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范文10篇

随着化工技术的进步,食品添加剂行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期。但是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食品安全。近年来,有关食品添加剂影响食品安全的新闻屡见报端,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信任,不利于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食品添加剂概述

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使食品的风味、卖相更好,或者出于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目的,而添加的各类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通过其作用主要可分为:增甜型添加剂、增鲜型添加剂、防腐型添加剂、染色型添加剂、膨化剂等。

二、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行业发展的作用

各色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满足了食品消费市场对于食品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对于食品生产厂商而言,可以在食品原材料种类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食品生产的多样性。相较于传统食品而言,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往往口感更丰富,色泽、味道以及其他卖相方面也会更好。如果食品添加剂行业能够规范发展,那么对于整个食品行业和普通食品消费者而言,都是有益的,而且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三、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及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本文作者:马艳梅王芳陈亮工作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和检测技术项目的需要,结合食品加工、食品检验员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打开原课程的学科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行动体系课程,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整治内容

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整治。严厉打击在饲料中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滥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突出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全县食品安全环境。

二、工作安排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严厉打击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并抓好落实。本次整治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4月至5月)

一、引言

二、产品案例教学法

三、企业案例教学法

一、工作目标与整治重点

全面整治辖区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环节,突出对肉类制品和卤制熟食、水产品、乳及制品、小麦粉及制品、调味品、豆制品等易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的检验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销售、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与职责分工

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监督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对辖区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重点食品,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整治,严厉打击在产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及违规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质量控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质监分局负责)

2.食品销售环节。整顿和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行为,落实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规章制度,坚决取缔无营业执照销售食品添加剂的黑窝点;重点查处经销非食用物质冒充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及过期变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禁止经销无生产地、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或包装、标识、说明不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剂;对经营业户销售添加剂的类型、品种、流向进行备案管理;加强冻、鲜类食品和水发产品经营销售的监管,严禁在食品销售过程中违规使用有毒有害防腐保鲜物质。(工商分局负责)

第一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有序开展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严打行动),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重点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针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结合县农委工作实际,制定严打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突出重点品种、重点产区、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严厉打击违法制售、添加违禁成份和违禁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全面整治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行为。通过严打整治,有效遏制和着力解决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监管,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工作重点

(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根据我县蔬菜产业分布特点,围绕白菜类、绿叶类、豆类、葱蒜类蔬菜,突出豇豆、豆角、芹菜、韭菜、菜心、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加强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监管,把好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采前自检、产地准出和生产档案四个环节,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及时通报各地整改。逐步完善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农民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推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切实规范生产过程。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关于印发贵州省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市府办发〔2009〕1号)要求,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整治)。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成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全面加大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整治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依法严厉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针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根据《省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食品添加剂和添加剂产业健康发展,使全县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结合实际,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突出工作重点。

重点品种涉及到初级农畜产品、肉类制品、乳及制品、豆制品、糕点、酒类等类食品,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重点环节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农畜产品生产经营、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打击重点是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严厉惩处违法犯罪分子。各县、各监管部门按照《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逐级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各监管部门还结合监管工作职责,根据以往食品安全监督监测和投诉举报等渠道发现的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线索,制定了食品抽检计划,明确抽检重点品种、重点类别,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三、开展宣教活动。

根据《省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针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促进食品添加剂和添加剂产业健康发展,使全县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结合实际,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按照省、市、区下发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及我区专项整治方案文件精神,我队积极认真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在第一阶段自查自纠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现将清理整顿阶段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重点,部署清理整顿工作

按照省、市、区下发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及我区专项整治方案文件精神,我队迅速成立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方案,公告,对全区餐饮业、食堂进行了摸底调查,认真开展了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在摸底调查和自查自纠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队进一步明确重点,有针对性研究部署清理整顿阶段整治工作,筛选确定了整治重点环节、重点单位、重点食品品种,按照边查、边纠、边整顿、边规范的要求,监督指导餐饮业、食堂存在问题的整改,进一步加大清理整顿查处力度。同时做到10天报送一次整治工作动态、报表和信息材料。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实际,利用标语、网站、宣传单等多形式向食品从业人员、全区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规政策和饮食安全知识、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教育行业自律,引导公众安全消费。在检查过程中向群众和食品从业人员宣传食品添加剂知识和安全消费常识。开展清理整顿以来,网站信息5条,标语横幅1条,宣传单200份,上报工作动态4篇。培训餐饮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员及从业人员217人次,对食品从业人员宣传1153人次。在公布了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的基础上,又相继公布了卫生部第二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THE END
1.食品标签上食品添加剂标识指南防腐剂着色剂增稠剂配料表营养...1.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不包括其制法,如加氨生产、普通法、亚硫酸铵法生产的焦糖色,在标签上可统一标注为“焦糖色”;如果生产者愿意,可以按照GB 2760中的规定正确标示包含食品添加剂制法的名称。 2.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国际编码(INS号),如果某种食品添加剂尚不存在相应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320ON00514EAHV.html
2.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一共有23类()更多“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一共有23类()”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GB 2760-2014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可分为()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GB 2760-2014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可分为()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https://www.shangxueba.cn/daxue/kp4g2svh.html
3.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二)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共23大...http://m.bzwz.com/newsdetail?newsid=14618
4.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三是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如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等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完善了饮料类别中液体饮料与相应的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对应关系;修订了二氧化硫、卡拉胶、瓜尔胶、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的使用规定;将原标准中归类为“其他类”的部分食品类别...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1796070105191
1.有危害吗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你知道吗?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1. 防止变质;2.改善食品感官性状;3.保持提高营养价值;4.增加...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869043/article/details/112705686
2.食品食品添加剂分类目录(2020版)依据: 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2月23日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2020年第8号))》 1. 粮食加工品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 类别编号 类别名称 品种明细 备注 粮食加工品 0101 小麦粉 1.通用: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低筋小麦...http://www.foodtest.cn/index/Article/detail/id/1564.html
3.标准2024版2760发布都有哪些变化,官方解读,伙伴网整理,网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 https://www.shifair.com/wap/article_details/index/id/235697.html
4.中国和欧亚联盟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比较分析行业动态中国和欧亚联盟在食品添加剂如批准品种以及安全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中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某些品种在欧亚联盟是未批准使用的。反之亦然,欧亚联盟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一些品种在中国是未批准使用的。同时,欧亚联盟所实行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也与我国的法规标准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这必然会给我国的进出口食品...https://www.zcqtz.com/news/233132.html
5.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和作用食品添加剂还可按安全性评价等级来划分。CCFA(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曾在JECFA(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讨论的基础上将食品添加剂分成A、B、C三类,每类又细分为两类。因此,便有了A1、A2,B1、B2,C1、C2等六个类别。由于毒理学及评价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2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