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

“北大荒”一词,最早见于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典籍《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山(即长白山),有肃慎氏之国。”这里的“大荒北”,泛指今天的长白山以北广大地区,后泛指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我国东北原始大荒原。

随着岁月的变迁,北大荒的范围逐渐明确为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千里荒原。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就是指现在的黑龙江垦区。“北大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内涵。我们既可以追溯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又纵观到现当代这片广阔疆域上的风起云涌。从有典有册的史籍对北大荒的记载,到今日百万北大荒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的北大荒开垦建设,赋予了当代北大荒发展史全新的起点和历史作用。它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亿万农民方向性的示范和引领,它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证。

在北大荒七十多年艰苦开发和改革开放的岁月中生长、培育和深化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北大荒几代人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作北大荒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重现实,创造未来。

一、创业开发与建设发展:忠诚铸就北大荒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起到七十年代末期,北大荒开发建设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初期阶段。这个阶段中,北大荒的发展面临着三大困难和考验。一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二是艰难困苦的物资条件,三是相对落后的生产装备和科技发展。但在这最困苦的时期,北大荒最宝贵和优势的是人力资本,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忠诚精神。有着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老红军、荣军、农建师官兵、铁道兵官兵、十万复转官兵、“六六三”转业官兵先后进军北大荒;全国各地青年垦荒队、以山东青年为主体的支边青年奔赴北大荒;几万名知识分子从各大院校走向北大荒;几十万知识青年从各大城市涌向北大荒,北大荒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汇集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源流,开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

1、战火中播下的农场火种

1947年春天,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主持工作的陈云、李富春同志明确提出:“东北行政委员会及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公营农场,进行机械化农业试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同年6月,李富春在传达党中央指示时提出:“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道路,”“在北满创办一个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

1947年6月,从延安来东北的李在人同志,被任命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场长。他与原吉黑军区司令部秘书刘岑一起,率领16人来到珠河县(今尚志县)一面坡太平沟开荒生产,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颗火种。

1947年11月,原辽北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周光亚,和老红军廉亨泰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通北机械农场。

1948年1月,西满军区第二军分区经济建设处主任王荫庭率部在甘南县创立平阳农场,即现在的查哈阳农场,骑兵团长李长德率200多官兵也参加了以后的建场工作。1948年底,兴凯农场、绥滨农场、桦南农场、庆阳农场纷纷建立。

1949年10月,郝光浓率领荣军在嫩江县创建伊拉哈荣军农场,与此同时,合江省五个荣军学校的1100多名荣誉军人向萝北荒原宣战,成立了鹤立荣军农场。

1950年,身经百战的解放一团团长王世英和1944年率部起义的副团长莫余生,共同带领700名解放军战士和4300名起义投诚人员创建了宝泉岭农场。解放三团团长向俊选创建了孟家岗农场。4000多名解放军官兵带领着14000多名解放团的学员,先后创立了香兰、二龙山、红星等7个农场。

北大荒的第一批农场,就是这样在解放战争的硝烟炮火中创建,与共和国的创立同时起步。

2、风起云涌的五十年代

(1)农建二师移垦三江平原

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进军三江平原的大部队是农建二师,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十七师,辖二八九、二九O、二九一3个团。1952年,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31个师转为生产建设兵团。3月,步兵九十七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1954年8月21日,中央农村工作部批准农建二师移垦北大荒。农建二师8300多名官兵出密山、越宝清、战集贤、奔铁力、拓绥滨,先后以团为单位在松花江两岸和呼兰河上游创建3个农场。1955年10月,经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批准,并尊重农建二师各团官兵的感情和意愿,将二九O团和二九一团所建农场,分别命名为二九O农场和二九一农场,将二八九团按建场日命名为“十一农场”。(现铁力农场)

农建二师是人民解放军成建制转业到黑龙江垦区的第一支部队,也是中国军垦史上的重重一页。

(2)我国第一个大型谷物农场——国营友谊农场创建

友谊农场是我国“一五计划”中由苏联政府援助中国经济建设156个项目中唯一的农业项目,是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大型谷物农场。群贤汇集在三江平原,有来自苏联国家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部的49名专家;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省科研部门的40名专家、教授;有中央组织部和农业部从各省选调的21名地、县级干部;有从北京农业大学选调的12名毕业生;有从各地的农场、农机校选调的430名农机工人;有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调的14名师、团级干部。1955年1月,苏联政府援助的第一批机械设备到达农场。5月2日,农场举行隆重的开荒典礼,两个月内开荒2万公顷,当年生产粮食361万公斤。

友谊农场的建设是按照先勘测、后设计、再开荒的科学程序进行的,不论在规划、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方面,都对全国国营农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出经验、出粮食、出人才”要求。友谊农场向全国各地输送的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达4000余人。

友谊农场代表北大荒,代表新中国,大踏步地迈向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

(3)铁兵转战北大荒

1954年,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开始运筹两万名铁道兵战士向北大荒三江平原进军。5月,王震将军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视察正在这里施工的铁道兵部队第五师。经过调查了解,要求第五师副师长余友清率一支先遣队到密山、虎林一带踏查荒原,创办农场。经过3个月的踏查后,余友清迅速组织一支包括800多名复转军人、220名管教干部、5074名在押犯人的垦荒先遣队,11月11日从伊春出发奔赴虎林。1955年元旦,铁道兵第一个农场宣告成立,沿用部队番号,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八五O部队农场”。

八五O农场创办成功,使王震将军进一步坚定了开发北大荒的决心。1955年8月14日,王震将军向中央军委写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建议“铁道兵在黑龙江省的密山、虎林、饶河3个县境内,举办一个综合性机械化的农牧业企业,开垦那里的一千万亩以上的荒地……”。

中央军委十分重视这个报告,毛泽东、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同志先后圈阅,彭德怀同志于8月15日迅速作出批示:“王震同志提议可以先小搞试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一些。”

1956年5月,国务院宣布成立农垦部,任命王震将军兼任农垦部长。一个月后,王震将军率领铁道兵120名师团干部和技术人员从福建省永安县起程北上,分成3个荒原踏查组,开始在三江平原上踏查,选定未来农场的场址。

从1956年6月起,铁道兵9个师共1.74万官兵分别从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开赴北大荒,在完达山南北麓开辟战场。

1956年6月1日,铁道兵三师代师长黄振荣率部创建八五二农场;9月27日,铁道兵农垦局临时党委决定建立八五O三农场,后改名为八五三农场。从新疆农八师调来的副团长、代理场长王云仙带领勘查小组,初步制定了八五三农场建设蓝图。1957年元月,闻名遐迩的“首战雁窝岛”的垦荒序幕拉开,留下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在王震将军的果断指挥下,三江平原出现了铁道兵创建的新垦区,成立了铁道兵农垦局。

(4)荒原上飘扬青春的旗帜——青年志愿垦荒队

1955年到1956年间,开发北大荒的拓荒大军中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他们白手起家,全靠人力和畜力开垦荒地,建立了12座以自己城市命名的青年集体农庄,这就是载入垦荒史册的青年志愿垦荒队。

1955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的按语中指出:“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该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为此,青年团中央于7月25日草拟了《关于响应党的号召,组织青年参加开垦荒地的几项意见》。于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北京市青年率先响应,立即点燃了全国各地有志青年到“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热情之火。

1955年8月16日,杨华等5名北京青年,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成立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庄严宣言。其后短短10天里,就有19个省、16个大中城市的200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垦荒队。8月30日,团中央和首都各界青年召开千人大会,为北京青年垦荒队壮行。会上,胡耀邦同志发表了题为《向困难进军》的讲话。并亲手将“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授予队长杨华,新中国第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诞生了。

10月30日,以梅树生为首的哈尔滨市青年垦荒队104名队员抵达萝北;11月8日,以范素兰为首的天津青年垦荒队52名队员踏上萝北荒原;11月12日,河北省各城市选拔出来的103名青年在宋三洪的带领下奔赴北大荒……

两年间,共有2600多人分14批奔赴北大荒萝北荒原,在茫茫的荒原上建立了八个以自己城市命名的青年集体农庄,被称为“萝北八大庄”。在集贤荒原,还有山东各市县800多名青年组成的青年垦荒队,建起两个青年集体农庄;牡丹江市一支有汉、满、蒙、回、朝鲜族等330名青年组成的垦荒队,在密山荒原建立了青年集体农庄;佳木斯市青年垦荒队109人在黑龙江畔建立了青年集体农庄。

青年志愿垦荒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青年垦荒队员永远是有志青年的楷模。

(5)中国垦殖史上最壮丽的画卷——十万官兵挺进北大荒

1958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成都会议。3月20日,全体中央委员庄严地通过了一份历史性决议《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建议》。决议指出:“军垦既可解决军队复员就业问题,又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有些地区还可以增强国防和巩固社会治安。因此,在有大量可垦荒地,当地缺乏劳动力,又有复员部队可调动的情况下,应实行军垦……”

在中央委员通过这个历史性的决议之前,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十万官兵已开始行动了。各军兵种、各大军区机关、各军事院校开始层层发动,三军上下齐行动。

从3月到5月,进入黑龙江垦区的复转官兵共8万多人,其中排以上军官约6万人,包括7个建制预备师、4个部队医院以及随着这场“向地球开战”席卷而来的家属、未成年的军人子弟等,号称“十万大军”。

1958年3月23日,人大副委员长、著名诗人郭沫若写下《向地球开战》的诗篇,为十万官兵壮行。5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预七师转业军官徐先国的诗篇《战士永不放下枪》,“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的诗句在十万官兵中众口相传。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王震将军给徐先国的一封信,同时发表了著名诗人郭小川《关于(永不放下枪)》的诗评。

十万大军向北大荒挺进,是中国垦殖史上罕见的壮举。大军横跨半个中国,多数走过两个季节,从南中国的春天跨进北疆的严寒,从珠海之滨、黄浦江畔、云贵高原、大别山下……最长行程达万里以上,真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十万复转官兵队伍中英雄辈出,战功卓著。他们中有一大批老红军战士;有抗日英雄、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建国初期参军,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锻造成长,经过严酷的战争考验和现代化的军事训练,从海陆空军,到炮兵、装甲兵、雷达兵、防化学兵……他们中有指挥者、有作战参谋、有军医、有翻译……他们之中有参军前就是大学生,毕业院校有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同济、武大、南开……他们之中有会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958年4月12日,王震将军亲赴密山,指挥作战。当时已有6万多转业官兵集聚在这里,尽管各农场动用了所有的机械力量,省军区也紧急出动汽车运输大队,但仍有成千上万名复转官兵被困在密山,到达不了农场。问题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矛盾出现了。在这关键时刻,王震将军从北京赶来,此时,正是预备第六师转业军官发出步行去农场倡议书的时刻。

动员大会在密山车站站前广场举行,王震将军发表讲话,并号召大家徒步行军,开赴荒原,进驻农场。动员大会后的第二天早晨,垦荒大军响应将军的号召和预六师的倡议,迈开步伐,向荒原进军。

到1959年共扩建和新建了41个农场,新建了700多个生产队,三江平原地图上原来大片的空白处,开始闪耀着颗颗红星。

(6)山东支边青年到边疆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使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逐步地同内地一样获得迅速发展,齐头并进,中央决定自今年到1963年5年内,从内地动员570万青年到这些地区去参加社会主义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决定》对5年内移民570万人进行了分配,指出从山东动员去东北三省80万人。

中共黑龙江省委给农垦系统分配5万人,实际情况超过了分配数,1959年共有6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北大荒,支援北大荒建设的热潮席卷了整个齐鲁大地。

6万名山东支边青年来到北大荒,使垦区的职工队伍无论在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上,都有了很大改善。他们在都在二十岁左右,是历届垦荒队伍中最年轻的,其中女青年约占半数。

山东支边青年来自文化传统深厚悠久的齐鲁大地,他们几乎都是工农子弟,党团员占20%,这些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很快成为各行业的骨干,成为垦区职工队伍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3、建设钢铁边防

(1)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1965年秋,鉴于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局势紧张,中共中央东北局向中央报告,建议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备战争之需,完成国防战略带的构建。196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沈阳军区所属部队10769名干部战士,分批复员转业到黑龙江省29个边境农牧渔场插队,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一师(黑河农建一师)和第二师(合江农建师),共辖9个团、24个营、94个生产连队。这些首批进入兵团的复转官兵,人们习惯简称之为“六六·三”复转官兵。

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兵团组建的工作停顿。196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98号文件《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根据“6·18”批示精神,1968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哈尔滨宣布正式成立。东北农垦总局全部农场和省农垦厅所属大部分农场、黑河农建一师、合江农建二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及其三司和各师及团、营领导全部为现役军人,他们来自沈阳军区所属各部队,尤其是兵团司令部和各师领导全部是老红军、老八路和新四军的一批精英。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后,接收国营农、牧、渔场93个,合编为5个师,辖58个团76个营1300个连队,农场职工25.5万人,耕地面积1280万亩。

为了强化抚远三角洲战略地位,加强该地区的国防建设,1969年,由国家投资,兵团组织了一定数量的技术和机械力量,大规模地开发三江平原东北部的抚远荒原,先后新建6个团(农场),并将原属三师的4个团划出,与之合编为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准军事组织,为了保密起见,兵团为所属6个师分别用“建“设”“钢”“铁”“边”“防”六个字编了信箱,

(2)三十余万知青注入兵团

1968年,毛泽东主席在批准组建兵团的同时,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上山下乡号召,城市知青如大潮般涌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到1970年年底,兵团先后接收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地知青36万人(加上兵团成立前各农场接收的青年,兵团知青总数达47万人)。

(3)屯垦戍边,支援前线

兵团组建后,即面临紧急战备状态。从1968年底到1969年初,兵团司令部依据作战预案,按中国人民解放军乙种步兵师编制标准,组建战备值班营35个。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发生了激烈的珍宝岛战斗。珍宝岛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兵团各级都成立了支前办公室,兵团和师的领导深入一线团队进行战备动员,部署战备和支前工作,兵团干部战士、职工家属纷纷向各级组织递交请战书,积极要求参战支前。兵团三师在二十一团组织支前担架营时,出现了妻子为丈夫报名,父母送儿子上前线的动人场面。担架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1969年3月—1970年6月,历时15个月,胜利完成支前任务。兵团在880公里的边境线上开设11处边境观察哨,配合边防部队巡逻值勤。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组建到撤消建制,历时八年。其中正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的思潮影响,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经历过坎坷曲折,但生产建设兵团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屯垦戍边、巩固边防”作用,是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一个重要时期。

THE END
1.滨州日报本书简介:《铭记——无棣县革命历史图片集》由无棣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编委会组织编辑,工作人员先后到临沂市、乐陵市、盐山县、东光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庆云县等地,深入无棣籍革命先烈战斗的热土,从党史、史志、档案及部分外埠文史党史资料中搜集和提炼相关资料、图片,真实形象地反映无棣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http://paper.bzrb.net/bzrb/20241112/mhtml/page_02_content_20241112003001.htm
2.中共山东百年历史图片展走进莘县本报讯(文/图 记者 张目伦 通讯员 马章文 牛贵葆)近日,莘县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在莘县农展中心举办为期5天的“铭记奋斗历程 勇担历史使命”中共山东百年历史图片展,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展览分为“筚路蓝缕、苦难辉煌”“艰辛探索、砥砺前行”“勇立潮头、改革开放”...http://lcrb.lcxw.cn/lcwb/pad/content/content_60068.html
3.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PDF电子版下载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PDF电子版下载河北上将1240 2019-02-09 阅读数:649 本书下载地址:http://www.menxiadian.com/?p=453《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作者 :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出版日期 : 1995.1 本书下载地址:http://www.menxiadian.com/?p=453 《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作 者 : 中央档案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3501000014337796679657324
4.翁有为:中共白区山东省委组织运作研究随着省委文件的下发和巡视,省委以城市罢工和农民暴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斗争工作在各地展开。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考察。 (一)通过对所属特委、市委和县委下发指示、通知、通告和亲自巡视机制开展工作 我们根据《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省委所发文件的情况,进行了抽样分类统计,作为分析省委工作情况的一个依据。尽管文件...http://www.1937nanjing.org/xueshujiaoliu/xueshuyanjiu/2022/0927/4939.html
5.山东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判断题L汇集了上古唐尧时期一直到春秋时期的一些历史文献与史料的《尚书》,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部散文集.O参考答案:正确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人类的语言活动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层面。参考答案:正确.严格说来,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是以话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3059377.html
6.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全24册)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6.33G 作者: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 目录介绍如下: 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 00 目录索引_10273472.pdf 113.97 MB 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 第01辑 1923—1928_10273454.pdf 270.51 MB ...http://www.xy980.net/xq05/KW7879.htm
7.中央给山东省委指示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7》?中共中央文...然而黄色工会却普遍的在各厂各业中存在,改组派取消派却都在工人中活动,虽然这些黄色工会与反革命派别的活动没有取得群众的拥护,然而这是更增加党的严重任务。省委本身应立即有职工部的建立,来注意全省职工工作的督促,青岛,济南,潍县各地党部亦应健强职工部工作,以加紧当地职工工作的执行,山东省委应该对两个铁路与...http://www.71.cn/2011/0930/630844.shtml
1.山东博物馆著作图录浴血齐鲁彪炳千秋4次征求省内外近现代史及党史研究专家意见,山东博物馆组织筹办人员奔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翼鲁豫革命纪念馆等国内多家专题展馆和抗战遗址,广泛考察学习,吸纳了当前山东抗日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展览内容上突显了山东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历史贡献和巨大的...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4/11/11/art_271133_13744.html
2.临沂市沂水县:《沂水英烈》出版发行魅力临沂临沂在线讯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圆满完成《沂水英烈》编纂工作,并举行《沂水英烈》出版发行座谈会。 《沂水英烈》由沂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联合编纂出版,由县财政局提供资金保障。《沂水英烈》记述了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3919名沂水籍和在沂水牺牲的664名外籍烈士、英模人物和英模...https://meili.lywww.com/wap/artinfo/info/id/info_44784.html
3.山东曹县: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中国晨报山东讯(特邀记者 宣凌旺 通讯员 王嘉琪 )曹县是革命老区,红色历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厚重,拥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鲁西南烈士陵园、“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王厂战斗遗址、鲁西银行印钞厂旧址及4处烈士陵园。近年来,曹县各级充分挖掘鲁西南红色革命资源,积极推进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断创新教育手段,丰...https://zgcbnews.com/a/33396500.html
4.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与答案6篇(全文)上海大学徐有威和邬晓敏的 《1920年代上海一个中共基层支部的日日夜夜——从<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乙种本)看中共上海大学特种支部》,将鲜为人知的《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乙种本称之为“罕见的宝库”,就甲、乙种本中展现的上海大学中共特种支部的活动进行了探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吴凡、马建萍认为在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4we98ys.html
5.资料类–第3页–红色江山网1939年11月10日,本文及下文引用的抗联文献,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中央档案馆和辽宁、吉林、黑龙江档案馆合编:《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68册。 链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李兆麟的评价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伟大祖国光荣的象征。 朱德在延安各界反内战,反特务,追悼李公朴、闻一多、李兆麟大会上...http://www.crt.plus/category/4%E3%80%81%E8%B5%84%E6%96%99%E7%B1%BB/page/3
6.党建工作关于学校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同年5月爆发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http://www.weimingcq.com/about/%E5%85%9A%E5%BB%BA%E5%B7%A5%E4%BD%9C
7.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和参考资料(2022年第6期...一、五年奋进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山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以一流平台汇集创新要素,凝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精神、契合山东实际,充分反映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是指导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https://www.sdey.net/html/2022/zzxx_0615/17141.html
8.开发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山东革命历史档案汇编》《北海...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刘一枞;开发档案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山东革命历史档案汇编》《北海银行档案史料选编》出版发行座谈会在省档案馆举行[J];山东档案;2021年03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DA202103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