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科技》客座主编专栏: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

本研究首先利用富集培养、稀释涂布和琼脂平板扩散实验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实验、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其次,通过排酸实验、过氧化氢排除实验、蛋白酶水解实验明确该乳酸菌所产的主要抑菌物质。最后,通过醇沉水提、SephadexLH-20层析获得细菌素粗提物,并将其应用于大黄鱼整鱼保鲜。每3d取样进行感官评价、pH测定、菌落总数测定、总挥发性盐基氮测定和质构分析,评价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所筛选获得的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MMB-11。植物乳杆菌MMB-11所产细菌素对蛋白酶敏感,具有良好的酸耐受性和热稳定性。将该细菌素应用于大黄鱼保鲜发现,在保藏12d时,MMB-11细菌素处理组、对照组和Nisin处理组菌落总数分别为3.50×104、1.10×105和4.50×104CFU/g,挥发性盐基氮分别为20.91±0.66、31.37±0.21和21.44±0.45mg/100g。因此,相较于Nisin处理组和对照组,MMB-11细菌素粗提液对大黄鱼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本研究可为大黄鱼安全无害的生物保鲜剂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江苏海洋大学杨杰副教授等针对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产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MMB-11,并将其细菌素粗提液应用于大黄鱼整鱼的保鲜,以期为安全高效的大黄鱼微生物源的生物保鲜剂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1产抑菌物质乳酸菌的初筛与复筛

在初筛的235株菌中,根据抑菌圈直径的大小,选取编号菌株X8、X9、X14、X15、A16、L73、S49、MMB-11作为复筛的研究对象,结果如表2所示,MMB-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希瓦氏腐败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70±0.05mm和11.40±0.05mm,与其他菌株相比,其综合抑菌活性最高,因此选择MMB-11作为后续研究菌株。

2植物乳杆菌MMB-11的鉴定2.1乳酸菌的形态特征结果

MMB-11菌落形态如图1所示,MMB-11菌落呈不透明的乳白色,边缘整齐且表面光滑,是典型的乳酸菌的生长特征;菌体经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镜检观察,其颜色呈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短杆状或弯杆状,有时呈链状,无芽孢和鞭毛。

2.2乳酸菌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根据表3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MMB-11发酵葡萄糖不产生气体,明胶液化结果呈阴性,不能水解精氨酸产氨气,可发酵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多种糖,参考《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表明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

2.3菌株MMB-1116SrDNA鉴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

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菌株MMB-11的DNA后,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扩增产物并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植物乳杆菌的相似度达95%,因此在综合其形态特征观察结果、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和16SrDNA序列分析的结果基础上,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图2),命名为植物乳杆菌MMB-11。

利用MEGA7.0软件构建MMB-11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菌株MMN-11与植物乳杆菌在同一分支。

3菌株MMB-11产抑菌物质的鉴定

3.1酸的排除

酸排除实验结果如图3,在发酵上清液的pH由4.0到5.5的过程中,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希瓦氏腐败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在逐渐变弱,pH为5.5时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对照组MRS液体培养基在pH5.0时就已经完全没有抑菌活性。说明在发酵上清液中,排除酸的抑菌作用后,存在其他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

3.2过氧化氢的排除

使用过氧化氢酶酶解上清液,若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为H2O2,经过氧化氢酶处理后的上清液抑菌活性将显著降低。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经过氧化氢酶处理后,发酵上清液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希瓦氏腐败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并没有显著性变化,说明过氧化氢不是发酵上清液中起抑菌作用的主要物质。

3.3蛋白酶水解实验

细菌素都是蛋白质或者多肽,所以经蛋白酶水解处理发酵上清液后,上清液抑菌活性将显著下降。马国涵等通过蛋白酶水解实验确定了大菱鲆肠道中筛选出的乳酸菌可产细菌素,并分离纯化了植物乳杆菌LP1-4。如图5所示,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水解后,与原发酵液相比,其抑菌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地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MMB-11中的抑菌物质对酶敏感。因此,确定菌株MMB-11的发酵上清液中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

4植物乳杆菌MMB-11细菌素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4.1醇沉水提分离细菌素

醇沉水提组分抑菌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处理后上清仍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而其沉淀没有抑菌活性,表明醇沉水提法处理可以有效富集抑菌活性物质,去除植物乳杆菌MMB-11发酵液中大量的蛋白、无机盐、多糖等杂质。

4.2SephadexLH-20层析分离纯化细菌素

SephadexLH-20层析后的抑菌结果如表4所示,MMB-11抑菌物质分布在第59管到第81管之间,并且抑菌活性随着洗脱体积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第71管收集的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7.75±0.07mm,第69管对希瓦氏腐败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活性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25±0.05mm和25.80±0.10mm。将有抑菌活性的组分收集合并然后经旋转蒸发仪浓缩,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

4.3植物乳杆菌MMB-11细菌素粗提液热稳定性研究

从图7可以看出,经过40、60、80、100℃保温处理20min以及121℃处理15min之后,MMB-11的细菌素粗提液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希瓦氏腐败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与原来相比略有变化,40、60、80、100、121℃处理之后其抑菌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植物乳杆菌MMB-11的细菌素粗提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4.4植物乳杆菌MMB-11细菌素粗提液pH稳定性研究

从图8可以看出,植物乳杆菌MMB-11的细菌素粗提液的pH调整至4.0、4.5、5.0、5.5、6.0、6.5、7.0后,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MMB-11的细菌素粗提液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

5MMB-11细菌素粗提液应用于大黄鱼保鲜

5.1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黄鱼感官评价的影响

5.2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黄鱼pH的影响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以及鱼本身所含有的水解酶,大黄鱼在贮藏的过程中,其pH先下降后上升,可能由于保藏前期,大黄鱼中的糖原酵解产生乳酸,而到了保藏中期和后期,大黄鱼体内的内源组织蛋白酶释放出来了,加上微生物的作用导致抑菌物质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氨气和胺类等碱性挥发性物质,使得大黄鱼的pH在后期上升。图10反映了4℃贮藏期间大黄鱼在3种处理方式下pH的变化趋势,与唐智鹏等以及许萍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MMB-11处理组能够很好地延缓鱼肉pH的变化。

5.3不同处理方式大黄鱼菌落总数(TVC)的变化

5.4不同处理方式大黄鱼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

挥发性盐基氮(TVB-N)指动物性食品在腐败过程中,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因此营养价值受到很大影响。挥发性盐基氮(TVB-N)指动物性食品在腐败过程中,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因此营养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三种不同方式处理的大黄鱼在冷藏期内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曲线如图12所示,结果表明三组大黄鱼的挥发性盐基氮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史国萃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空白组的挥发性盐基氮的值始终高于其他两组,且在12d的时候达到了31.37±0.21mg/100g,超出了大黄鱼二级鲜度的标准30mg/100g。在3~9dMMB-11处理组的挥发性盐基氮一直显著低于Nisin处理组(P<0.05),到12d时两者的数值没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在挥发性盐基氮这一指标上,Nisin处理组和MMB-11处理组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且MMB-11组效果在3~9d时可以更好地抑制挥发性盐基氮的增长,这可能是与MMB-11处理组可以更好地延缓大黄鱼pH上升有关。

THE END
1.规范《GB5009.2282016测定部分 代替 SCT3032 2001水产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 , : 本标准与GBT5009.44 2003相比 主要修改如下 ——— “ ”; 标准名称修改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 / — 《 》 ( ) 整合了GBT5009.47 2003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中皮蛋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213/8004044036001137.shtm
1.国家及各地区相关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于 2019 年颁布一系列的标准,该系列标准明确了 VOCs 的管控范围,将VOCs 定义明确为“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并明确了 VOCs 表征方式与监测方法等内容。标准从全过程控制的角度构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体系,明确了以非甲烷总烃(NMHC)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为综...https://www.hlfilter.com.cn/sys-nd/837.html
2.微生物基础知识:关于实验室的污染你知道多少?行业新闻开展生物性实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https://www.biobw.org/news/bio-w-10901.html
3.食品理化检验学试题屠宰后的动物肉类,一般经过肉的僵直、成熟、自溶和腐败4个连续的变化过程。40.挥发性盐氮的概念,测定原理?并比较两种测定的异同。 挥发性盐基氮(简称VBN)也称挥发性碱性总氮(简称TVBN)。所谓VBN系指食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即在此条件能形成NH3的含氮物(含氨态氮、胺基态氮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mnu77f3.html
4.挥发性盐基氮空白值一般多少?–960化工网问答挥发性盐基氮空白值一般多少?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每种猪肉的指标是不一样的。 GB2707-2005鲜(冻)畜肉卫生标准≤20mg/100g、gb9959.1-2001鲜、冻片猪肉≤15mg/100g GBT 9959.2-2008 分割鲜冻猪瘦肉≤15mg/100g、GBT 9960-2008 鲜、冻四分体牛肉≤20mg/100g、gb9961-2008鲜、冻胴体羊肉≤15...https://m.chem960.com/ask/q-8dac96b531694f23aa9d3a083d4fd69c
5.食品中的挥发性盐基氮测定(半微量定氮法)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霉菌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蒸出,用硼酸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 二、试剂 ...https://www.spjyy.cn/a/jishuzhishi/2018/1127/379.html
6.保鲜效果论文范文11篇(全文)鲜凡纳滨对虾保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是反映鲜度变化的重要指标,从图2中可以看出,用臭氧冰1、臭氧冰2和对照组的挥发性盐基氮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3 d后,臭氧冰1组、臭氧冰2组和对照组的挥发性盐基氮分别为12.28、11.86和12.52 mg·100 g-1,基本相差不大,保藏7 d后,臭氧冰1组、臭氧冰2组和对照组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7clnyww.html
7.盐基度测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这是一种适用于土壤的盐基度测定方法,使用乙酸铵溶液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阳离子饱和土,然后通过蒸馏和滴定来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 检测标准 GB 5009.2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2569.html
8.国标中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不低于()g/100mL。【单选题】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测定是用来表征什么的指标( ) A. 蛋白质含量 B. 氨基酸的含量 C. 脂肪的含量 D. 肉质的新鲜程度 E. 兽药残留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正常人血尿素氮含量占NPN的1/3~1/2。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0.4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https://www.shuashuati.com/ti/fdbde83443c84d22831c36d063ea13cb.html?fm=bd2198e8d649da5e48265fa35619921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