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解析:资产超5600亿,下辖14家上市公司,农业食品行业“国家队长”成长路

中粮集团解析:资产超5600亿,下辖14家上市公司,农业食品行业“国家队长”成长路

四年前的三月份,中粮集团公布了集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有三个目标:

第一:打造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大粮商;

第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国有资本投资主体;

第三:建设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现代企业。

拆解中粮集团的发展路径和业务布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食品企业如何跨品类、跨领域经营,如何实现异地扩张,如何完成资本加业务的双翼布局。

同时,将中粮集团和全球知名粮商ABCD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找到国内外企业在全球化扩张上的一致路径和差异之处;另外,头部农业食品类上市公司如牧原、温氏、新希望、海天等亦在进行外延扩张,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和国有企业改制是未来农业关键议题,这也给了中粮集团持续扩张以时代意义。

目录

第一章:中粮集团现有业务概述,18个专业平台,14家上市公司

第二章:中粮集团历史沿革,70年筚路蓝缕

第三章:中粮集团和全球四大粮商ABCD对比分析

第四章:未来启示录,农业食品企业如何跨领域、跨区域扩张

附录:中粮集团重要参股控股公司介绍

(二)食品加工、制造及销售业务平台

(三)酒店、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平台

(四)金融及其他业务平台

按照官方的介绍,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立足中国的国际一流粮食企业,是全球布局、全产业链、拥有最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农业及粮油食品企业,集贸易、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投资控股公司。中粮集团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粮食企业,构建具有中粮特色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2018年以来,中粮集团持续推进资产专业化重组与结构调整,梳理业务逻辑,将以往相对分散的资产与管理职能按照专业化公司(平台)设计整合,形成了18个专业化公司(平台),从产权归属和体制机制层面解决核心业务生产、采购、销售、上下游割裂等问题,打通产供销各环节,进而整合资源,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图:中粮集团18个专业平台(公司)

表:中粮集团近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中粮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620亿元,上年同期为3528.7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约109.9亿元,上年同期为109.3亿元。总体看,受益于公司专业化发展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优化,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提升,多元化经营格局有效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集团旗下拥有14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国食品(00506.HK)、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蒙牛乳业(02319.HK)、中粮包装(00906.HK)、大悦城地产(00207.HK)、中粮肉食(01610.HK)、福田实业(00420.HK)、雅士利国际(01230.HK)、现代牧业(01117.HK)八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糖业(600737.SH)、酒鬼酒(000799.SZ)、大悦城控股(000031.SZ)、中粮生物科技(000930.SZ)、中粮资本(002423.SZ)等五家内地公司。

表:中粮集团关联上市公司情况

从员工结构看,截至2018年12月末,集团拥有在职员工约14.33万人。按文化程度划分,博士学位人员占0.21%,硕士学位人员占3.29%,学士学位人员占27.31%,大专学历人员占29.04%,其它人员占40.16%。

图:中粮集团人员结构

按岗位划分,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占总人数20.68%,专业技术人才占22.07%,技能人才占57.25%;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人员占55.59%,36-50岁人员占41.73%,51岁以上人员占2.68%。其中未包含中粮国际外籍员工共12434人。

核心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长、党组书记吕军,董事、总裁、党组副书记于旭波,副总裁、党组成员陈朗,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骆家駹等,均在农业、食品行业有多年的管理经验。

董事长、党组书记吕军于1967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系统工程及管理工程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4月任中粮集团副总裁、党组成员,2013年10月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2016年5月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2018年7月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粮集团的前身为华北对外贸易公司,于1949年在天津成立,内外贸兼营。1949年9月,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分设华北粮食公司、华北油脂公司、华北蛋品公司、华北猪鬃公司、华北皮毛公司、华北土产公司等专业公司。

1950年华北粮食、华北油脂、华北蛋品、华北猪鬃、华北皮毛等公司改组为全国性贸易公司,改名为中国粮食公司、中国油脂公司、中国蛋品公司、中国猪鬃公司、中国皮毛公司。中国蛋品、中国猪鬃、中国皮毛3家公司又在1951年4月合并为中国畜产公司。

到了1952年9月,中国政府组建外贸专业公司,中国粮食公司、中国油脂公司改组为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从中国畜产公司分出食品业务,成立中国食品出口公司。

1953年1月,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与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1961年1月,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与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3月2日更为现名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图:中粮集团历史沿革

目前,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中粮集团从成立至今的60多年里,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经过十几年来的不断变革,公司从传统外贸公司成功地转型为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全新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国有企业,中粮集团历经70年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领先优势,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粮、油、糖、棉为核心主业,覆盖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花等农作物品种以及生物能源,同时涉及食品、金融、地产等行业。

同为全球重要粮商,中粮集团和传统四大粮商ABCD有哪些共性和差异之处,是本章要讨论的议题。

ADM全称为ArcherDanielsMidland,它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加工商和食品配料供应商之一,拥有四大主营业务板块:农业服务、油籽加工、玉米加工、营养品业务。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43.4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8.10亿美元。

邦吉(Bung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公司,其综合经营范围从农场延伸到消费食品。邦吉的业务涵盖化肥、农业、食品业、糖业和生物能源。邦吉2018年营业收入为457.43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3.86亿美元。

嘉吉(Cargill)是一家集食品、农业、金融和工业产品及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嘉吉在福布斯排行榜上29年来蝉联非上市公司第一,是美国最大的私有资本公司之一。主要业务覆盖农业、动物营养、食品、工业和金融。财报显示,嘉吉2019年收入为1135亿美元,净利润为25.6亿美元。

路易达孚(LouisDreyfus)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和世界粮食输往俄罗斯的第一出口商。路易达孚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肉食、食糖、咖啡、棉花、天然及人造纤维、电力、天然气、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贸易以及政府债券和金融证券业务。财报显示,路易达孚2019年净销售额为336亿美元,业务板块营业利润为9.56亿美元。

图:全球知名粮商近年收入数据一览

从收入来看,嘉吉遥遥领先,也是唯一一家收入跨过千亿美元的知名粮商。中粮集团收入排名第二,增长较快,整体收入略高于ADM。邦吉、路易达孚收入下滑较为严峻,丰益国际持续成长。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从ABCD发展路径来看,成为国际粮商巨擘,需形成农产品的运输、仓储、清洁、加工等全产业链闭环,为了保持长期增长态势,还要求企业根据市场形势,不断开拓下游产品,例如玉米乙醇和营养产品等。ABCD的起步几乎都离不开贸易,最初以农产品贸易或简单的破碎业务为主,逐渐发展成农产品收储、运输业务,随着资源的不断积累,开始通过兼并的形式获得农产品加工技术,从而过渡到加工领域,并慢慢开发出自己的消费级产品。

随着国际市场的饱和,ABCD的主营收入渐遇瓶颈,这要求他们不得不尽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ADM将目标瞄准生物燃料和营养产业,开始专注于玉米乙醇和宠物食品的研发。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均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环境进行了业务拓展,新业务既有农业领域,也有金融、电力、石化等非农领域,这些都是基于自身战略规划和优势做出的选择。

对于中粮集团而言,“坚守主业”和“适度扩张”这一发展思路同样适用,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战略之下,依托专业化和资本化优势,逐渐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粮油产区、销区的粮油设施布局,拥有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在南美、黑海等全球粮食主产区和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集团50%以上营业收入来自于海外业务。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中国市场供应、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在做强做优做大粮、油、糖、棉核心业务的同时,中粮集团建立了食品、金融和地产三大主营业务。在食品领域,作为优质产品的生产者,优质品牌的创造者,业务涵盖奶制品、肉食、酒、茶叶、食品包装,拥有福临门、蒙牛、长城、中茶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23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中国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将世界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餐桌与全世界的农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已经形成信托、期货交易代理、保险、风险管理咨询、银行、基金等金融业务链。同时也是卓越生活空间的建设者,建设商业地产、住宅地产、酒店、旅游地产以及区域综合开发。

资本化、平台化是未来农业食品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扩张。其中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第一:农业食品行业上游整体处于小、散、粗放生产状态,存在产能过剩、供需不匹配等短板,有巨大的改造空间;第二:规模效应意味着行业话语权的提升,更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更持续稳定的产品或服务输出能力,实现正循环;第三:全球化进程中,资本在全球寻找价值洼地,已获得最佳性价比的资产,农业食品资产具有抗周期、避险的特性,极易获得产业资本和跨领域资本的青睐。

从全球农业、食品行业超大型和大型企业近年动作看,并购整合是重要趋势。除了前述的中粮和四大粮商之外,同属农业行业的农业化工、作物保护及种子企业等也进行了规模化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多寡头”垄断的局面。比如在农化行业,随着千亿美元交易陆续完成,全球农化行业的集中度迅速提升,全球前6大农化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有2006年的67.4%上升至2018年的75.2%,前10大农化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则从80.9%上升至2018年的91.5%。头部企业的整合带来了“寡头垄断”效应,其在研发、市场、品牌方面将建立绝对优势,推高行业的竞争壁垒,获得定价权,行业利润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从四大粮商及中粮等的全球化扩张中可以发现一些共性:

1.坚守主业是稳步扩张的基础。企业一般按照和主营业务关联最为密切的逻辑进行扩张,比如工业类企业进入上游原材料供应和生产领域,能够更充分地利用产能优势消化吸收业务,控制扩张风险;

3.吸收外部投资、资产证券化是提升资本效率的重要手段。这两项内容已经成为大公司扩张的“标准动作”,比如中粮集团与淡马锡资本、国际金融公司、厚朴基金等联手投资中粮国际,再比如中粮资本在A股的借壳上市,都是希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和专业化优势,提升资本的运行效率。

中粮之外,我们看到还有许多农业/食品/餐饮类公司沿着产业链纵向或者在同领域内横向整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集团、海大集团、海天味业、海底捞等公司都成立了产业基金或者是战略投资部门,在全国甚至是全球寻找优质资产,以扩大集团的经营布局。

未来,中粮集团将继续聚焦主业,通过不断推进资本和业务整合,提高资源开发和控制能力,通过技术创新、结构升级、提质增效等举措,弥补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能力的短板,打造全球领先国际化大粮商和世界领先的综合性食品企业。这也是所有规模化农业食品企业的共同目标。

按照主营业务归类,中粮集团旗下主要参股控股公司可分为四类,:

1.中粮贸易

中粮贸易是公司所属国内最大的市场化粮食流通企业,重要的饲料生产企业,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的执行主体。

截至2018年底,中粮贸易资产总额564.03亿元,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99.50亿元。2018年,中粮贸易实现营业收入738.50亿元,同比增长45.74%;净利润同比减少6.95亿元至4.34亿元,主要系受国家去库存影响,部分临储玉米拍卖出库,拍卖收入增长,储备业务收益减少。

“三粮合一”以后,凭借低成本粮源掌控、物流综合管理、客户管理服务、商情研发与风险控制五大核心竞争力,中粮贸易成为中国最大、国际领先的粮食贸易流通企业。

中粮贸易拥有总仓容1800万吨,具备5.4万吨日烘干能力,拥有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全的粮食物流港口北良港,散粮装船效率6000吨/小时、卸船效率2000吨/小时;拥有3400辆散粮车,占东北地区散粮车的38.6%,每年运送的粮食物流总量稳定在800万吨以上。

正在建设的东部二期项目完成后,港口将新增年散杂货吞吐能力95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80万吨。除北良港外,中粮贸易还拥有江阴、城陵矶等自有码头,港口年中转能力2300万吨;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大客户;拥有战略装车点12个,铁路专用线76条;同时与丹东港、营口港、锦州港、漳州港、湛江港及珠三角(深圳五港)等港口有着长期、友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2.中国粮油控股

中国粮油控股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食品原料解决方案。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中国粮油控股把握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梳理明晰战略定位,聚焦核心主业,深耕品牌运作。2018年以来,中国粮油控股阶段性完成对中粮国际部分油籽加工资产的筛选,收购与整合,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的同时,通过工厂间对标与协同降低生产成本,带动油籽加工业务规模与经营效率均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中国粮油控股资产总额为705.66亿港元,净资产为331.96亿港元;2018年中国粮油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088.21亿港元,税后利润16.33亿港元,剔除上年产生的一次性股权处置收益后利润规模同比保持稳定。

3.中粮糖业

中粮糖业致力于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全产业链食糖企业以及优质番茄制品的提供者,产品包括食糖和番茄制品两大类。自成立以来,中粮糖业已构建了从国内外的甘蔗(甜菜)种植、初加工、精炼、原糖进口贸易、销售等为一体的食糖全产业链,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采购食糖原材料加工生产为食糖产品后进行销售。

截至2018年底,中粮糖业资产总额155.55亿元,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2.15亿元)75.43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5.15亿元,同比下降8.57%,净利润5.57亿元,同比下降26.13%。经营业绩下降一方面由于贸易糖经营量同比下滑,另一方面系自产糖销售价格降幅大于成本降幅所致。

食糖产业方面,中粮糖业是中国最大食糖生产和贸易商之一,是国内食糖进口的主渠道。目前,中粮糖业在国内外具有完善的产业布局,拥有从国内外制糖、进口及港口炼糖、国内贸易、仓储物流的全产业运营模式,糖源掌控能力显著。

截至2018年底,中粮糖业在国内甘蔗糖、甜菜糖领域拥有60万吨/年以上的制糖能力、在国内港口炼糖拥有150万吨/年炼糖能力、在国外拥有35万吨/年以上制糖能力;管理的食糖仓储设施容量约200万吨,仓储物流网点遍布国内主要销售区域。

中粮糖业食糖产品下游客户主要包括亿滋(卡夫)、嘉吉、可口可乐、蒙牛、玛氏、雀巢、伊利、好丽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番茄产业方面,中粮糖业是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番茄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及出口大包装番茄酱,并向上下游延伸涉足农业和番茄制品、番茄保健品业务。中粮糖业番茄大包装酱年产量约25万吨,在国内总产量占比达30%以上,同时出口欧洲、独联体、日韩、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粮糖业番茄产业产品下游客户包括亨氏、联合利华、日本可果美、日本地扪、味可美、李锦记、海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4.中粮国际

中粮国际由中粮集团、中投公司和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包括厚朴基金、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和渣打私募股权基金合资组建。

截至2017年底,中粮集团通过其控股的特殊目的公司(中粮集团持股80.1%,中投公司持股19.9%)持有中粮国际62.01%股权。2014年,公司以中粮国际为投资主体,先后收购国际农产品贸易公司中粮农业(原来宝农业)100%股权和尼德拉51%股权,并作为控股公司管理其业绩及投资。

2017年2月,中粮国际完成收购尼德拉剩余49%股权,并于当年4月全面整合中粮农业和尼德拉,充分利用中粮农业的战略资产布局和尼德拉粮源以及贸易网络,将中粮国际打造成为中粮集团农粮业务唯一海外统一采购、投资和发展平台。

中粮农业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业务,在全球主要农产品战略性的地点拥有和运营物流和加工设施,把农产品从南美、南非、东欧、印度和澳洲等低成本地区供应至亚洲和中东等高需求地区。

中粮农业从事的业务包括三个板块,分别为谷物油籽:主要采购、加工和分销玉米、小麦、大豆和植物油等谷物油籽产品;软商品:主要从事棉花、咖啡和糖等软商品贸易;糖:主要从事原糖、加工糖和乙醇的生产,以及糖厂的运营和甘蔗种植。

尼德拉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企业,于1920年在荷兰鹿特丹成立,早期专注在荷兰、东印度群岛、德国、英国、俄罗斯和阿根廷等地从事粮油食品贸易。尼德拉以大豆、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经营品种,通过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等服务,与农民结为密切的合作伙伴。

尼德拉在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等南美地区拥有完整的仓储、物流网络,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俄罗斯等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有仓储物流设施。尼德拉、中粮农业与公司的粮油食品全产业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公司将通过中粮国际深入参与世界主要地区的粮油生产和采购平台;通过把中粮国际拥有的国际生产采购平台与公司现有国内物流运输、加工中心和销售网络相融合,实现供应链向全球延伸,为公司最终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大型国际企业奠定基础。

5.中纺集团

中纺集团自成立以来,已构建了从纺织品初加工到终端服装等制成品经营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大型纺织企业4个,棉纺加工生产能力为纱锭35万枚、纱线27.40亿吨/年、坯布2797万米/年。截至2018年底,中纺集团资产总额366.4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2.35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26.40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60.75亿元,利润总额1.68亿元,同比下降4.92亿元,主要系当期加大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所致。

1.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是中粮集团旗下唯一专业化饮料业务平台,主要通过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成立并持有65%股权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可饮料”)在中国19个省、市及地区从事生产、配送、推广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汽水、果汁、果奶、水、功能水、咖啡、茶、能量饮料及植物蛋白等9大品类,18个品牌的产品。

截至2018年底,中国食品资产总额为132.89亿港元,净资产为67.13亿港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6.48亿港元,剔除2017年剥离非饮料业务影响后,收入同比增长17.1%,年度溢利(净利润)5.76亿港元,剔除2017年资产处置等一次性收益后,同比增长19%。

特许经营权区域方面,截至2018年底,中可饮料拥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等19个省、市、地区的可口可乐系列产品的生产、市场营销及分销专营权;业务已覆盖中国内地50.4%的人口数量,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全球第六大合作伙伴。

中国食品饮料业务在经营区域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18年汽水、果汁、瓶装水、果奶和功能水等品类合计销量及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24%和21%。

中国食品饮料业务销量与销售额呈增长态势;2018年实现销量12.5亿标箱,同比增长17.0%,主要来自2017年新获取特许经营区域装瓶厂业绩提升带动。

产品结构方面,中粮食品不断优化、丰富产品结构,保持核心品牌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发推动高毛利新品,2018年共上市全新产品35个,包括传统品类的升级产品、新兴品类产品优化及全新产品,新产品对当期总销量及收入贡献比重分别为3.5%和7.2%。

总体看,跟踪期内中国食品饮料业务经营区域市场地位与经营业绩不断巩固提升,已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全球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随着所有非饮料业务的出售,中国食品已成为中粮集团18家专业化公司中唯一的饮料业务平台,未来将集中资源专注深耕潜力庞大的饮料市场。

1.大悦城控股

截至2018年底,大悦城控股资产总额为911.72亿元,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137.60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1.20亿元,同比持平;净利润20.04亿元,同比增长15.50%,主要受益于当期结转项目盈利水平较高。

经营方面,受房地产市场及政策变化影响,跟踪期内大悦城控股主动加快项目开发进度和规模,提高周转效率,2018年住宅类项目新开工面积由上年的115.09万平方米大幅增至371.69万平方米;受开工进度及开工项目量增长带动,2018年竣工面积由上年的58.97万平方米增长至122.04万平方米。

销售方面,大悦城控股结合区域市场变化,加快推盘节奏,提升现金流管理,2018年签约销售面积由上年的85.38万平方米增长至128.86万平方米,带动签约销售金额由上年的261.59亿元增长至398.64亿元。2018年,大悦城控股住宅类项目结算面积62.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48%,主要系结转存在波动所致;受此影响,住宅类项目结转收入127.46亿元,同比下降2.10%,其中深圳、成都及北京收入占比分别约为38%、14%和12%。

截至2018年底,大悦城控股住宅类项目在建、拟建及已竣工项目合计计容建筑面积1477.73万平方米,其中可供出售面积1321.38万平方米,累计签约销售面积758.96万平方米(其中560.22万平方米已结转),剩余可供出售面积562.42万平方米。上述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2595.61亿元,截至2018年底已投资2139.97亿元。总体看,大悦城控股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一、二线等核心城市,区域市场前景较好;2018年以来大悦城控股签约销售金额大幅增长,为后期业绩结转奠定良好基础。

2.大悦城地产

1.中粮资本

中粮集团金融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为中粮资本。2019年1月,中粮资本整体置入中原特钢,实现上市。中粮资本是中粮集团旗下运营管理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以中粮集团产业链为依托,完善全金融链,在业务专业化发展基础上,利用消费金融,整合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资源,促进产融协同、服务三农,成为以农业金融为特色,拥有信托、期货、保险、银行等多项业务的投资控股平台。

中粮资本通过下属中粮信托、中粮期货、中英人寿、中粮资本(香港)和龙江银行等参控股公司开展信托、期货、保险、银行等金融业务。中粮信托建立了农业食品企业生态圈,以供应链管理、土地流转信托、农业股权投资及消费信托为主要业务模式,打造以农业金融为特色的信托公司。中粮期货一直保持大宗农产品期货的市场领先地位,大豆、豆油、豆粕、菜粕、白糖等品种持仓量长期处于交易所前五名,农产品交割量占交易所交割量的20%以上。

2.蒙牛乳业

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股票代码“02319.HK”),于2004年6月10日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3月蒙牛获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首家中国乳制品企业蓝筹股。

蒙牛乳业是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的国内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已经在全国建立生产基地38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等多品的产品矩阵系列,年产能合900多万吨,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8年末,中粮集团持有蒙牛乳业股份为31.43%。截至2018年末,蒙牛乳业资产总额为664.57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359.92亿元,权益总额304.65亿元人民币,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89.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0.43亿元人民币。

参考资料: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文件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THE END
1.休闲食品上市公司业绩亮眼新中式零食概念兴起随着年报季拉开大幕,休闲食品上市公司捷报频传,其中新中式零食企业更是跑出领先行业的高增速。而新中式零食赛道缘何异军突起?零食量贩、电商渠道为何成了必争之地?行业红利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带着这些投资者关切的问题,《证券日报》记者近日通过多方采访,一探休闲食品行业的“热血江湖”。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40401/d48e6fac3bf941ff9aff595f92b71ee5/c.html
1.食品类上市公司一览食品类上市公司一览 1、酒: 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水井坊、酒鬼酒、沱牌舍得、青青稞酒、金种子酒、顺鑫农业、伊力特、老白干酒、维维股份、海南椰岛; 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重庆啤酒、**发展、惠泉啤酒、啤酒花、兰州黄河;...https://www.baohanwang.com.cn/a/260084.html
2.食品概念股有哪些?食品板块龙头股及上市公司最新消息食品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是哪几只? 根据云财经智能题材挖掘技术自动匹配,食品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 海欣食品、 益盛药业、 ST加加。 食品概念股今天的平均涨幅和市场人气如何? 今日食品概念股平均涨幅为-0.14%,其中 黑芝麻涨幅最高,食品概念目前市场关注度为 0.00。 食品概念上市公司一共...http://www.yuncaijing.com/story/details/id_2644.html
3.餐饮上市公司名单,餐饮上市公司有哪些→买购网餐饮上市公司名单,餐饮上市公司有哪些品牌童话 0 ★★ 关注 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上市公司以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导向型公司为主,涵盖了从金融到制造到消费的各行各业。下面为您介绍餐饮上市企业名单,告诉你餐饮有哪些上市公司,餐饮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餐饮上市公司名单 List ...https://m.maigoo.com/news/616588.html
4.食品股有哪些上市公司(食品相关股票排行榜2024)食品股有哪些上市公司(食品相关股票排行榜2024),收盘讯息,食品概念报跌,安井食品(89.340,-2.881)领跌,惠发食品、盐津铺子、妙可蓝多、熊猫乳品等跟跌。以下是《南方财富网趋势选股系统》为您整理汇总的食品股详细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一、食品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二、https://m.southmoney.com/gupiao/bkjj/202403/49449100.html
5....中资食品上市公司50强,中国粮油控股居首数据显示,105家中资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6704.77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766.43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56.18%;营业收入11-5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2414.99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36.02%;其余55家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23.36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7.81%。 https://www.oilcn.com/article/2009/10/4_7830.html
6.一文尽览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百态一文尽览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百态 原创 吕明侠 每财网 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和大环境的舒缓,食品行业接下来的竞争也将日趋升温。 疫情无疑让整个食品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个变化带来的是危机更是机遇,考验的是相关企业的“免疫力”,也考验着整个行业对机会的敏锐度。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527002
7.郑州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郑州食品行业获得融资情况分布 IPO上市 50.0%(2) A轮 *** 战略投资 *** 展开更多 说明:郑州食品行业是否受资本市场青睐?收录到了融资事件4件。IPO上市占比最多占50.0%,基于站内数据系统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郑州食品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7.5K / 34.4万人气 / 10000人以上 速冻...https://www.jobui.com/salary/zhengzhou-all/ind-shipin/
8.食品行业上市公司预制菜领域链主企业——惠发食品公司落户临夏美食产业必须有工业化生产、有头部企业引领发展。州委、州政府紧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主动上门、精准对接、靶向招引,与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诚恳洽谈,达成共识,于6月9日正式签约。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是上市企业,也是食品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集预制菜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健康食材供应链服...https://www.linxia.gov.cn/lxz/jrlx/jjfz/wgbyjcy/lxmscy/art/2023/art_b44d7ec104e34c298c267dadcf631cc5.html
9.154家快消行业上市公司2023半年报梳理,涵盖食品饮料调味品多...截止目前,新经销整理了154家快消品行业上市企业2023半年报,并按照营收高低进行排序,整理表格如下。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共有52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占比约61.18%;调味品行业共有9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47.37%;个护行业共有8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53.3%;酒类行业共有28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https://36kr.com/p/2448087059914630
10.食品品牌排行前十名食品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食品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食品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食品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华美食品、盼盼、达利园、华统HUATONG、东古牌、广合、红螺、杞芽、海欣食品、森山sen shanhttps://www.chinapp.com/brand/99/
11.2021年年报食品饮料行业A股营业利润排名前十大上市公司报告网监测数据: 2021年A股已公布年报的37家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统计显示,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 海天味业、双汇发展、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养元饮品、东鹏饮料、绝味食品、安井食品、百润股份、承德露露。 表1: 2021年年报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营业利润排名 ...https://www.chinabgao.com/enterprise/27636.html
12.行业分析第一,二,三产业对应上市公司行业有什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31日公布了调整后的沪市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本次调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对沪市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进行的例行调整,其依据是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显示的部分公司经营范围的改变。本次行业分类调整将作为上证180指数下一次调整样本股时的参照。 https://blog.csdn.net/u011500289/article/details/4917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