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科普日活动现场探寻声驻波的秘密。新华社发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来自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左一)在为群众讲解“锥体上滚”的操作。新华社发
紫菜不是黑色塑料袋做的
流言1
2017年,有一段视频在网络流传,质疑紫菜“撕不断、嚼不碎、有腥臭味,是用废弃黑塑料袋制成”,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塑料食品”的担忧。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
肉松不是棉花做的
流言2
同样有一段视频在2017年被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称肉松是棉花做的,甚至还有人声称是自己做了亲身测试后得出的结论。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春保:
肉松的本质是肉类食品,由肌(原)纤维组成,主要为蛋白质,能被牙齿嚼碎,在胃肠中可以完全消化。而棉花的本质是纤维素,虽然看上去很松软,但既不可溶、嚼不烂,也不能被胃肠消化。也就是说:若真用棉花冒充肉松,无论加多少调料,一吃就会被识破。
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不烧焦不会致癌
流言3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国家老年肺癌联盟主席支修益:
多吃主食对寿命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流言4
有人根据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衍生出一个结论——多吃主食死得快。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
月球背面是一片荒芜
流言5
2017年还有一条“震惊世人”的“新闻”称,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警告人类不要再登月了,因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行星科学家郑永春: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6次登月,100多次探测月球,采集了382千克岩石样品,获得了海量信息,月球已经成为人类除地球外了解得最为透彻的天体。迄今为止,所有探月任务都没有在月球背面发现外星人的基地,也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建筑物或人为活动的痕迹。月球背面只是一片保存了40亿年之久的荒凉大陆。
正常食用大豆食品不会致癌
流言6
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偏高,提高乳腺癌患病概率。
美国外科学院院士(FAC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石汉平:
大豆食物中不含人类雌激素,所含的是植物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其生物活性远低于雌激素,仅在更年期等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补充雌激素的作用。目前亚洲国家流行病学研究一致证实,日常正常摄入豆浆、豆腐有利于降低患乳腺癌风险,即便是乳腺癌患者,正常食用大豆食品也不会使病情恶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服用提取出来的大豆异黄酮保健品。此外,豆浆不能当水喝,豆腐不能当饭吃,数量合理时才有健康作用。
螃蟹柿子一起吃中毒可能性极小
流言7
有人称螃蟹、柿子一起吃会中毒,甚至还宣称有人因此丧命。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生生物学科带头人陈立侨:
在实验室条件下,维生素C有可能使五价砷转变为毒性很强的三价砷。但在合格的水环境中人工饲养或捕捞的螃蟹,其体内所含的五价砷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与维生素C结合形成三价有毒砷的可能性极小。另外,柿子中所含的维生素C非常少,只有几毫克到十几毫克。所以,在日常饮食中,除非一顿饭同时吃上几公斤以上被严重砷污染的螃蟹,再加上几公斤以上的柿子,理论上才有所谓“产生砒霜”而中毒的可能性。不过,由于部分人对螃蟹等高蛋白的河鲜消化能力较弱,而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富含蛋白质,两种物质之间有可能会相互影响,所以消化不良者食用过多螃蟹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吃太多柿子也可能感觉不适。两者一起大量吃,当然也不适合。但这与“相克”和“中毒”无关。
滴血尚不能测癌
流言8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
肿瘤标志物检查简便易行,对身体伤害小,仅需要少量血液或者其他体液就可以,在肿瘤筛查、诊断、判断预后、评价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目前应用最广的是通过监测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能满足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并受生理、饮食和其他良性疾病等的影响,因此,尚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可单独用于筛查,需要联合检测,并结合其他的辅助手段。
骨髓捐献很安全
流言9
网络上有流言称,捐献骨髓会对捐献者产生伤害,甚至会影响生育功能和寿命。
中华医学会北京儿科分会委员、中国保健学会脐血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组织细胞学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儿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孙媛: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整体上是安全的,很少出现不良事件。采集所用器材均为一次性无菌产品,出现感染、传染病的概率几乎为零。
打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疾病方式
流言1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志刚:
事实上,接种疫苗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疾病预防策略,公众对于疫苗的正确认识是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前提。经过国家批准的疫苗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防止人体免受病原体感染的功效,只要按照疫苗注射的程序接种,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不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