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及有益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为满足营养需要,做到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每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饮食规划,每个家庭也应有每天的膳食计划和规划,把食物多样、能量平衡放在首位,统筹好食物选购,设计好菜肴,合理分配三餐和零食茶点。此外,全家动员起来,回家做饭,体会烹饪的乐趣,促进家庭幸福。
4月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正式发布,新版”吃饭指南”来了!官方催你学习买菜、烧饭了。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
如何做到本届全民营养周的主题: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如何挑选物美价廉的食物
食物种类很多,因此认识食物和会挑选食物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如何选购物美价廉又能满足营养需求的食物呢?
认识食物营养特点
挑选新鲜、卫生食物
从食物的生产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食物污染和不卫生的情况。
吃新鲜的食物——健康加美味
吃卫生的食物——远离有害物
卫生的食物就是指食物干净,无污染无可见腐烂、包装无破损。如果食物被细菌、寄生虫、病毒、化学物质污染,食用后就会导致食源性疾病。
“食”新鲜靠五官
选购食物时应如何辨别食物是否新鲜呢?实际上,我们的五官,也就是眼、鼻、耳、舌、手就可以帮助你。通过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能够对食物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挑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营养素密度通常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与其能量的比值。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钠除外)、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但同时也应含有相对较少的脂肪、糖和能量。一般来说,新鲜、五颜六色的水果和蔬菜、瘦肉、鸡蛋、全谷物都是营养密度很高的食物。
选购食品看营养标签
随着社会的发展,预包装食品(即通常所说的包装食品)在膳食中的比例也日渐增大。包装食品的外包装上的食品标签通常标注了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质量等级等,可以告诉消费者食物是否新鲜、产品特点、营养信息等。因此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物标签,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以了解原料组成,学会科学的选购更健康营养的食物。
日期信息和储存条件
包装食品上的日期信息包括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两个方面。购买时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近的,不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配料表
营养标签
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显示该食物所含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食物营养基本信息,有助于了解食品的营养组分和特征,购买食品看标签,让营养标签成为科学选择食品的好帮手。
某饼干的营养标签如图
选购食品时,学会看标签,帮助比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如何烹调更健康
烹调赋予食物美味,也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健康烹调,要做到以下几点:
烹调前对食物原料进行处理
采用科学合理的烹调方法
蒸、煮、炖的加热温度相对较低,约为75~100℃;炒、煎、炸以油为加热介质,温度高,且煎、炸用油量大。建议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炒蔬菜时要旺火快炒。
用特殊香味的食物搭配
俗话说“盐为百味之王”、“油多不坏菜”,高盐、高油的“重口味”食物更能刺激人的食欲。但是过量的盐、烹调油的摄入会带来很多健康的问题。
控制油、盐用量,烹调时多用柠檬汁、香料、姜、香芹、洋葱等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做搭配,清淡饮食,学会享受食物的自然美味。
选择新型烹饪工具
烹饪时,使用微波炉、电饭煲、电子高压锅、空气炸锅、真空低温烹调机等,耗时短,油烟释放少,可以减少油的使用以及高温所引起的致癌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