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论坛

面对疾病、生长、利益及环境等复杂多变的挑战,如何突围饲料端(配方、加工)与养殖端(管理、使用)如何突围关键技术“减抗增效”原理和实际效果如何资源环境与现有生产管理模式矛盾如何化解食品安全与疾病合理药物规则如何建立

行业进步,需要领导与专家指导,更需要科研学者、企业技术及实践用户深度探讨,验证总结!为此

一、会议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十九大精神中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的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酝酿一场产业链变革!

6月22日,《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出台;

6月29日,继硫粘后,氨苯砷酸、洛克沙胂、喹乙醇退出“药添字”;

7月13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出台;

9月18日,农业部高锌禁用征求意见出台;

10月14日,新版《饲料卫生标准》发布,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10月30日,《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征求意见稿)出台;……

政策密集出台,形势要求我们加快“绿色、安全、健康、无抗”的步伐!“高效生产、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头等大事!

二、会议名称:

颐和论坛(2018春季)——第五届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峰会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

三、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晚宴赞助: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潘可士玛、巴西贝瑞金(Biorigin)公司、北京爱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正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香保饲料有限公司、亚太兴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乐斯福集团、北京挺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礼来动保公司

支持单位:

山东惠尔佳生物有限公司、武汉润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拿大Jefo(集富)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必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会议安排

会议地点:湖南·长沙·凯宾斯基酒店

会议规模:800人左右

参会对象:

1、饲料企业领导、技术总监(经理),养猪/鸡场老板、技术负责人;

2、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学术骨干,农业部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学科群各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和科学观测试验站等22个成员单位专家、研究生;

五、主要嘉宾

(一)主题报告嘉宾(部分)

(二)学术年会出席嘉宾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管理人员名单

(三)绿养先踪见证标杆企业代表

铁骑力士集团圣迪乐村、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农集团、河南永达食业集团,嘉吉动物蛋白、江西格林米特牧业有限公司、江西省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等

(更多专家信息不断更新中……)

六、大会拟定报告主题

七、收费标准及付款方式:

1、接受“绿养先踪”见证的企业代表(1~2位/家)免费邀请参与会议;

2、3月28日前报名会务费为1200元/人;4月1日-15日期间报名会务费为1800元/人;现场报名一律2200元/人;

3、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成员,一律享受优惠价1200元/人,研究生800元/人;

(注:参会费用包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礼品;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仅有提前汇款现场才能拿到发票。)

八、汇款账户:

公司名称:北京利丰恒远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农大南路支行

帐号:052701040003618

九、联系方式:

大会总负责:杨绍坤

会议协调人:葛新梅18911125047

联系人:黄岩18911021347王治国13311575048

程宝利13321138148张雪瑞18910138467

电话:010-62985323

传真:010-62979549转888

邮箱:feedtrade@126.com

附件一:颐和论坛报名回执表

附件二:颐和论坛释义

附件三: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简介

附件一:

附件二:

颐和论坛·释义

说明: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举办多届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母仔猪营养论坛,将来也将持续下去,随着养殖与饲料产业的发展,主题必然根据行业技术热点进行选择、扩展,为更好建设这一系列的论坛,服务于行业,我们将养殖与饲料营养技术论坛,包括过去已经举办的,和未来将要举办的,命名为“颐和”品牌论坛。

释义:

颐:“颐者,养也。”--《易·序卦》。《周易》第二十七卦。霤出山中,万物萌发,这是颐卦的卦象。

和:“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

主办单位坐落于皇家颐养调和之地-—颐和园之畔,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创业园,命名“颐和”,也包含了其发源之地。

附件三: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简介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建设。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是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12个专业性(区域性、企业)重点实验室为骨干、以9个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推进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全国性和区域化科学布局。通过该学科群的建设,搭建了有效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平台,解决影响畜禽水产养殖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和创新养殖业高新技术,为我国现代畜禽水产养殖业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验室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畜禽健康养殖,畜产品高效、安全生产行业发展重大、关键性共性技术需求,围绕解决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环境污染三大课题,重点开展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品质营养学、精准营养与健康养殖、饲料安全、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评定和数据库维护更新、草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基础等研究。

在农业部及主管部门、各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立足应用基础研究,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开放性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窗口迈进。

实验室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来室工作,长年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THE END
1.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页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农业部动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基础上立项建设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强强联合共建。在农业部历届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被农业部推荐参加2001年度国家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优良成绩。 实验室在张子仪院士,冯仰廉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详细>> ...http://lab0084.testrust.com/
1.科研进展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利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体内和体外模型,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学,揭示了丁酸盐改善实验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寻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营养... 了解详情 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发现MAPK信号通路在黄芩苷缓解早期抗生素暴露所致肠道损伤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https://ias.caas.cn/xwzx/kyjz/
2.学术报告(第21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国际专家系列报告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263) 报告人:漆小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简介:漆小泉,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择优支持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植物代谢生物学研究,迄今在Nat Commun、Nat Chem Biol、PNAS等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https://guojihezuo.hebau.edu.cn/info/1023/1792.htm
3.走进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中国网走进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传时间:2019年10月11日 1 收藏 分享到: 请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合作媒体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央广网 环球网 中国科技网...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ar_id=AR201910111347140449
4....与降养殖峰会暨动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农业科学院原院长蒋宗勇研究员 08:30-08:40 大会开幕致辞 张宏福研究员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杨绍坤总经理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总经理 08:40-09:10 拟定:精准营养方向 主讲嘉宾:印遇龙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09:10-09:50 《新时代健康养殖...https://www.feedtrade.com.cn/activity/dwyy5/
5....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牧科技...摘要:为此,我们定于2022年9月19-21日在南京举办“颐和论坛——2022饲料无抗与绿色低碳养殖大会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为国内外同行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层次展示、交流平台,推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https://www.lydodo.com/article-5890.html
6.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Lab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组建,1992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本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 66名,其中研究员19名(含中科院院士4名),副研 ...https://www.antpedia.com/labs/a/2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