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凝胶糖果,尤其是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凝胶糖果是以砂糖、淀粉糖浆为主要原料,以琼脂、变性淀粉、明胶、果胶作为凝固剂,经熬制、成型等工艺制成,含水分较高、质地柔软的糖果。由于其水分均高于l0%,有的可高达20%以上,因此按软硬分类属于软糖。
2、但是随着养生的意识逐步加深,越来越多人更注重糖果内含有的成分是否高糖、是否具有食疗效果,同时还需要保证口感的舒适度。因此,需要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及其加工工艺来满足以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包括以下原材料:木糖醇8%、食用明胶8%、玫瑰油10%、翅果油8%、人参油4%、柠檬油3%、青刺果油11%、沙棘果油3%、番茄籽油3%、陈皮油3%、小麦胚芽油3%、紫苏籽油2%、牡丹籽油6%、葡萄籽油4%、玫瑰花粉1%、亚麻籽油2%、姜黄油8%、水飞蓟籽油4%、诺丽果浆粉1%、γ-氨基丁酸1%、干姜粉1%、甘油5%、纯化水1%。
3、进一步的,所述玫瑰花粉取自重瓣红玫瑰。
4、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1)粉碎、过筛;
6、将原辅料中的颗粒状物料过80目筛,过筛后装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内;
7、(2)称量;
8、按照批量称量本批所需的原辅料,分别放置于洁净的不锈钢容器内;
9、(3)胶液制备;
10、将计量的纯化水加入化胶罐中,打开搅拌桨搅拌,启动加热,先加入甘油加热,再加入明胶,打开搅拌使明胶全部熔融;待罐内胶液全部溶化后,减压抽真空,静置到不再有气泡冒出;最后将胶液存放于保温罐内备用;
11、(4)料液制备;
12、准确称取规定量的料体配料,搅拌使物料混合均匀;静置即得料液;
13、(5)制粒;
14、控制指标,进行压制,750mg/粒,装量差异±7.5%;
15、(6)定型;
16、粒子置于单层转笼干燥机定型;
17、(7)干燥;
18、将定型后的粒子使用双层转笼干燥机进行干燥,备用;
19、(8)选粒;
20、挑选正形粒,除去非正形粒,经人工拣粒除去大小粒、异形粒、瘪粒;
21、(9)内包;
22、经检验合格后按照包装要求进行内包,打印批号、生产日期;
23、(10)外包;
24、贴好标签、打码后,装盒,封箱;
25、(11)成品检验;
26、取包装好的成品,按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入库。
27、(12)入库;
28、检验合格的成品放置仓库,置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
2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和(2)中,称重后分别在不锈钢容器外壁贴标签,写名称代号、批号、重量、日期、操作者及复核人姓名。
3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和(7)中,室温度设置在18~26℃,相对湿度设置在40~50%。
3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1)中,取得成品量是检验用量的三倍。
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及其加工工艺首先使用的是木糖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但是含量非常低,木糖醇本身就是人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一种中间体,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木糖醇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部分,糖尿病人可以进行食用;其次添加了人参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肌肤细胞的发育营养和光泽,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药理作用;而且,使用的柠檬油、青刺果油、沙棘果油、番茄籽油、陈皮油、小麦胚芽油、紫苏籽油、牡丹籽油、葡萄籽油、玫瑰花粉、亚麻籽油、姜黄油、水飞蓟籽油、诺丽果浆粉、γ-氨基丁酸,在保证口感的同时,更深层次的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多样化的营养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1.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材料:木糖醇8%、食用明胶8%、玫瑰油10%、翅果油8%、人参油4%、柠檬油3%、青刺果油11%、沙棘果油3%、番茄籽油3%、陈皮油3%、小麦胚芽油3%、紫苏籽油2%、牡丹籽油6%、葡萄籽油4%、玫瑰花粉1%、亚麻籽油2%、姜黄油8%、水飞蓟籽油4%、诺丽果浆粉1%、γ-氨基丁酸1%、干姜粉1%、甘油5%、纯化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其特征在于:所述玫瑰花粉取自重瓣红玫瑰。
3.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称重后分别在不锈钢容器外壁贴标签,写名称代号、批号、重量、日期、操作者及复核人姓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和(7)中,室温度设置在18~26℃,相对湿度设置在40~5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参姜黄诺丽果凝胶糖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取得成品量是检验用量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