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厨房的角落里,那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或许才是投资上的隐形冠军。从酱油到番茄酱,从香料到酱料,这些日常餐桌上的配角,正悄然成为投资市场的主角。
由于近几年的熊市关系,此类股票的估值纷纷回落,投资的安全边际明显提高,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和行业趋势?
(1)美国的上市公司
巴菲特在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承认,他们为卡夫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他还说“渠道零售商的定价权过去十年变得强大,而品牌食品商的定价权下来了!”这点尤其需要投资者留意!
(2)日本的上市公司
日本的调味品文化跟我们很相似,都富有东方饮食特色。所以日本的调味品股票的基本面走势和市场估值,对我们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日本比较知名的调味品公司有2个:一个是味之素,一个是龟甲万。这两家公司的基本面都不错,两者的海外收入占比都比较高。其中味之素的市值、营收和估值要大不少,不过龟甲万的增长和盈利更好一些。
1、味之素
味之素是日本一家百年老企,名头非常响。它不仅是味精的开创者,还是世界最大的氨基酸供应商,产品涵盖了调味料、冷冻食品、动物饲料、功能性材料和生物制药服务等多个领域。
总的来说味之素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不过35倍的PE估值对于这样的业绩增速还是偏高了一点,公司胜在确定性高。因为日本宏观经济的关系,公司股价有近20年的横盘低迷期(1990-2009),直至近10多年才快速拉起,走势趋强。
2、龟甲万
龟甲万有300多年历史了,是全球知名的酱油制造商,尤其是在高端酱油领域,独树一帜。龟甲万的产品创新意识,和在美国市场的开拓历史,已成为商学界的经典案例。
现在龟甲万已是一家集酱油、饮料、医疗等产品于一身的多元化龙头,在调味品市场的代表性产品有龟甲万酱油、豆乳和发酵高汤等等。
龟甲万的基本面非常稳健扎实,业绩增长趋势非常漂亮(如下图),股价也一浪接一浪往上走。近三年营收增速超过10%,利润增速超过20%,这对于百年老企来说非常夸张了!毛利率34%左右,净利率8%左右,EBITDA利润率14%左右。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性孕育了一个庞大且品类繁多的调味品市场,涵盖了酱油、醋、味精、辣椒酱、蚝油、腌制品等多个细分领域。
(1)市场特点
1、富有中国口味特色的壁垒:我国调味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消费惯性,与白酒类似,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品。国外调味品巨头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占优势,对中式调味品的国内厂商威胁有限!
2、分割的市场限制了规模化:我国各地饮食文化和口味偏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不同地区的饮食烹饪习惯各异,消费者对调味食品的偏好也存在差异。即使同一调味品,在不同地区的需求也存在区别;能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广泛需求的调味,品类较少。
3、行业呈现满天星竞争格局:因为调味品种类太丰富,所以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只专业从事某一类或几类调味品的生产,兼顾多类产品的难度较大。我国仍以地方性品牌和作坊制企业居多,市场集中度有提升趋势,但比较慢。
4、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长:调味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只要不涉及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产品往往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和高用户粘性。同时,由于调味品的价格普遍不高,所以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即使是B端餐饮市场,厨师一般也有固定的佐料习惯。为了保证菜品质量,主厨通常选定调味品后,不会轻易更换,具有较高的品类和品牌忠诚度。
(2)产品格局
因为我国调味品种类太多了,所以只能看看几个大类的发展情况。整体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
1、油、醋、蚝油是调味品的传统大品类,消费场景非常丰富,得益于产品功能的细分和高端化趋势,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但增速慢了许多。
2、味精、鸡精、食盐的市场渗透率高,已是成熟阶段,市场提升空间有限。同时因为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以及健康顾虑等原因,部分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且有被酱油替代的可能。
3、复合调味品正成为调味品行业新趋势,除了代表性的火锅底料、川菜调料等等,还有像牛肉酱、香菇酱这些“菜调两用”的明星品类。复合调味品是典型的长尾赛道,因为创新性强,所以细分品类众多。目前正处于市场导入期或成长期,增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相对家庭用户来说,餐饮企业更乐于使用复合调味品替代单一调味品。一是可以减少厨师数量,或替换成专业性较弱的服务人员。二是更为标准化的烹饪流程,减少厨房面积,节约租金成本。三是提升烹饪效率。
(3)未来趋势
1、产品功能细化。以酱油为例,市面上已经出现针对不同食材和烹饪方式的酱油品种,如寿司酱油、海鲜酱油、蒸鱼豉油、薄盐酱油、富铁酱油等等。这些细分产品体现了调味品市场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
2、复合调味的兴起。复合调味料因其独特性、便捷性、标准化和规模化等优势,显著提高了烹饪效率。这不仅满足了家庭用户对“懒人经济”的需求,也得到了餐饮客户的广泛欢迎。
3、追求品质健康。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调味品的品质和健康标准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推动了调味品市场向高端化方向迈进。
(1)酱油市场:
酱油不单是我国调味品的第一品类,在东亚和东南亚诸国也是。目前品类逐渐趋于成熟,处于成长期尾声,功能细化和高端化,是酱油发展趋势。
我国酱油市场集中度跟日本有大差距,日本龟甲万一家份额超过40%,我们海天才20%不到。集中度提升是头部企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食醋市场:
食醋是我国传统调味品第二大品类,市场成熟度高、产品同样呈现出功能细分的趋势,例如饺子醋、蟹醋、凉拌醋等各式各样用途的醋。
我国食醋市场还有个特点就是:地域出名,但品牌较弱。以传统四大名醋为例,分别指的是: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
(3)耗油市场:
蚝油主要是增加菜品的鲜味和口感,原先在广东区域使用较多,目前正从南方向全国范围渗透,市场成长速度很快。
目前市场渗透率约20%左右,还在稳步提升过程中,颇具投资价值。这个市场集中度很高,呈现出双寡头竞争格局,其中海天占40%多,李锦记占30%多。
国内调味品上市公司有10多家,体量不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估值特点:
(2)选股策略:
调味品行业的商业模式颇具优势。虽然市场门槛不高,但其独特的风味让对手难以复制,使得家庭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较高。同时,在餐饮渠道也拥有先发优势,使得市场领导者的地位难以撼动。
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调味品的选股有三个方向:
1、选龙头:调味品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相当稳固,易守难攻。品类横向扩张机会大,规模效应明显。即使在经济低迷时期,也能保持较高的业绩确定性。市场集中度提升还进一步推高龙头的市场份额,强者恒强。
3、选成长:如果你嫌上面这些传统龙头企业老气横秋、暮气沉沉,也可以选择一些成长性不错的新锐品牌或新兴品类。但投资前提是,你必须选择发展早期的股票、有成长空间的股票、符合调味品未来发展趋势的股票。否则,没几年业绩增长就到头了,没几年市场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