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采样器工作点流量在采样过程中时刻在变化
C应定期使用标准流量计和累计流量计对采样器的流量和累计标况采样体积进行校准
D累计标准流量计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应定期进行校准
A100
B200
C300
D400
A8
B12
C24
D48
A挥发性
B减阻性
C燃烧性
D抗爆性
A正确
B错误
A全部中药饮片
B挥发性中药饮片
C对热不敏感的中药饮片
D动物类药材
E矿物类药材
A将其研成细粉,下丹后加入
B将其与其他中药一起炸料
C将其研成细粉炼油时加入
D将其单独提取后下丹时加入
E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加入到温度不超过70C的熔化膏药中,混匀,摊涂或在摊涂时撒布于膏药表面
B强氧化性
C腐蚀性
D散热性
A溶液的体积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本性
D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
A.
B.
C.
D.
A酒精
B汽油
C洗衣液
D肥皂水
A强挥发性
B强腐蚀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A10
B15
C20
D25
A防静电
B密闭
C抗压
D耐腐蚀
A贮存
B运输
C使用
D贮存运输使用
A消化道吸收
B皮肤吸收
C呼吸道吸入
D静脉注射
A橡胶塞
B软木塞
C塑料塞
D陶瓷塞
C30
D40
A示水膏
B示油膏
C粉笔
D其他材料
A80%
B40%
C50%
D60%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磷酸
A油漆.
B水.
C煤油.
D涂料
AVOC
B一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水蒸气蒸馏
D以上都是
B11
C12
D13
A丙酮乙醇都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二者都不能在任何有明火的地方使用
B丙酮会对肝脏和大脑造成损害,因此避免吸入丙酮气体
C强酸强碱等不能与身体接触
D弱酸弱碱在使用中可以与身体接触
A渗透剂易干在工件表面
C可提高渗透效果
D可加强显像效果
B可溶性
C抗菌性
D防腐性
A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LDAR)
B锅炉尾气排放
C有机液体装卸挥发
D工艺无组织排放
A1000吨1400吨1490吨
B1400吨1000吨1490吨
C1000吨1490吨1400吨
D1400吨1490吨1000吨
A越大越大
B越大越小
C越小越大
D越小越小
A易挥发性
B易燃易爆
C毒害性
A挥发性物质
B维生素
C色素
D无机盐
A挥发性有毒有害气体
B无污染性的生物标本
C艾滋病病毒
D细胞培养
E新冠状病毒
A越低
B越高
C不影响
D以上都可以
A含有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含量有可能下降
B片剂生产自动化程度低
C片剂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
D化学稳定性较好
E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
A超声波提取法
B萃取法
C连续回流法
D水蒸气蒸憎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A甲苯法
B减压干燥法
C烘干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A苯佐卡因
B盐酸普鲁卡因
C阿司匹林
D盐酸利多卡因
E盐酸罗哌卡因
A浊度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5%以内
B电导率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10%以内
C悬浮物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10%以内
DpH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0.1以内
A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
B空白样品采集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上风向处
C采样后,密封,样品最长可保存14天
D采样管为活性炭吸附管
A90°
B60°
C45°
D30°
A1
B2
C3
D4
A70%-130%
B80%-120%
C75%-125%
D85%-130%
A两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A本标准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B本标准不适用于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
C本标准未做规定的控制指标可不做评价
D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固定污染源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A根据污染物特性(密度挥发性溶解度等),决定是否进行分别采样
B采水样需要时可搅动水底沉积物,如有需要,同时采集事故发生地的底质样品
C采集样品后,将样品容器盖紧密封,贴好样品标签
D采气样必要时可超过所用吸附管或吸收液的吸收限度
A293.15K
B273.15K
C298.15K
D101.32K
A挥发性有机物
B氰化物
C悬浮物
D氟化物
A采样时要溢满采样瓶
B采样后严禁开瓶
C250ml棕色采样瓶采集样品
A十氟三苯基膦(DFTPP)
B四溴氟苯
C氟苯
D二氯甲烷
A0.3
B0.35
C0.4
D0.45
A6
B8
C16
D24
A聚乙烯
B玻璃(棕色)
C玻璃(无色)
B120
C150
D180
ADFTPP
BFB
CPFTBA
DBNB
B80
C100
D120
A2.60+0.05
B4.50+0.05
C5.50+0.05
D3.20+0.05
A混合纤维素酯膜
B尼龙膜
C玻璃纤维滤膜
D聚二甲基硅氧烷膜
A二硝基甲苯
B苯胺
C甲烷
D亚硝基胺
A再生烟气
B重整催化剂再生烟气
C氧化沥青尾气
D催化烟气
B剧毒
C有味
D低毒
B氧化性
C刺激性
D1
E0.015
F0.1
A≤20mg/100g
B≤18mg/100g
C≤15mg/100g
D≤20mg/100g
A挥发性存在差异
B粘度特性存在差异
C导电率不存在差异
D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差异
A防尘口罩
B普通面罩
C防毒口罩
D护目镜
A碘具有挥发性
B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
C溶液显中性
D硫代硫酸钠具有还原性
A通风橱内
B空旷地
C启动的且通风良好的通风橱
B易燃性
C氧化性
D毒性
A、通风橱内
B、空旷地
C、C启动的且通风良好的通风橱
A气化性
B挥发性
C防爆燃性
D易燃性
AUASB池进水COD.挥发性脂肪酸浓度
BUASB池微生物活性及数量
CpH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A保持通讯畅通
B保证良好通风
C使用喷壶
A5ml
B10ml
C15ml
A连续回流提取法
B回流提取法
C超声提取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E水蒸气蒸馏法
A含水率
B挥发性物质和灰分
C污泥的可消化程度
D化学需氧量
A挥发性悬浮固体
B非挥发性悬浮固体
D总固体
AA.≤10mg/100g
BB.≤15mg/100g
CC.≤17mg/100g
DD.≤20mg/100g
A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措施的
B工业涂装企业未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或者建立保存台账的
C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和油罐车气罐车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并正常使用油气回收装置的
D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或者对泄漏的物料未及时收集处理的
A石油焦生物质燃料
B燃油石油焦
C燃油生物质燃料
D煤油石油焦
B铬
C铜
D镍
B油脂
C二氧化硫
D甲烷
A吸收法
B吸附法
C冷凝法
D膜分离法
A黄色
C与雷氏铵盐沉淀
D发泡性
E溶血性
A特殊气味
C几乎不溶于水
D稳定性
E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A不可挥发性氮
B挥发性总氮
C挥发性盐基总氮
D挥发性食物氮
E挥发性水解氮
A物质总量
B挥发度
C浓度值
D单位容积
A恩氟烷
B异氟烷
C七氟烷
D地氟烷
EN2O
A开展VOCs污染源排查
B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C完善VOCs监督管理体系
D实施VOCs全过程污染控制
B10
C15
A腐蚀性
C分解性
D毒害性
A燃性和挥发性的化学物品切勿放入箱内
B箱壁内胆和设备表面要经常檫拭,以保持清洁,增加玻璃的透明度
C培养箱紧贴墙壁放置
D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气味烟雾等情况,立即关闭电源
A胱氨酸
B半胱氨酸
C蛋氨酸
D甘氨酸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A挥发性强的易燃液体
B水
C酸
D碱
A50℃以下
B65℃以下
C80℃以下
D60℃以下
E70℃以下
A60℃以下
B70℃以下
D50℃~70℃
E60℃~80℃
A35℃
B37℃
C40℃
D0
A苯
B乙烯
C汽油
DSO2
A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B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
C甲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D乙苯甲苯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30.有毒物品的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越易引起中毒。
正确
错误
GB/T5009.44-2003规定,测定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时,用盐酸进行滴定时多一滴或少一滴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油轮上泵发生故障而产生高温,引燃挥发性气体或液体,可能造成起火。
油轮泵间一旦通风不足,不能使挥发性油气保持在爆炸极限以下,可能会发生火灾。
GB/T5009.44-2003规定,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测定肉制品中的挥发性盐基氮时,硼酸吸收液用于吸收的物质不包括()。
A.胺类物质
B.氨
C.碱性含氮物质
D.游离脂肪酸
GB/T5009.44-2003规定,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测定肉制品中的挥发性盐基氮,进行蒸馏时,准确吸取5mL试样滤液于蒸馏器反应室内,同时加入5mL()。
A.氧化镁混悬液
B.硫酸镁溶液
C.氯化镁溶液
D.氧化铁混悬液
GB/T5009.44-2003规定,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测定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中的吸收液可以用盐酸标准溶液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蓝绿色。
GB/T5009.44-2003规定,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亨利定律可以推广到挥发性溶质溶于液体形成的任何浓度的溶液。
茶叶中的______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
由于调味酒具有挥发性,应该尽可能地在()或加工后期加入,以减少挥发损失。
A.搅拌阶段
B.成形阶段
C.冷却阶段
D.烘烤阶段
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对()和动植物的危害很大。
A.人类
B.化工
C.机械
D.设备
在干燥的气候,特别是如果杀虫剂用挥发性的载体稀释,稀释液的蒸发会引起雾滴的增大;稍小一些的雾滴会更合适。()
再循环铀的转化过程中,利用各种杂质元素氟化物的挥发性和化学特性的差异,可对产品实现净化。比UF6挥发性更强的杂质,如(),在UF6结晶过程中被分离出去。
A.B
B.P
C.Si
D.S
E.TC
易燃针叶树种含有大量松脂、挥发性油类和灰分。
闪点降低表示油中有挥发性______物质产生。
()精油是以特定种类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经过物理处理而得到的带有香味、具有挥发性的油溶性液体。
菜点中挥发性呈香物质散发出来,刺激人的嗅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令人舒服愉悦的气味叫做香味()
17、使用染色剂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染色剂时,工作场所不需要通风
B:一般染色剂都有挥发性成分,因此染色操作时应带口罩
C:使用染色剂时,必须戴手套,以免伤到工作人员皮肤
D:染色后不能用白毛洗涤剂清洗
A:挥发性酸和固定酸均主要来自于内源
B:挥发性酸来自于内源,固定酸来自于外源
C:挥发性酸和固定酸均主要来自于外源
D:固定酸来自于内源,挥发性酸来自于外源
E:以上都对
10、提取无挥发性、对热稳定的成分以水为溶剂时常用()
A:浸渍法
B:渗滤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
E:索氏提取法
16、[药物分析]于燥失重主要是检查药物中
A: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
B:水分
C:易炭化物
D:表面水和灰分
E:结晶水
13、蛋白质在宠物体内最终以何形式被吸收()
A:小肽
B:多肽
C:氨基酸或者小肽
D:挥发性脂肪酸
19、木炭的主要成分是()。
A:碳
B:挥发性物质
C:灰分
12、使用“干灰化法”预处理样品的优点是()
A:有机物分解除去完全
B:挥发性待测物容易收集
C:待测物无明显变化
D:操作步骤少
16、扑救火灾时,严禁盲目射水灭火()
A:可燃气体
B:挥发性易燃液体
C:堆垛
D:仓库
11、扑救火灾时,必须防止复燃、复爆()
D:易燃固体
10、对化学性药物的防护,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刺激性强、有挥发性的消毒剂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以防局部区域的浓度过高
B: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保存
C:准确配制消毒剂浓度,防止浓度过高时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影响杀菌效果
D:喷洒消毒剂消毒时应戴防护面具,并注意操作完毕后洗澡、更衣
E:使用腐蚀性大的消毒剂时,要用手遮盖口鼻
20、ROM是的英文缩写()
A:挥发性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外部存储器
D:随机存储器
8、[中药化学]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可利用
A:碱性的不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
B:挥发性的不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C:草酸盐溶解度的不同,采用溶剂法
D:盐酸盐溶解度的不同,采用溶剂法
E:游离型水溶性的不同,采用溶剂法
7、测定固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的富集技术是()
A:顶空技术
B:吹扫捕集技术
C:吸附热解吸装置
D:旋转蒸发
20、下列有关独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越易溶于水的独我,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B:毒颗粒越小,危害性越大
C:挥发性越小,危害性越大
D:浮沸点越低,危害性越大
13、关于A
A:污水首先进入缺氧池
B:污水中的有机物在硝化池中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C:污水中的NO3-在厌氧池被反硝化菌硝化
D:好氧池中微生物过量摄取污水中的磷
8、氨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
B:爆炸性
C:腐蚀性
D:挥发性
6、自来水中浓度为0.Xmg/L的挥发性有机物测定采用()
A:滴定分析
B:重量分析
C:气相色谱分析
D:其它仪器分析
5、(1).含挥发油的根类药材是(2).含有易挥发性成分的动物类药材是()(3).含易挥发性的其他类药材是()(4).含有挥发油,遇热变软的药材是()
A:当归
B:麝香
C:冰片
D:乳香
5、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
A:有香味
B:有挥发性
C:能升华
D:易溶于乙醚
E:易溶于冷水
4、[中药化学]小分子游离香豆素具有的性质包括
D:能溶于沸水
E:能溶于冷水
关于下列药物哪一个是气体吸入麻醉药而不是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的题目有哪些,“下列药物哪一个是气体吸入麻醉药而不是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的答案是什么。
1、下列药物哪一个是气体吸入麻醉药而不是挥发性吸入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