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理解功能食品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掌握功能食品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1.1功能食品的定义与定位
掌握功能食品的定义、属性,熟悉功能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功能食品的保健效果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功能食品的定位。
●1.2功能食品的特征与分类
掌握功能食品的特征,熟悉功能食品的不同分类方法。
●1.3功能食品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了解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理解功能食品迅速发展的原因,熟悉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食品的法规与管理
了解中国功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掌握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备案管理,熟悉保健食品注册资料内容要求,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审批流程,以及保健食品的其他管理。
●2.1中国功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
掌握中国功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以及保健食品管理主体和管理法规所经历不同时期的特点。
●2.2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备案管理
掌握保健食品注册和保健食品备案的基本概念、管理机构、资格和范围,了解注册保健食品的注销和备案保健食品的取消。
●2.3保健食品注册资料内容要求
熟悉保健食品注册应提交材料,及资料内容具体要求。
●2.4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审批流程
熟悉申请人提出申请环节之前需要开展的工作,掌握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审批流程,了解专家审查组审查内容和具体要求。
●2.5保健食品的其他管理
掌握保健食品对原料和辅料的要求,保健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对标签与说明书的要求。
第三章食品源生物活性成分
要求掌握常见功能性活性成分,如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活性肽类、活性多糖、功能性甜味剂、自由基清除剂、矿物质、维生素、功能性油脂等的类别、特性、功效等。
●3.1多糖及功能性甜味剂
主要介绍多糖及功能性甜味剂的分类、性质及作用功效,要求掌握常见的功能性多糖及甜味剂的性质。
●3.2氨基酸、活性肽及活性蛋白质
主要介绍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食品功效成分,要求掌握牛磺酸、精氨酸、谷胱甘肽、酪蛋白磷酸肽、大豆肽、乳铁蛋白等功能性有效成分的性质。
●3.3功能性脂类成分
主要介绍功能性脂类成分,要求掌握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脂肪替代品和胆碱等功能性有效成分的性质。
●3.4维生素、矿物质和自由基清除剂
主要介绍维生素、矿物质和自由基清除剂类功效成分,要求掌握维生素的分类及共同特点、矿物质的特点性质、常见功能食品的自由基清除剂的性质。
●3.5其他活性成分
主要介绍其他类别食品活性成分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要求掌握代表性的多酚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和色素类化合物的性质。
第四章功能活性成分高效分离与制备技术
要求了解制备功能活性成分原料,熟悉基料粉碎方法,掌握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及高效分离技术。
●4.1制备功能活性成分的原料与选择
制备功能活性成分的原料类型。
●4.2功能性成分提取效率与影响因素
功能性动植物基料的粉碎方法。
●4.3功能性成分提取技术
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技术。
●4.4功能性成分制备技术
功能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
第五章功能食品生产加工技术
了解功能食品加工的单元操作,掌握功能因子活性保持技术、功能性成分成型技术(具体包括制粒、压片和胶囊制造技术)和功能食品微胶囊包埋保护技术。熟悉常见类型功能食品的配方与工艺,了解功能食品生产厂房设计及GMP要求。
●5.1功能食品加工的单元操作
掌握功能食品加工的单元操作,熟悉冷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挤压蒸煮、纳米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5.2功能因子活性保持技术
掌握功能因子在提取过程中的活性保护措施,熟悉加工成型过程活性保护措施,理解包装环节中的活性保护技术。
●5.3功能性成分的成型技术-制粒
掌握制粒的概念,理解制粒的目的,熟悉不同制粒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5.4功能性成分的成型技术-压片和胶囊制造技术
掌握压片和胶囊制造的概念,理解压片和胶囊制造的目的,熟悉不同压片和胶囊制备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5.5功能食品微胶囊包埋保护技术
掌握微胶囊的概念,理解微胶囊技术的特点,熟悉微胶囊主要处理方式,掌握评价微胶囊质量的方法。
●5.6功能食品的配方及工艺
了解功能食品配方设计的原则,熟悉功能食品配方设计的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功能食品的配方及工艺。
●5.7功能食品生产厂房设计及GMP要求
掌握功能食品GMP的基本要求,了解功能食品生产对原料、人员、厂房设计和基础设施、生产过程、成品的贮存和运输和产品品质管理的要求。
第六章功能食品评价技术
了解功能食品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掌握毒理学评价的方法及应用,熟悉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检测和卫生学评价。
●6.1试验动物与动物试验技术概述
熟悉动物种属和品系的选择,掌握被检物的给予方式和途径。
●6.2功能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掌握毒理学评价的试验内容与试验目的,熟悉毒理学评价的试验原则,理解保健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应考虑的问题。
●6.3功能食品功能学评价
掌握功能学评价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的基本要求,理解并灵活运用评价食品保健作用时要考虑的因素。
●6.4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检测和卫生学评价
掌握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的概念,学会如何选择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检测方法,理解并掌握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的鉴别方法(具体包括化学反应法、升华鉴别法、荧光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分光光度鉴别法、气相色谱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熟悉保健食品的卫生学评价。
第七章功能学评价方法与标准
●7.1有助于改善记忆的功能食品评价标准
了解有关记忆的生理基础与记忆障碍,熟悉有助于改善记忆的功能性成分与功能食品,掌握有助于改善记忆的功能食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7.2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慢性疲劳的功能食品评价标准
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诱因与诊断,熟悉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慢性疲劳的功能性成分与功能食品,掌握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慢性疲劳的功能食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7.3润肠通便功能食品的评价标准
了解便秘的发生与防治,熟悉润肠通便的功能性成分与功能食品,掌握润肠通便的功能食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7.4缓解肝损伤功能食品的评价标准
了解肝功能与损伤,熟悉缓解肝损伤的功能性成分与功能食品,掌握缓解肝损伤的功能食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7.5抗氧化食品及功能评价方法
熟悉抗氧化功能性食品及其成分,掌握抗氧化活性生物评价方法。
●7.6有助于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功能食品及评价标准
熟悉有助于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功能性成分与功能食品,掌握有助于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功能食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7.7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及评价标准
了解免疫基础知识,熟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成分与功能食品,掌握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第八章功能性有效成分检测和鉴定
掌握功能性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了解功能性有效成分检测和鉴定方法,掌握功能食品稳定性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8.1功能性有效成分的检测
主要介绍食品功能性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和原则,要求掌握感官检验、理化检验、营养成分的分析检验、有毒和有害成分的分析检验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8.2功能性食品稳定性检测
主要介绍食品功能性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检验,要求掌握短期试验、长期试验、加速试验的基本要求和处理方法。
●8.3功能活性成分的鉴定
主要介绍食品功能性有效成分的鉴别和结构鉴定,要求掌握大分子有效成分的二、三级结构的一般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