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上,包括通信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及应用厂商在内的全产业链宣布了全新的5G-A计划。
2009年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就开始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三分天下的格局,在激烈的竞争中角逐市场份额。
本文为你详细介绍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区别。
发展简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信运营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1994—2001):
1997年,邮电部做出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的决定。同年,从邮电部分离出来的电信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
1998年,电信的老东家邮电部与联通的老东家电子工业部合并,建立信息产业部。从此,电信业政企分离、邮电分营。为了引入竞争,中国网通、吉通和中国铁通相继成立。
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事业发展史上经历了一次空前的改革:电信企业重组。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同年,清除外资股权的联通由国家控股并于6月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
2001年,国内电信业形成了中国电信、新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吉通、铁通和中国卫通7家运营商组成的分层竞争格局,被业界称为“七雄确立”。
第二阶段(2002—2008):
2002年,中国电信按照骨干网进行南北分拆。新中国电信继承南方和西部21省业务,北方10省业务由网通继承。2003年6月,吉通并入中国网通,成立新的网通。如此,电信运营商行业几经分拆、合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卫通5+1的格局。
第三阶段(2008—至今):
2008年,运营商再次重组。中国联通分拆CDMA网和GSM,前者被中国电信收购;后者与中国网通合并成立现在的中国联通;卫通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2009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3张3G牌照,演变为今天三大运营商共存的状态。
组织架构
运营商属于重资产的国有企业,均为集团总公司—各省公司(包括同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各市公司—各县公司的架构模式,主要以地域划分,同时兼顾业务分类。
三家运营商目前的组织架构划分情况来看:
目前体量最大的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电信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美洲、欧洲等地设有运营机构。
中国联通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以及130多个境外业务接入点,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和全球客户服务体系。
主营业务
近些年,三大运营商在网络类型、传输技术、网络覆盖范围、客户群体、资费策略等方面逐渐发展出各自的重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