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3年一季度营收增速较好,能先介绍下大体情况吗?
答:公司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2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3亿元,同比增长267.18%。按照产品类别来看,粉末油脂一季度同比增长27.12%,主要基于国内大客户的成长以及海外客户的恢复;咖啡一季度同比增长64.49%,咖啡行业增速较快,主要基于咖啡大客户的增长;植物基一季度增长35.55%,主要燕麦类产品增长较快。
问:一季度植脂末毛利率变化?
答: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约17%,大部分是粉末油脂贡献的。目前粉末油脂毛利率比较稳定,订单比较稳定。
问:一季度蜜雪冰城的需求量变化?蜜雪冰城还会更换供应商么?
答:从去年的四季度到今年的一季度增长量都保持比较好的增速。蜜雪冰城未来可能会自建原料工厂,但是预计这两年蜜雪冰城仍是公司很重要的客户。
问:如何消解客户自建工厂带来的影响?
问:今年新客户增量?
答:近年发展较多的是海外出口业务,2023年一季度增长约40%,海外增速可能会比国内快。出口方面主要是老客户的恢复,新客户还在开拓过程中还没有体量。
问:怎么看粉末油脂未来的空间?
答:我们不能只是从做奶茶的角度来看粉末油脂的天花板,而应当有更广阔的眼界,粉末油脂也能够应用到咖啡饮料、餐饮调料以及其它类型等产品中。
问:在粉末油脂的收入增速是不是与主要合作客户发展的速度匹配?比如说他们自己的开店速度,包括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
答:粉末油脂在茶饮连锁里面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原材料,所以开店速度越快,对粉末油脂的需求量越多,相对来说我们的增速跟它开店速度还是成正比的。
问:公司打算如何继续开拓粉末油脂市场?
答:公司会一直用产品解决方案来持续开拓客户,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始终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公司主营业务是在茶饮渠道,后期公司会持续开拓餐饮、咖啡、以及一些特殊营养健康方面的渠道。今年我们的销售策略应该是主攻华东、华南、西南、华中等市场,其他区域的话,会去扶持发展一些重点城市。
问:像我们原料采购的合同一般多久签订一次?
问:如何看待粉末油脂2023年全年油价下调水平?
答:目前公司主要用油为棕榈仁油和椰子油。2023年油脂整体价格有所下降,公司抓住此区间签订合同,已锁定三季度油脂价格到低位水平。后期油价走势不仅受供需影响还受政治因素影响,难以预估,但公司认为目前时机较为合适。
问:产品端受成本波动明显,去年成本上升调价,今年是否会降价?
答:去年油脂涨幅近20%,今年较去年同期而言有所下降。公司后续如有调价计划,会和客户进行良好沟通,以保障较好的毛利率。
问:去年年底实现全面停止反式脂肪酸,对后续订单或者产品接受度是否有提升?
答:23年开始全部零反式脂肪酸,公司实现承诺后会进行正向宣传,这也顺应了粉末油脂健康化发展趋势,我们走在前端,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
答:募投项目“年产十二万吨植脂末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1月全面投产运营。蜜雪冰城在自建10万吨植脂末产线,后期不排除对公司有一些影响,我们也在通过持续开拓客户与渠道来消除竞争对手或者客户自建供应链的影响。
问:咖啡行业的展望?
答:咖啡的生命周期长,功能性(提神)和成瘾性会让饮用咖啡成为工作习惯,大部分年轻群体在25岁步入工作后逐步养成咖啡饮用习惯。但目前国内咖啡渗透率较低,每年人均咖啡饮用量只有个位数,参照亚洲日韩等原茶文化国家,都已培养了全民形成了咖啡饮用习惯,平均年饮用量达到200-300杯,因此中国咖啡市场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现在国内咖啡赛道已培育了瑞幸、隅田川、三顿半等本土品牌,产品更贴合国内消费者饮用习惯,未来期望公司与现有品牌共同做大咖啡市场的蛋糕。
问:公司在咖啡行业的竞争优势?
答:1)客户服务优势:公司在上海设立产品应用中心,协助客户开发多元化的咖啡产品,提升客户粘性。此外,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咖啡学院,开设咖啡师培训与认证的培训班,为客户提供员工ACIC咖啡师培训和认证服务,解决行业内品牌起步阶段人才不足的痛点;2)规模优势:首先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咖啡品类齐全;其次产能充足,批量化生产规模效应体现降低成本;3)客户资源优势:2015年投产布局咖啡后,积累了一定客户渠道资源;4)产品优势:产品线丰富,包括精品咖啡豆、咖啡粉、咖啡液,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产品质量较高,食品安全可保证。
问:咖啡客户的拓展情况?
答:重点通过经销渠道来扩大产品影响力,覆盖具备成长潜力和品牌特色的中小客户。快速增长的现磨咖啡市场亦带动了其主要原材料精品咖啡豆市场的发展,而国内咖啡豆市场还处于初始阶段,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此,公司也会进一步加大拓展烘焙咖啡豆客户的力度。公司2022年烘焙咖啡豆收入成长也比较快,也积累了一定产品优势,目前已进入部分茶饮连锁体系客户。
问:咖啡的收入增长原因?
答:当前中国咖啡市场增长较快,公司希望趁着这波潮流做大做强。公司的咖啡业务分两块:一块是B端业务,面向咖啡连锁和饮料工厂,目前公司这块体量不是很大,2022年营收2亿左右,公司将以咖啡类饮料工厂和门店的迅速扩充为主要动力,努力实现该业务未来几年的较快发展。另一块是C端业务,公司将继续加大C端市场布局,进一步提高咖啡业务盈利水平。目前还没有找到规模和公司可以匹敌、产品线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公司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问:如何看待咖啡原料情况?
问:我们的咖啡是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答:我们给客户提供咖啡豆、研磨咖啡粉、咖啡液、速溶咖啡粉等全产业链的产品。
问:公司咖啡业务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具体是什么?
答:咖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后端咖啡全产业链的加工能力,二是供应链能力。
问:咖啡连锁的统一选择会不会让产品本身没有特性?
答:不一定。首先是品种产地,其次是拼配,很多咖啡连锁都有自己的拼配方法,还有就是烘焙度,所以对于我们的客户在研发层面我们也会给予支持,保证他们的品牌特性。
问:瑞幸有一个新工厂在昆山,这个会对我们有影响么?
答:大家走的是差异化路线。因为这个工厂主要是在前端,做烘焙,而我们主要是提供后端加工的产品。
问:后面我们在选咖啡客户时,还是会以线下茶饮为基本盘去做吗?还是像线上的一些电商品牌我们也会做考虑。
答:咖啡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客户结构相对比较多,发展较快。除了线上和专业咖啡连锁渠道,茶饮连锁也不容忽视,他们在尝试进行咖啡类产品上新计划。这三块将来都是比较大的目标客户群。
问:植物基去年的增长比较快,能否拆分一下有哪些大单品?
答: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椰子类的产品,第二类是燕麦类的产品。
问:OATOAT也是燕麦奶,我们也做燕麦奶,这两个有什么关系吗?
答:现在燕麦奶的发展还处于一个非常初始的阶段,尚未到达红海,我们希望能同其他燕麦奶品牌一起承担消费者教育的责任,共同把这市场做大做强。
问:燕麦奶一季度增速低于预期,23年燕麦奶具体情况将如何?
答:燕麦奶在国内属于新产品,消费者熟悉燕麦奶需要一个过程。2023年公司将做好燕麦奶的品牌建设,希望在发展品牌的同时让消费者逐步认识并接受燕麦奶。
问:去年椰子类产品增速?
答:椰子类产品去年稳中有降,变化幅度不是特别大,因为椰子占比超过六成,其走势决定了植物基整体走势。
问:占大头的这个椰子类,它下游主要的客户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一块他跟原来粉末油脂的渠道是比较类似的吗?
答:主要是一些茶饮的连锁做业务的产品,渠道类似。
问:创新食品后续我们如何拓展以及如何展望?
答: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断的创新,创新食品作为我们的创新的基地,一直在不断的做符合现在的口味的一些原材料。我们会跟经销商一起来举办活动来推广我们的新品,最终它流入方向还是餐饮渠道,所以我们围绕着餐饮渠道来做推广。直营的大的餐饮客户他们有相应的定制化需求,我们也会做定制化的产品。两个渠道我们都在做新产品推广。
问:公司对C端发展的期望?
答:C端产品从去年开始布局,C端主要有两类产品:燕麦奶产品与咖啡类产品,主推燕麦奶产品。2023年目标希望C端营收增速较快增长。为实现该目标,线上布局天猫、淘宝、京东、抖音、小红书等软件,并邀请李佳琪团队进行咖啡类产品推广;线下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进入终端渠道。
问:请李佳琦团队去做金猫咖啡的线上渠道的销售有盈利吗?还是只是做品宣的效果?
答:不单是做品宣,我们在C端方面要做一些尝试,为将来自主品牌的发展做铺垫。
问:渠道有专门划分吗?
答:渠道简单分为连锁、工业渠道、经销渠道、电商渠道。连锁渠道主要是头部的咖啡类的连锁店,产品主要是咖啡豆、咖啡液以及咖啡粉。工业客户出口量比较大,马来西亚,缅甸等,主要产品是咖啡粉和植脂末。经销商渠道主要是咖啡粉、咖啡豆产品,再卖给小的咖啡店。电商渠道主要是咖啡豆、冷萃液、冻干咖啡粉以及风味咖啡饮料等产品。
问:如何看待目前下游的复苏趋势?
答: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22年在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的背景下有增长,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23第一季度有较大的增长;第二、23年五一期间,门店的消费情况乐观;第三、公司2022年提前布局零反产品,将含反式脂肪类产品清零,今年所有产品都是零反式脂肪产品,相比于同行有优势。
问:今年的收入目标?
答:根据公司2022年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结果,在充分考虑各项基本假设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结合公司各项现实基础、经营能力以及年度经营计划,公司2023年预计保持相对较快增长。
问:从公司自身来看,从中短期的维度,这几年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