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及农业、航天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健康、科技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感恩实验动物所做出的贡献,倡导尊重、善待实验动物及科学人道开展动物实验的理念,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将每年的11月29日确定为“亚洲实验动物日”。
为向为科学事业做出无声贡献的实验动物致敬,在首个“亚洲实验动物日”到来之际,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面向社会,尤其是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从业人员发出积极开展、支持和参与“亚洲实验动物日”活动的倡议,具体如下:
一、铭记与尊重
通过举办纪念仪式、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实验动物表达最深的敬意与感激,同时普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性认识。
二、科普与宣传
三、研讨与培训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实验动物福利伦理、3R原则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加强对科研人员、学生及未来科研工作者的实验动物伦理教育与培训,确保他们在科研活动中严格遵循3R原则,提升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人道性。
四、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在实验动物福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各国在实验动物福利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动物保护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实验动物福利的持续改进和科学研究的伦理进步。
让我们共同携手、响应倡议,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不仅在亚洲实验动物日这一天,而是在每一天,都铭记实验动物的伟大牺牲和奉献,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人道、可持续的科研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科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10月15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办,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莱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持的主题为“科技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零距离邂逅人类健康守护者——实验动物”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成功举办。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倾心打造的集资讯、互动、网上展示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
我在北京做科普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高原特有鹤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境。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黑颈鹤栖息地保护力度,黑颈鹤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申扎县星罗棋布的湿地吸引了大批黑颈鹤孵蛋育雏。
在南京汤山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乐享初夏阳光,吸引大批“熊猫粉”前来看望。
为进一步盘活西城区科技场馆资源、推动科普阵地建设,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北京市西城区科协“科普新动线”走进了中国古动物馆,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综合办公室吕庆娟化身科普达人“西小科”,带观众了解神奇的史前生物和古人类的演化历程。”在人类演化馆内,西小科参观了各时代古人类化石和石器标本和模型,以及我国科学家的古人类DNA研究等最新成果。
人类之所以用肺而不用鳃呼吸,与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