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商业部1984年12月5日发布的《市场预测》杂志。
1984年,商业部副食品局在安阳举办了秋季全国糖酒三类食品交流会,也就是现在的全国糖酒会秋季会。在这届秋糖会上,需求量最大的商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瓶装白酒、罐头(禽类罐头和水果罐头)以及奶糖小食品。
40年前的秋季会,哪些商品是市场的宠儿?40年后的今天,又有怎样的变化?
01
全国各地的名优特产
40年前,四川的瓶装白酒,上海、江苏的糖果、麦乳精,广东的硬糖,广西、重庆、浙江的水果罐头,黑龙江的奶粉、果酒,吉林的葡萄酒,这些地方特色产品在秋季会上大受欢迎。
如今,各地的名优特产依然是市场的常青树,比如川贵的白酒、广西柳州的螺蛳粉、重庆奉节的脐橙、山西清徐的老陈醋,不仅在国内畅销,更是走向国际,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
02
包装美观的中、高档礼品
北京的名特糕点、广东的高级饮料健力宝,以及巧克力和中高档糖果,这些礼品类商品在当年的市场上炙手可热。
03
方便食品
当年,重庆生产的易开盖橘子罐头、肉类罐头,扬州生产的方便面条,以及携带方便的辣豆瓣,都成为了热销产品。
近年来,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细分品类层出不穷。年轻消费者追求生活的便捷性,除了传统的办公室和家庭场景,露营、野餐等户外活动场景也逐渐兴起,自热煲仔饭、自热关东煮、红烧牛肉罐头等新型方便食品快速占领市场。
04
小包装食品
彼时,精致包装、适合儿童的小食品,以及麦乳精、奶粉、固体饮料和肉禽类罐头的独立小包装,广受消费者青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