投资于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如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通过这些技术,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消费趋势,实现库存优化,减少浪费,同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其次,线上与线下融合(O2O)的零售模式将进一步发展。随着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变化,实体店不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而是变成一个展示品牌文化、体验产品和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平台。线上平台和社交媒体将继续作为重要的销售和营销渠道,同时增加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

此外,国内品牌的崛起将为行业带来新的竞争格局。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认同感的增强,以及国内品牌在设计创新和品质提升上的不断努力,预计将有更多中国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

千际投行认为,未来的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将是技术驱动和消费者导向的。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建设将成为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面对挑战和机遇,灵活应变和前瞻性策略将是服装零售商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THE END
1.全球纺织服装市场贸易格局分析从全球各个国家纺织服装出口份额占比来看,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仍然占据全球纺织服装市场的主导地位,其次是东盟国家,两者合计占比接近整体市场份额的一半。在东盟国家中,越南表现最为突出,其纺织服装出口份额达到整体市场的5%,而其余东盟国家占比基本在0.6%~1.4%。从近十年来全球纺织服装市场格局变化来看,我国作为传统的纺...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8203159888058.html
2.2023年国内服装行业产业现状分析.pptx此外,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2022年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0%。智能化发展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服装行业现状分析:2022年国内服装行业产业现状及趋势根据统计,2021年中国服装市场规模达到1.4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线上渠道市场规模为0.45万亿元人民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18/5123213113010331.shtm
1.运动服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2篇)所以,在经营策略方面,应多研究一下东方人的传统,改变一下服饰风格、色调;我国此刻休闲服装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品牌设计方面存在抄袭,并且服装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以纯应当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设计,求同存异,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获得休闲服装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https://www.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1337182.html
2.20222023年欧洲时尚电商市场深度趋势报告其中,东欧市场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时尚电商市场增长率从2021年的12%放缓至2022年的-14%,欧洲地区也比其他地区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放缓,西欧受到了显著影响。 地域冲突发生前,东欧的时尚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集中于俄罗斯。俄罗斯服装市场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开始萎缩,又随着时尚品牌纷纷撤出俄罗斯,该国家的时尚市场几乎...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45356
3.服装市场分析报告(通用12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发现我国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品牌设计方面存在抄袭,且服装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是我国服装市场目前的通病,若休闲品牌能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设计,求同存异,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获得休闲服装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3874.html
4.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传统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预计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消费会进一步释放,服装行业在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资源会加快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有利于处于优势地位的服装品牌公司更高效地整合上下游资源,巩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行业市场份额。 https://www.qjzjzx.com/index.php?a=shows&catid=60&id=1772&m=content&c=mobile
5.服装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范文(通用10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发现我国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品牌设计方面存在抄袭,且服装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是我国服装市场目前的通病,若休闲品牌能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设计,求同存异,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获得休闲服装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315169.html
6.全国所有服装批发市场大排名,你知道几个?依倩雪为你列出全国人气批发市场排名,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占据三个席位:沙河、十三行、白马,广州、成都在批发市场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因此基本上当前中国很多优质服装货源来源于珠三角地区,如果想获取物美价廉的一手服装货源信息,可以咨询依倩雪的微信哦,可以随时看货源,了解行业价格! http://93695431.b2b.11467.com/news/1061545.asp
7.一: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痛点在市场竞争方面,中国的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一些国内品牌通过提高品质、设计和营销手段,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中国服装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趋势:随着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定制化服装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品牌需要关注消费...https://blog.csdn.net/Zxh4504/article/details/134240774
8.2022年112月我国服装出口分析1-11月,中国占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服装进口市场份额分别为23.4%、30.5%、55.1%、26.9%、31.8%、33.1%和61.2%,其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市场份额同比分别减少4.6、0.6、1.4和4.1个百分点,在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份额同比分别增加4.2、0.2和0.4个百分点。 https://shangwuju.tj.gov.cn/tjsswjzz/ztzl/ztzl/swfzjsgz1/gpmy/hyzc/202302/t20230214_6105296.html
9.中国服装行业数据分析:52.6%男性消费者2022年服装消费价格相比去年不...全球服装市场宏观数据 全球部分国家服装市场规模及发展预测 全球服装鞋业零售市场规模及预测 全球服装市场规模及预测 全球服装市场份额 全球部分地区服装市场增长率及预测 全球时装产业销售额增长率 全球部分国家服装市场规模 全球典型服装、配饰和鞋类企业销售额 https://www.iimedia.cn/c460/91457.html
10.市场调研总结(精选13篇)二 服装市场的消费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收入水平、地理区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并同时与个体的年龄层次、教育程度、审美趣味、消费目的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是个具有古老历史、悠久传统、幅员广阔、民族为多的国家,其服饰消费者在上述种种方面的巨大...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450019.html?_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