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山西省功能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年)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8〕1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功能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西省功能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为了进一步加快我省功能食品产业发展,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功能食品产业所蕴含的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特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我省中药材和药食同用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和瞄准人民的健康需求,牢牢把握和紧跟世界功能食品发展趋势,站在学科和技术前沿,针对功能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谋划产业发展有效路径,定准产业行进方向,抓好推动产业发展项目,采取得力措施,力争在三年内把我省的功能食品产业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今后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战略
2.寻求和瞄准健康需求。站在健康科学发展前沿,研发和生产新的功能食品大品种,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新视野仔细寻求和瞄准人类的健康需求,把满足健康需求以及引领创造新的健康需求贯穿于功能食品研发生产的全过程,赋予产品精准的技术和市场定位。
4.实现多学科技术有效协同。以项目为纽带,按照项目研发需要,通过共同价值和理念、增强项目及经费集中度、绩效评价激励、共享研究成果与效益等机制,吸引和组织不同学科的技术人员加入项目研究,形成跨学科技术、多学科技术交叉的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团队,逐步引导形成多学科技术有效协同的创新机制,增强功能食品研发及其产业化协同创新能力。
6.建立有效的产学研联合机制。遴选和确定功能食品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要明确项目须具有新理论新技术支持和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在产学研联合和多学科协同的组织框架中实施。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可执行和可评估的、有利于项目研发风险和责任共担以及权利和利益共享的机制,尽力缩短新产品、新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周期,缩短产品从引入市场到市场成长期周期,使每一个项目尽快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在我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形成强大的产业转型名片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7.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项目的技术和产业的关联性,通过建立对应的产业政策,带动功能食品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式到集群化发展,努力培育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创新组织,大力创造技术和信息资源共享、生产和市场要素互惠共生以及企业发展竞争协同的氛围和机制,赋予功能食品产业发展以更强的创新和成长活力。
三、发展目标
6.文化效益目标。通过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表达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产生良好的文化效益。
四、重点任务
1.研究开发并产业化一批大品种。大力寻求和发挥我省在功能食品产业领域已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项目为纽带,组织全省的精锐产学研力量,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坚持“两翼一体”(“两翼”即坚定立足于我省的中药材、药食同用和特色农林资源优势,认真寻求和瞄准人类健康需求;“一体”即努力夯实技术和产业基础。)的总布局,研究开发一批新的大品种,并通过新的大品种产业化带动一批大企业的成长。
在“两翼一体”的总布局下,在本规划期内,重点围绕已有产品技术升级、身心养生(老年养生、时令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生殖胎育养生、基因养生)、重大疾病(糖耐量低减、慢性肾病和脑痴呆)和非可控性炎症营养干预、中药材活性生物转化技术、功能饮品、功能酒、功能醋、脑营养(促进婴幼儿脑发育和延缓老年脑衰老)、配方功能食用油、配方果蔬和我省优势粮食植物(玉米、大豆、小杂粮、谷物等)蛋白小分子功能肽(植物蛋白仿生限制性酶切技术)等14个方向,设计、确立并完成30个左右大品种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并实现产业化。(见附件)。
3.建立一个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功能食品联合研究中心。按照完成大品种功能食品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任务的需要,联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以及省内国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引进具有世界顶级水平的多学科专门人才,构建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和机制,在山西“农谷”建立一个多学科集成、在技术和管理上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化功能食品联合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建设通用技术平台和开展开放式服务,进行功能食品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的研究开发并推动其产业化任务,同时发挥其跨学科专业和国际化的优势,面向全省功能食品产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国内和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新产品和新标准国际注册、功能食品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国际展示与交流等工作,为我省功能食品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5.建设一个多功能集成的功能农业示范区。功能食品产业特别是具有中药材、中医药科技特色的功能食品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新兴产业,承载和凝聚着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在推动功能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综合功能食品产业链的各个技术和生产环节,促进休闲、养生、健康旅游、观光、文化传播、健康教育等与功能食品产业紧密关联的产业元素深度融合,重点在山西“农谷”建设一个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集成的功能农业示范区,为我省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为以功能食品为核心的功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示范,产生带动和辐射效应,推动我省功能食品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并以功能食品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全省功能农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
五、保障措施
3.强化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功能食品企业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仓储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省市农业担保机构要在业务范围内适当扩大功能食品业担保业务规模,完善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功能食品企业融资增信。积极开展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支持功能食品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功能食品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符合中央及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的功能食品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支持利用短期、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等,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加快功能食品产品和企业“走出去”步伐。
4.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设立省级功能食品大品种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库以及服务专家库。省市专项资金要根据入库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项目的扶持力度和资金集中度,使项目尽快成熟落地、投产达效。省市要建立项目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推进项目投入机制改革,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推行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大力吸收社会资本的投入机制。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建立政企联合基金,把财政的项目资助资金和企业的项目投入绑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项目承担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企业对项目的实施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机制,缩短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距离,实现技术及产品向企业的无缝隙转移。
5.落实税收、用地、用电政策。各市县在综合考量税收、项目投资强度等因素基础上,优先安排功能食品企业和园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支持与功能食品企业相联结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土地整理项目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功能食品企业初加工用电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的政策,原则上不参与限电。
7.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推介。通过国内外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省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历史文化传统。集中力量筹办常态化的“世界功能食品发展论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发布推介,将其打造成为国内外了解山西的“窗口”,大力提升我省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8.加强质量品牌建设。鼓励功能食品企业开展功能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及追溯等体系认证。加强功能食品企业商标注册与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仿冒伪造品牌等行为。把我省功能食品品牌纳入公益性宣传内容,扩大在国内、国际媒体的营销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附件:14个方向30个功能食品大品种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
附件
14个方向30个功能食品大品种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
1.已有品种的技术升级:完成10个左右已有品种的技术和市场升级改造
重点在已有的核桃产品、红枣产品、沙棘产品、小杂粮产品、山楂产品、醋产品和果蔬类产品中,选择10个左右企业成长性好、有较好技术基础和市场潜力大的产品、例如黄梨汁、核桃露、红枣汁、沙棘饮料、保健醋、苦荞茶、黄芪黄酒、植物油类产品(例如翅果油、牡丹油、核桃油、黄芪籽油、迷迭香油、杏仁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沙棘油、苦荞油等),通过改进配方和生产工艺及包装设计,进行功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二次创新研究,对产品进行新的技术和市场定位,将这些产品改造升级为单品种年销售额跃过亿元台阶的大品种。
2.老年养生:恒山黄芪蜂蜜及其老年养生功能食品系列
立足于我省独有的恒山黄芪资源优势,研究开发我省独有,也是世界独有的恒山黄芪蜂蜜,与此同时,以黄芪蜂蜜为载体,开发以防治老年性便秘、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和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系列功能食品。在本方向和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4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到本规划期末,使4个新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
3.时令养生:夏令清暑和预防肠炎痢疾的清凉性配方功能饮料
以我省时令果蔬(西瓜、梨等)、中药(荷叶等)和丰富的野菜(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为主药原料,按照“一个功能,多种剂型”的形式,面向我国北方夏秋季节、南方以及东南亚市场和夏季旅游人群,采用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具有夏令清暑和预防肠炎痢疾功能的清凉性配方功能饮料。力争到本规划期末,使产品的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4.情志养生:心因性应激反应调节和睡眠调节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黄芪、酸枣仁、小麦、红枣、玫瑰花、茯苓、远志、迷迭香等资源为主要原料,面向脑力工作人群和女性更年期人群,以“心因性免疫调节”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为技术定位,研究开发能有效调节机体心因性应激反应和睡眠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和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3个新的大品种,其中一个审批为国健字号保健食品。力争到本规划期末,使3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30亿元大关。
5.饮食养生:具有促进胃消化和脾运化以及暖胃功效的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山楂、红枣、茯苓、山药等资源为主要原料,按照“一个产品、一种功能、多种包装”的形式,研究开发具有“促进消化和运化”与暖胃作用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2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在本规划期末,使2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
6.生殖胎育养生:延缓生殖功能衰老、防治孕妇贫血、促进胎儿宫内良好发育和产后康复的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小米、红枣、小麦、黑芝麻、桃仁、核桃、桑椹、覆盆子、黄精、山药、茯苓、松花粉等资源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能够显著延缓生殖功能衰老、防治孕妇贫血、促进胎儿宫内发育和促进产后康复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4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在本规划期末,使4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20亿元大关。
7.基因养生方向:提高DNA损伤修复系统活性和促进DNA损伤有效修复的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沙棘、核桃、红枣、黄芪、党参、桑椹、黄精等资源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具有提高DNA损伤修复系统活性,促进DNA损伤有效修复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1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在本规划期末,使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
8.重大疾病营养干预:慢性肾病、糖耐量低减和脑痴呆营养干预治疗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沙棘、红枣、核桃、黄芪、党参、桃仁、覆盆子、荠菜、桑叶等资源为主要原料,分别研究开发具有有效延缓或阻断慢性肾病病理学进展、干预糖耐量低减以及预防或延缓脑痴呆病理学进展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3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在本规划期末,使2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20亿元大关。
9.中药活性生物转化技术:具有肿瘤免疫调节功能的黄芪羊肉及其肉制品系列
在我省民间制作和食用黄芪羊肉的经验基础上,采用全新的中药生物活性转化技术,阐明并验证黄芪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羊肉特定功能(特别是肿瘤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和生产功能羊肉的专用饲料、鲜功能羊肉及其肉制品系列产品。通过该项目实施,在功能食品产业中,以我省道地黄芪种植和野生农林业为基础,形成一条从羊的放牧饲养或饲料饲养起始,到功能羊肉及其肉制品生产的全新功能食品产业支链。力争到本规划期末,这一产业支链所有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50亿元大关。
10.非可控性炎症干预:干预非可控性炎症及其恶性转化的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蒲公英、桃仁、黄芪、红枣、连翘等资源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可有效干预炎症和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功能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1-2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到本规划期末,使2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
11.功能酒
(1)沙棘黄酒、红枣红酒、黄芪黄酒及其酒庄产业
(2)配制型功能葡萄酒系列
我省目前已经与世界著名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州政府在农业和功能食品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州具有世界领先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及其产业优势,我省具有中医药技术和中药及药食同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这两个难以替代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将国内外两个优势结合起来,进行技术和资源的交叉协同创新,研究开发新型配制型功能葡萄酒系列,使配制型功能葡萄酒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以延缓生殖功能衰老和动脉硬化发展为技术和市场定位,研究开发并产业化2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到本规划期末,使2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
12.脑营养:促进脑良好发育和延缓脑衰老的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红枣、核桃、黄芪、黄精、松花粉、党参、覆盆子、黑芝麻、黑豆和食用油脂等资源为主要原料,分别研究开发具有有效促进脑良好发育(婴幼儿和青少年人群)和延缓脑衰老(中老年脑力工作人群)功能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2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在本规划期末,使2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20亿元大关。
13.配方食用油开发:调节血脂和延缓动脉硬化的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翅果油、牡丹油、核桃油、黄芪籽油、迷迭香油、杏仁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沙棘油、苦荞油等优势食用油为主要原料,采用配方组合和食用油微乳化等先进技术,研究开发可有效调节血脂和延缓动脉硬化病理学进程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规划期内,研究开发并产业化2-3个新的大品种,力争在本规划期末,使2-3个产品的年销售总额突破30亿元大关。
14.植物蛋白小分子功能肽
以我省盛产的玉米、大豆、谷物小杂粮、核桃和黄芪等富含蛋白的植物为原料,进一步完善并采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植物蛋白小分子肽限制性酶切技术”,生产系列小分子功能肽及其功能食品系列。同时,在功能食品联合研究中心分别建立“植物蛋白小分子肽限制性酶切技术分离分析及其中试生产平台”,大规模开展植物蛋白小分子肽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工作,把我省独特的玉米、大豆、谷物小杂粮、核桃和黄芪等富含蛋白农作物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独特的小分子功能肽原料及其肽功能食品生产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