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
国家干细胞资源库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目前,动物研究所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动物博物馆,动物系统学与进化、保护生物学、整合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细胞膜生物学等在国家、院层面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农业虫鼠害可持续控制,外来物种及野生动物疫病预警与防控、生殖避孕与动物克隆、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在生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整合生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主要定位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干细胞生物学、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和物种形成与多样性维持机制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服务于“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普惠健康保障”和“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的战略需求。在我国生殖与发育、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摄影
手工
书画
诗歌散文
InsectScience(英文版,双月刊)是我国唯一的SCI源昆虫学学术期刊,于1994年创刊,由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国际著名出版商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登载有关...
IntegrativeZoology《整合动物学》(英文版,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国际动物学会主办,并与国际出版商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的动物学学术性英文期刊。刊物面向动物学工作者,旨在鼓励使用多学...
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主办,以动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学科包括:生态学、进化与行为,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细胞生...
《昆虫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昆虫学学术刊物,1950年创刊。本刊为全国核心期刊,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刊物,2006年获得中国科协...
《动物分类学报》1964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动物分类学报》在国内外颇具影响,被国际上著名的主流数据库...
《动物学杂志》1957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50年来,《动物学杂志》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办刊宗旨。及时报道动物...
当今,昆虫学已成为了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害保益,造福人类,是昆虫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昆虫学已由描述阶段、实验阶段发展到机制分析与应用阶段;以基因组学和信息科学...
第14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暨国际动物学大会成立135周年、国际动物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4年10月22-24日,第14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暨国际动物学大会成立135周年、国际动物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举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挪威科学院院士、国际动物学会主席、NilsStenseth,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昕,法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动物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YvonLeMaho,“一带一路”国家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副主任易志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詹祥江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会议由国际动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南大学生态学院、海南大学全健康研究院、《整合动物学》编辑部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合作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提供支持。
会议开幕式由国际动物学会执行主任、海南大学教授张知彬主持。张亚平院士首先致辞。他表示,国际动物学会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动物监测、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5年9月,第五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届时他诚挚邀请国际动物学会积极参加这一盛事。
罗晖部长对国际动物学会20年来的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国际动物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优秀学术团体之一,在国际动物学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广泛认可。中国科协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国际动物学会开展各项活动。
NilsStenseth教授高度赞扬了学会20年来的工作成绩。他他强调,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应该是自由的、无国界的,国际动物学会将以促进国际动物学交流与合作为己任,致力于联系世界各国学者,建设一流的学术交流环境与平台。
李昕副主席在致辞中对国际动物学大会成立135周年和国际动物学会成立20周年表达祝贺。她表示,北京市科协一直致力于围绕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未来也将继续支持国际动物学会在京发展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积极做好协调、沟通、服务工作。
YvonLeMaho教授表示,国际动物学会在联合世界科学家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上取得了重要成绩。经多年努力,国际动物学会参与并促成了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网路的成立,并于今年6月正式挂牌运作。他将致力于中法两国在应对全球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易志军副主任指出,ANSO支持国际动物学会开展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安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中蒙俄哈四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詹祥江副所长表示,国际动物学会20年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全球整合动物学的发展,并增强了世界动物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本次研讨会瞄准学科前沿和世界发展需求,对于促进动物学的发展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国际动物学大会成立135周年暨国际动物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仪式。张亚平主席、罗晖部长、NilsStenseth主席、李昕副主席、YvonLeMaho执委、易志军副主任、詹祥江副所长、张知彬执行主任出席揭牌仪式。开幕式期间,国际动物学会和《整合动物学》杂志工作人员做了工作进展报告。
本分论坛包括7个大会报告,10个并行专题分会场,包含84个专题报告。报告专家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墨西哥、泰国等国外专家以及国内专家90余人,总参会人数170多人。期间,还安排了《整合动物学》杂志编委会和第10次“国际长臂猿日”主题科普活动。
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大会报告。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CharlesKrebs教授的报告题目是“Canadianborealforestecosystemdynamics:50yearsofkluanestudies”;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NilsStenseth教授的报告题目是“EcologicalandEvolutionarydynamicsinmarinesystemsunderanthropogenicinfluence”;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兽医官宋俊霞进行了题为“Accelerateonehealthactioninlivestockandagrifoodsystem”的报告;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RanNanthan教授对“Thehigh-throughputrevolutioninmovementecology”进行了阐述;来自日本中部学院大学的松泽哲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Imagination:humanmindviewedfromthestudyofchimpanzees”;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MarcelHolyoak教授介绍了“Movementecologyresponsestoclimatechange”;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詹祥江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Plateaulivingofsakerfalcons”。
本次会议的10个平行分会场涵盖了动物学研究的多个方面。其主题包括“Animalphysiology,lifehistoryandadaptation”、“Multi-species-taxonomic-groupmonitoringtechnologiesandstandardsinprotectedareas”、“Avianeco-evolutionaryadaptationandconservation”、“Primateconservationpromotesharmoniouscoexistencebetweenmanandnature”、“Rodentbiologyandecologicalregulation”、“Herpetologicalconservationinachangingworld”、“Plant-animalinteractions:anewperspectiveincommunityassemblyofforests”、“Acousticmonitoring:behavior,ecologyandconservation”、“Workshopforyoungscientists”、和“Bioticinteractionsandanimalinvasions”。
24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C101会议室举办了《整合动物学》杂志编委会。杂志主编张知彬教授、国际动物学会主席NilsStenseth教授、杂志资深编辑MarcelHolyoak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詹祥江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议。杂志成立18年来,取得的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已成长为目前国际动物学(Zoology)领域SCI期刊前5%的杂志。目前杂志的主要下载和阅读的地区为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体现了优秀的国际影响力。与会者就杂志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4日下午,国际动物学会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动物博物馆、海南大学生态学院在国际动物博物馆联合开展了第10次“国际长臂猿日”主题科普活动。国际动物学会张知彬、YvonLeMaho,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党委委员齐旭明,海南林业局信息办主任赵磊,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副理事长、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周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海南大学黄乘明教授、EricAmeca教授,《科技日报》记者薛岩等人出席活动。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致辞的领导和专家
上排自左至右:张亚平、罗晖、NilsStenseth、李昕;下排自左至右:YvonLeMaho、易志军、詹祥江、张知彬
国际动物学大会成立135周年暨国际动物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仪式会合影
自左至右:张知彬、李昕、NilsStenseth、张亚平、罗晖、YvonLeMaho、易志军、詹祥江
部分会场及学术就交流情况
部分《整合动物学》编委会会场交流情况
第10次“国际长臂猿日”主题科普活动情况
2024年10月29日,第五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协同、规范、开放”。来自国内生命健康领域的近百家单位参会。平台理事长卞修武院士做工作报告。大会为中国...
由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器官再生与智造重点实验室和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六届生殖生物学前沿论坛(The6thSymposiaonFrontiersinReproductiveBiology,SFRB2024...
中国昆虫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会于10月11日至14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杨书宣副部长的亲临指导,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1200多名会员参与。会议以“传承创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