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调研我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矿山修复和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市级领导巡山责任制,市级领导定期、不定期逐矿实地检查,将矿山生态该修复列为全市34项重点工作之一,建立了矿山修复及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听取专题汇报、安排部署工作,深入解剖问题,破解整治难题。出台了《XXX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做到责任到人,跟踪到位和落实到位,市有关局委落实分包县(市、区)督导制度,实行驻地督导、捆绑问责。全面落实“三级”包矿、“两级”包片责任制,实现无死角管控,开展联合督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持续跟踪问效,确保取得实效。

按照“取缔关闭一批、停产整治一批、修复绿化一批”思路,实行露天矿山“一矿一策”,分类治理。目前,我市共有73座露天矿山,其中有23座处于原始地貌未开采,6座在生产,44座停产进行生态修复整治。采取覆土植被方式现已完成10座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完成治理非法开采、关闭及废弃露天矿山50处;对全市55处采矿废石废渣等固体废弃物,通过移除、覆土绿化、浇水喷淋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已完成治理27处;全市共完成恢复治理面积3.1万余亩,植树290.5万余株,累计投入3.67亿元;对短期内无法综合利用的废石废渣,特别是煤矸石山,开展环境影响和安全评估,坚决防止环境污染、土地损毁和产生安全隐患。

(二)取得的成效

我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其中,XXX县实施“区内修复、区外补偿”双轨制,要求所有持证生产矿山矿区内无条件修复,矿区外延500米无条件修复。同时常绿树种必须在80%以上,成活率必须在70%以上。目前已累计完成恢复治理(含生态补偿区)2.16万亩,植树200余万株,其中区内修复523亩,无主坑口修复632亩,区外补偿20452亩,区内和无主坑口修复率85.2%。XXX县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中,按照“谁开采、谁保护”“边开采、边治理”原则,督促企业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保护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要求,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主体责任,对全县14座持证矿山进行综合治理,总治理面积2406亩,植树14.86万株,硬化道路1020米,投入资金4900万元。通过铁腕治矿、铁腕治污,全县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9年4月21日,“生态文明媒体行”采访团到我市进行专题报道,27家媒体已累计刊发各类正面宣传报道200多篇。4月29日,省自然资源厅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来自14个地市和72个县(市、区)的202余名代表到XXX县、XXX县进行现场观摩,对我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历史欠账多。处于停产整治的露天矿山较多,在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方面,历史欠账过多。

(二)整治资金不足。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矿山企业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上规模、有实力的矿山企业能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多数矿山企业整治速度缓慢。因历史原因还有很多无主矿山需要属地政府来“买单”,市、县、乡政府财力有限,治理投资短缺,严重影响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一)加快整治进度。督促停产整治及其它有责任主体的露天矿山企业按照“一矿一策”整治方案,及时完成整治任务。同时,打造一批矿山治理与修复示范基地,将我市废弃矿山打捆申报一批国家、省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争取政策,通过示范性综合整治,新增一批林地、耕地。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各属地按照“一县一策”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绿化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裸露地面,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和抑制矿山扬尘。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修复产业化;北京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而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便是由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的一项专门针对我国生态修复产业化建设的系统工程[17]。该工程在一期主要完成各种生态修复技术的示范及应用研究基础上,在二期着重开展了生态修复技术的集成及产业化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可见,不论是政府的政策走向,还是社会的现实需求,都要求生态修复向技术集成化和区域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求拥有不同技术优势的生态修复企业通过资源、信息和市场的共享,实现对整个生态修复行业的跨越。

1生态修复与生态修复产业化

生态修复是对区域受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重建,发展到现在,往往偏重于环境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部分学者认为,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污染环境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修复三大方面[18-19]。到目前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生态修复区域生态退化的后果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还包括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的物质与服务能力的下降,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阻,它包含了对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的修复[20-21]。其目的应该在于恢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20]。

在基础研究方面,如吴言忠等以矿区土地复垦为例,先分析了土地复垦组织管理在责任主体、产权界限、复垦资金、复垦机制和生态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土地系统、资金系统、社会系统和管理系统等土地复垦产业化的组织模式,进而分析了土地复垦产业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23];波等通过分析矿区生态重建和景观生态规划,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并分析了矿区生态重建景观结构的模式[24];李萌等从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切入,建立了矿区产业替代模型,并对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的价值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25];张义丰等对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组织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协调好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山区的综合开发[26]。

应用示范研究方面,如江苏宜兴西南山区张渚镇竹园村在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园[27];平朔煤矿区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构建了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和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28];等等。

2门头沟生态修复产业系统的总体设计

作为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基地建设二期项目中“门头沟生态修复产业化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拟通过在门头沟区内的王平镇规划构建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和典型示范园区,来带动门头沟区新兴产业的孵化和传统产业的转型。

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的系统结构设计(图1)由“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和经济生态修复引导产业”三大部分组成,三大产业系统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在各类型自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引导以生态修复技术交易和生态建设咨询为主的经济生态修复产业,最终依托本身固有的生态资源和在已修复好的景观上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的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其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为:政府配套服务、企业主动修复、共同开拓市场。而产业孵化中心与生态修复示范区(带)的互补作用是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主要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农田生态保育示范和湿地生态建设示范3大体系构建。矿山生态修复示范以煤矿开采区和采石场废弃地的修复示范为主,农田生态保育示范以山区缓坡和煤矸石山的修复示范为主,湿地生态建设示范以永定河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示范为主。通过破坏后的景观遗存和修复后的景观现状对比分析,集中展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水保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技农业技术,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成果。

人文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观光度假、乡村旅游、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4大主导性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旅游业是整个门头沟区实现产业转型后藉以稳定区域经济总量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更应该发挥门头沟特有的自然景观、纯朴民风、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及历史文化遗迹的优势,去满足北京城市人口亲近自然、回归田园、心灵洗礼、身体保健等方面的需求。

图1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体系结构图

Fig.1TheindustrialframeworkofecorestorationforWangping

3不同类型生态修复产业链(网)的构建

3.1自然生态修复产业

3.1.1湿地生态修复产业

3.1.2农田生态保育产业

在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内吸引农田生态保育类企业,并要求其在示范区内选择适当面积农田进行主动修复,完成农田物理、化学及生物环境的综合保育,并作为示范成果的展示,纳入孵化中心重点技术服务咨询体系中去,利用孵化中心的资源及市场优势在国内外进行技术的推广和产品及服务的推销;在农田生态保育类企业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根据政府需求及王平镇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各自选择区域内种植特色农林产品,并通过“生态保育型企业管理+农户分红+政府服务”的机制,利用孵化中心内生态农业产品物流服务中心优势,将生产出来的特色精品农果产品推向北京高端消费品市场;示范园区除了具备以上两个以生态农产品销售和农田生态保育技术咨询服务的经济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建设采摘园等方式与周边乡村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以此来扩展其社会服务功能和增加经济效益(图2)。

3.1.3矿山生态修复产业

地产开发企业主导型发展模式:该产业发展模式主要

图2王平镇湿地、农田、矿山等自然生态修复产业链网图

Fig.2TheecoindustrialnetworksofnaturalecorestorationforWangping

3.2经济生态修复产业

经济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展开,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产品物流服务、生态修复行业市场交易、生态修复技术培训和受损生态系统建设咨询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图3)。

3.2.1生态农业产品物流服务中心

依托北京城区内各大型超市和庞大的高端消费市场,在孵化中心内配置统一的采购、包装和配送等生态农产品物流服务中心。包括京白梨、葡萄、樱桃、核桃等主要的农果产品进行统一采购,按照一村一品和精品农业发展目标,分阶段分任务扩大规模,同时制定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将采购来的所有农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包装厂不设在孵化中心内,但需要在区位及地势条件较优越的乡村进行布设建厂,并按照服务中心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包装好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北京市区内的各大型超市和政府采购进行统一配送,此市场定位要求中心与北京市区大型超市及政府机关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货物供应保障渠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生态农产品的检测和标识服务,从源头保证配送到相应市场上的产品要达到真正生态产品的要求。

3.2.2生态修复市场交易平台

3.2.3生态修复技术培训中心

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其生态修复技术培训中心的建设。不同于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传统产业,生态修复产业主要是以提供生态服务及技术咨询为主要盈利方式,因此,作为服务的重要手段,培训部门的设立显得十分重要。包括定期开展国际大型生态修复理论及技术研讨会议,吸引全世界生态修复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政府和民众的目光;定期召集国内外著名生态及生态修复领域专家在培训中心开展面向全国范围各大中小城市领导干部的培训,让生态观念及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在政府决策者

图3王平镇产品物流、市场交易、技术培训及咨询等经济生态修复产业链网图

Fig.3TheecoindustrialnetworksofeconomyecorestorationforWangping

图4王平镇休闲疗养、民俗文化等人文生态修复产业功能体系图

Fig.4TheecoindustrialnetworksofsocialecorestorationforWangping

3.2.4生态修复及建设咨询中心

3.3.1山区休闲旅游度假产业

主要围绕安家庄区域内山体、森林、河流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村落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展开(图4)。由于该区域面积有限,并且作为门头沟区山体生态环境完全未受到破坏的一个典型区域,建议吸引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旅游企业入驻,对三个景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承包转让机制,形成“企业―政府―农民”较好的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京区游客,开发旅游市场。

3.3.2乡村民俗休闲疗养产业

主要围绕韭园、东西落坡村区域内的乡村聚落和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展开。其主体市场是为京区老年人提供疗养保健、银发夕趣和余热发挥等服务项目,同时兼顾京区中青年夏日周末居家旅游及背包旅游、探险旅游群体。重点是要突破传统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把握住北京市城区内老年人保健、学习需求的潜在市场,以银发经济为突破口,形成北京地区知名度较高的银发服务中心之一。

4生态修复产业化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近5年的实践证明,在特定的待修复区域范围内,生态修复技术往往缺乏稳定性、抗干扰性和可持续性的动态监测与效果评估。前期的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只是在一个一个的点上开展,尚未在该区域内实现技术集成应用与展示;生态修复科技资源“飞进来飞出去”和“形象工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尚未真正扎下根来产生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而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经历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转型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从生态修复的“单点应用”以及外部不经济性走向“区域集中”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以及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的开发应成为待修复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定位的重点。

同样,区域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资金、科技、人才、国际合作、社会参与等各方面的保障。只有把这些硬件、软件和心件有机组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把生态修复的产业化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赵桂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4):289-292.[ZhaoGuijiu.AGreatAchievementforIntegrated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EcologicalRestorationTechnologyResearch[J].Bulletin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1996,(4):289-292.]

[2]沈善敏.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提高生产力途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6,7(3):332-336.[ShenShanmin.Studyon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MajorEcosystemsinChinainRelationtotheApproachofIncreasingProductivity[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1996,7(3):332-336.]

[3]彭少麟.中国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生态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1(4):403-414.[PengShaolin.RehabilitationoftheDegradedEcosystemandItsEcologicalEffectinSouthChina’sSubtropicalRegion[J].ChineseJournalofAppliedandEnvironmentalBiology,1995,1(4):403-414.][4]任继周,朱兴运.河西走廊盐渍地的生物改良与优化生产模式(北方草地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系列专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RenJizhou,ZhuXingyun.SalttoBiologicalImprovementandOptimizationofProductionModelinHexiCorridor(OptimizeEcologicalModeloftheNorthernGrasslandSeriesofMonographs)[M].Beijing:SciencePress,1998.]

[5]许鹏.新疆荒漠区草地与水盐植物系统及优化生态模式(北方草地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系列专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XuPeng.DesertSaltGrassandPlantSystems,andOptimizingtheEcologicalModelinXinjiang(OptimizeEcologicalModeloftheNorthernGrasslandSeriesofMonographs)[M].Beijing:SciencePress,1998.]

[6]山薇,杨晓东.内蒙古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潜力与对策[J].中国草地,1997,(5):61-64.[ShanWei,YangXiaodong.APrimaryDiscussinontheDevelopmentPotentialitiesandStrategyonGrasslandResourcesinInnerMongolia[J].GrasslandofChina,1997,(5):61-64.]

[7]李金花,潘浩文,王刚.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J].草业科学,2004,21(5):49-51.[LiJinhua,PanHaowen,WangGang.DegradationCausesofTypicalSteppeinInnerMongolia[J].PrataculturalScience,2004,21(5):49-51.]

[8]李世东,陈应发.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J].防护林科技,1999,(3):25-27,34.[LiShidong,ChenYingfa.ProtectionForestSysteminUpperYangtzeBasin[J].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1999,(3):25-27,34.]

[9]郭厚祯,熊铁.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工程的战略意义[J].人民长江,1993,24(5):37-40.[GuoHouzheng,XiongTie.ControlWorksTreatingSoilErosioninUpperYangtzeBasin[J].YangtzeRiver,1993,24(5):37-40.]

[10]彭珂珊.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245-248.[PengKeshan.SustainableDevelopmentonRestoringandRebuilding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nAgriculturalandPastoralCrisscrossArea[J].JournalofLuoyangAgriculturalCollege,2001,21(4):245-248.]

[11]查轩,唐克丽.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97-100.[ChaXuan,TangKeli.StudyonComprehensiveControlModelofSmallWatershedEcoEnvironmentinWaterandWindCrisscrossedErosionZone[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00,15(1):97-100.]

[12]周志宇,朱宗元,刘仲龄,等.干旱荒漠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ZhouZhiyu,ZhuZongyuan,LiuZhongling,etal.AridDesertAreaofRestorationandReconstructionofDamagedEcosystem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M].Beijing:SciencePress,2010.]

[13]纪中华,方海东,杨艳鲜,等.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383-1389.[JiZhonghua,FangHaidong,YangYanxian,etal.AssessmentofSystemFunctionsafterVegetationRestorationoftheDegradedEcosysteminAridHotValleysofJinshaRiver:ACaseStudyonSmallWatershedofYuanmou[J].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09,18(4):1383-1389.]

[14]仄凌.千里海疆构筑绿色屏障:浙江启动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J].浙江林业,2006,(3):6-7.[ZeLing.CoastlineBroadofTrinidadtoBuildaGreenScreen:ZhejiangCoastalShelterForestConstructionStart[J].ZhejiangForestry,2006,(3):6-7.]

[15]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取得新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4.[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and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ewProgressWithDesertificationControlandEcologicalRestorationExperimentandDemonstrationofTechnologyIntegrationinMinqin[J].ScienceandTechnologyofWestChina,2009,8(2):4.]

[16]廖奇志,谈昌莉,张仲伟.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09,(19):15-17.[LiaoQizhi,TanChangli,ZhangZhongwei.ResearchonWetlandProtectionandRestorationMeasuresofthePoyangLake[J].YangtzeRiver,2009,(19):15-17.]

[17]蒋高明.门头沟生态修复工程意义重大[J].前线,2007,(11):75.[JiangGaoming.MentougouSignificantEcologicalRestorationEngineering[J].Front,2007,(11):75.]

[18]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生态修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56-157.[ZhouQixing,WeiShuhe,ZhangQianru.EcologicalRestoration[M].Beijing: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Press,2005:156-157.]

[19]崔爽,周启星.生态修复研究评述[J].草业科学,2008,25(1):87-91.[CuiShuang,ZhouQixing.theResearchingProgressandProspectofEcologicalRemediation[J].PrataculturalScience,2008,25(1):87-91.]

[20]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1-5.[WangRusong.aTransitionofUrbanHumanSettlementPlanningtowardsEcointegrity,Naturalizing,LowCostandHumanityOrientation.[J].UrbanEnvironment&UrbanEcology,2001,14(3):1-5.]

[21]黄锦楼,欧金明,王如松.北京市门头沟生态修复模式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8,27(2):273-277.[HangJinlou,OuJinming,WangRusong.anApproachtotheEcologicalRehabilitationModesofMentougouDistrictinBeijing[J].ChineseJournalofEcology,2008,27(2):273-277.]

[22]吴晓青,陀正阳,杨春明,等.生态建设产业化道路的再思考[J].云南环境科学,2002,21(3):1-3,6.[WuXiaoqing,TuoZhengyang,YangChunming,etal.ReviewonEcologicalIndustrialization[J].YunnanEnvironmentalScience,2002,21(3):1-3,6.]

[23]吴言忠,李英德.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7):51-54.[WuYanzhong,LiYingde.StudyontheModelofLandReclamationIndustrializationinMineArea[J].ChinaMiningMagazine,2007,16(7):51-54.]

[24]波,吴军,杨主泉.矿区生态重建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原则与景观类型[J].煤炭工程,2006,(6):48-49.[LingPengbo,WuJun,YangZhuquan.PrinciplesofLandscapeEcologicalPlanningandLandscapeTypeintheEcologicalReconstructionofMining[J].CoalEngineering,2006,(6):48-49.]

[25]李萌,张佑林,侯祖戎.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替代[J].统计与决策,2007,(1):34-36.[LiMeng,ZhangYoulin,HouZurong.MiningIndustryinEcologicalRestorationAlternative[J].StatisticsandDecision,2007,(1):34-36.]

[26]张义丰,贾大猛,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10):1231-1242.[ZhangYifeng,JiaDameng,TanJie,etal.TheSpatialStructureofValleyEconomyDevelopmentintheMountainousAreasofBeijing[J].ActaGeographicaSinica,2009,64(10):1231-1242.]

[27]王雅云,马锦义,薛亮.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0,(1):174-177.[WangYayun,MaJinyi,XueLiang.AnApproachtotheAbandonedQuarryintheContextofEcologicalRestorationPlanningofLeisureAgriculturePark[J].JournalofJiangsuAgriculturalSciences,2010,(1):174-177.]

[28]白中科,贺振伟,李晋川,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计[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51-55,97.[BaiZhongke,HeZhenwei,LiJinchuan,etal.PlanningofLandReclamationandDesignofEcologicalIndustrialChainsinMiningArea[J].JournalofShanxiAgriculturalSciences,2010,38(1):51-55,97.]

IndustrializationModeloftheEcologicalRestoration

―CaseStudyofNationalEcologicalRestorationDemonstrationBaseinMentougou,Beijing

SHIYao1WANGRusong1HUANGJinlou1SHIXin2

(1.StateKeyLaboratoryofUrbanandRegionalEcology,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5,China;

2.ForestryBureauofSuburbanDistrictofChangzhi,ChangzhiShanxi046000,China)

Abstract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把生态县建设作为事关××跨越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强化组织领导、编制实施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开展环境整治、加强执法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二)自然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积极实施城乡绿化工程。以海防林工程、迹地更新造林、产业造林为重点,大力开展对沿路、沿溪等通道两侧宜林地的绿化造林,今年已完成绿化造林1.5万亩;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全县共投入苗木资金600万元,种植各类树种近20万株,完成全县60%以上行政村的村庄绿化;实施永安溪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2500多亩滩地的造林任务;开展“三沿五区”坟场墓区治理,共植树2万多株;通过植树复绿,对6家废弃矿山进行治理。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增划省级生态公益林16万亩,总面积达到90万亩,全面实行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面积1.9万亩,目前正在创建省级自然保护区。四是开展生态乡镇和绿色系列创建工作。至年底,全县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9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103个市级生态村和450个县级生态村、56个生态示范点。建成20家省市级绿色企业,28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个省级生态旅游区、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市级绿色社区。

(三)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了“一城四园”的格局,现代、永安两大工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制订出台了医化、工艺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强医化行业整合提升,医化企业从2004年的93家整合到目前的32家,年产值34亿元,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竞争力。积极做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较快。深入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形成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6万亩,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7万亩,77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5万多吨,产值达4亿元。三是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3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杨梅节、油菜花节和向日葵观光引来四方游客,成为近几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五)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有所加强。一是加强环境监察巡查。在一些重点医化企业建设在线监控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对一些环境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染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定期巡查。二是加强环境执法。近年来,先后开展了“811”环境保护、危险废物治理、“飞行斩污”、安全隐患排查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奥运和世博会期间环境安全。特别是对非法冶炼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事件,加大执法力度,予以严厉查处,共依法处置44处非法冶炼点和70多处洋垃圾回收点。三是做好环境工作。认真处理环境投诉事件,落实处理措施,妥善处理了一些环境事件,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近三年来,共处理各类环境投诉件1166件,没有发生因环境违法事件引起的群体或群访性事件。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这几年虽然我县生态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地处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加上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投入有限,客观上造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省级生态县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指标完成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较重。

(一)生态县建设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20多个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但少数成员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配合意识还不强,面上工作进展不平衡,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还未有效形成整体合力;生态环保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关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时贯彻落实;一些环境污染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受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影响,卫生意识较差。

(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是永安溪生态不堪负重。石材加工、河道采制砂、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污水垃圾等严重污染河道水体,影响永安溪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各类毒鱼、炸鱼等违规捕鱼现象屡禁不止,渔业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占用防护林地及沿溪湿地,项目建设、修筑堤坝以及台风、病虫害、火灾等,使防护林和湿地资源明显减少。二是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医化行业污染面广量大,少数医化企业违法排污现象仍然存在;工艺品企业多而分散,环境污染事件经常发生,群众投诉反映强烈;废金属回收、非法冶炼、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防不胜防。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部分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污水处理厂急需扩容;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进展艰难,今年完成建设任务难度很大;污水收集管网、排污设施建设急待加快,集镇和农村环保设施利用效率不高;城区供水管道老化,大多数集镇没有自来水设施,饮用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涉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落后,处理工艺落后。

(四)生态环境支持保障能力较为薄弱。一是资金保障压力较大。生态县建设资金需求大,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资金缺少,农村保洁经费难以长期保障。二是生态环保执法保障不够有力。生态县建设力量不足,人员缺少,环境保护执法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生态环保形势发展要求。

三、几点建议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关键词】稀土资源;资源税;对策研究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但长期以来,由于稀土资源税负过轻及使用上的无偿性,导致我国的稀土资源多年来无计划、无节制的开发和偷盗走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如何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关系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而且是关系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南方稀土行业税费情况的调查,分析现行稀土税费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我国稀土行业的税费改革有所裨益。

一、稀土行业税费概况

我国现行的稀土税费由稀土资源税费和通用税费(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等)及附加费构成。其中,稀土资源税费主要包括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资源开发环节缴纳的环境补偿性收费等。为了厘清稀土税费目前的征收情况,笔者对南方8个稀土生产县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稀土税费征收部门及项目

稀土税费征收部门及其征收项目主要有:1.国税部门征收的稀土矿产品销售增值税;2.地税部门征收的稀土资源税、矿业主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3.主管部门收取的各种规费,具体包括矿管部门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水保部门征收的水土保持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林业部门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国土部门征收的临时占地费,工商部门收取的工商管理费等。除以上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税费,各县还普遍收取了稀土稽查费、镇村管理费等。由于现在稀土价格较高、利润大,部分县征收了政府调控基金;此外,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作为稀土采矿权人,还收取了管理费和矿权收益。

(二)有关稀土税费规定的标准

按照稀土生产环节,稀土税费可分为开采环节和加工环节。开采环节各稀土资源县征缴项目标准不一,加工环节则由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缴纳税金,具体税(费)率如表1。

上述综合规费中,水土保持费按每吨稀土270元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按每吨2000元征收。排污费、临时占地使用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虽然不根据产量征收,但都有相应的规定标准。此外,稀土矿业公司按每吨稀土收取了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管理费,另每吨稀土按销售收入的5%收取矿权收益。

(三)每吨稀土开采成本、利润及企业上交税收情况

由于稀土矿地质条件不同,以及由此形成的开采工艺差异,每吨稀土开采成本各县有所不同,但大致在2.5至3万元之间,加上政府对稀土征收的税费以及稀土矿业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和矿权收益,稀土矿业主每吨稀土平均利润至少在2万元以上。稀土上市公司最近两年的毛利率均在50%以上,净利润增幅在300%~400%之间,上交税收占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比重大约为6%~8%。

二、稀土税费征缴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费征收项目不规范,以费挤税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上缴的地方税收上,少数县按税法征足了税收,大部分县只是征收了资源税和城建税及教育附加;在征收的规费上,规费项目多的达十余种,少的四五种。许多规费项目的征收还存在不规范、简单化的现象,如有的县把一次性的工商管理费、安全监督费随产量来征收;有些规费则无相应的法规依据,如许多县收取的稀土稽查费和镇村管理费等。税费混杂、费大税小的状况导致对资源的课征方式本末倒置,其负面影响表现在:一是政出多门,各种税费之间调节作用和效力不协调;二是收费单位各自为政,为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随意立项收费,加大了企业的负担;三是税费混乱,使资源税不能形成规模,制约了资源税筹集财政收入改善环境作用的发挥。

(二)税费征缴方式不统一,执行标准不统一

稀土税费的征缴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有规费按统一比例集中征收,规费分项确定标准征收,规费统一比例征收外加若干单项税费等。各县执行的税费标准不同,税费未严格按标准收取,除国税部门征收的增值税和地税部门征收的资源税按统一标准执行到位外,其他税费各县执行标准均不统一,大部分县税费未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到位,使得稀土税费县间负担差距较大,每吨稀土负担税费最高与最低的县相差了将近3倍。即使是稀土品质相近的县,每吨稀土征收的税费差异也接近2倍。稀土税费征缴方式和执行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税负不公的现象出现,违背了税收制度的“公平”原则。

(三)资源税负过低,未考虑环境损失成本

从调研情况来看,稀土行业税负总体较轻,其中资源税费与其销售收入和利润额相比,所占比重偏低,并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这几年稀土价格的飞涨,资源税收入并未随之增长。尽管我国自2011年4月1日起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较原先的标准,离子型稀土单位税额上调了10倍之多。但这种单位税额仍然只反映了劣质资源和优质资源之间的单位级差收入,而且不能根据稀土资源市场的变化调整。因此对于稀土企业而言,已经翻番的稀土资源税,早已淹没在其飙升的价格浪潮中。而稀土资源进入市场的成本过低,刺激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四)“从量计征”的计税依据欠合理,税负与资源价格脱钩

现行资源税条例规定稀土资源采用从量计征方式,只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销售和自用部分征税,而对积压或库存的部分不进行征税。加之稀土资源广泛赋存于地表浅层,开采成本低且工艺简单,由此导致“滥采富矿”和“采富弃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降低了资源的回采率。如赣州的稀土开采点曾达1035个,目前的废弃稀土矿点达到542个,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而且从量计征割断了价格和资源税之间的关系,价格上涨,税额不增,价格下降,税额不减,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国家不能从价格上涨中取得更多级差收入,本应归属国家的级差收入留在了开采企业,资源属地政府利益大幅流失,助推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对能源的过度需求。

(五)收入归属和利益分配不合理,政府资源税调节效率低下

从上述稀土行业税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稀土税负过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由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通用税种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改革的空间不大,而资源税改革则可以直接影响稀土资源价格构成,改变供给和需求情况,影响社会总产出和总消费,因此,对稀土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改革,促进稀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相当重要和紧迫的。

(一)改革资源税计税方式和计税依据

现行稀土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方式,以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方式使得资源税不受价格变动影响,计税依据则不反映资源积压或库存情况,从而无法体现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效果。因此,可以选择按照稀土资源的实际开采量或生产数量的市场价格为计税依据,并与消耗的资源储量、资源利用的回采率等指标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一方面更能体现国家对国有资源的调控和保护思想,进一步明确资源税的属性;另一方面促使纳税人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合理开采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所开采资源的积压和浪费,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以更好的开发利用。从价计征方式则有利于通过税收调节产品利润,提高资源进入市场的税收成本,这可以使企业没有出售而积压或自用的资源也成为应税资源,使其负担税收,增加企业成本,引导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珍惜与节约国家资源,避免过度开采。

(二)制定合理的资源税税率

税率是税额确定的另一要素,税率定得过低,无法解决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税率定得过高,又会打击开采企业的积极性,利益驱动下被迫减少经济可采储量,从而导致新的“采富弃贫”现象,仍然违背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因此税率设计总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稀土资源价值为基础,综合考虑开发成本、级差收益,更重要的是考虑可持续发展利用价值后分层次合理确定。

1.体现开采成本。国家对资源享有的所有权体现为绝对地租,即无论条件优劣高低的任何资源的占有、使用均需缴税,体现的是资源的有偿使用,这是税率构成的第一层次,同类资源应一视同仁地被赋予同样的税率。

2.调整级差收入。由于资源的自然禀赋不同,同类资源开采企业的利润水平也会出现差异,通过设计差别税率,适当调节由此产生的级差收益并归国家所有,一方面排除了由于客观因素带来的利润不公,为市场竞争主体创造平等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避免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而出现的“采富弃贫”现象,有利于资源的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

3.考虑耗竭补偿成本。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开发利益的分配还需要解决代际之间的补偿问题。因此税率的设计应将勘探新资源和寻找成本计入稀土开采企业的成本。

4.考虑资源回采率。如果企业实际的资源回采率比国家核定的资源回采率低,其应纳税额就要增加;反之,其应纳税额应减少。这样有利于企业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统筹资源税的税费关系,拓展资源税税基

从目前稀土行业税费情况看,过多的收费必然导致资源税功能弱化。许多收费从其性质看,是属于税收范畴,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收取的,如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因此,可遵循正税清费、分类规范、减轻负担、强化税收的原则,全面清理现行开采利用稀土资源的各类收费项目。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管理费、矿山专项维护费等矿产收费一并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实行与国际通用的权利金,统一由税务机关进行征收和管理。这样,不仅扩大了现行资源税范围,而且使其法律层级提高,更符合征管的要求,同时能够使资源税形成规模,用于创新技术以恢复资源和增强其再生能力。

(四)调整资源税的利益分配,完善稀土资源税收入分配机制

资源税的利益分配总体目的并不围绕财政收入的孰多孰少,更多的是将调整的重点放在如何公平协调关系,稳步推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可借鉴国际经验,适时改革我国稀土资源税为共享税较为合理。因为矿产资源具有属地性,而且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当地的生态和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资源税收入分配上必须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成本补偿问题,既要考虑治理环境破坏需要资金,又必须重视资源属地的利益。基于此,笔者认为资源税的分配应偏重地方较为合宜,即中央拿小头,地方拿大头。同时,需要建立一套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即中央适度让利,将资源税收益拿出一部分返还地方财政,作为生态修复的补偿投资,补偿资源输出地的经济利益,解决矿区周边民众生计补偿资金等项目。此外,还要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确保资源税按既定用途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在资源税改革的同时,适时开征独立环境税

【参考文献】

[1]马衍伟.中国资源税制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S].2011.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估价

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的一年。为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半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统一思想,完善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努力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县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加大,招商引资提质显效,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市场物价稳中有升,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6月,完成xx县生产总值22966万元,占年计划59600万元的38.5%,按绝对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可比价较上年同期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5万元,占年计划23596万元的27.4%,比上年同期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7197万元,占年计划15024万元的47.9%,比上年同期增长23.4%;第三产业增加值9314万元,占年计划20980万元的44.4%,比上年同期增长11.9%。上半年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6月,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9670万元,占年计划33902万元的28.5%,同比增长14.7%;实现农村经济收入17890万元,同比增长4.8%;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01元,同比增加73.56元,增长13.93%。其主要表现是:

春耕生产扎实有力。一是大春作物基本实现了满栽满插。全县点播玉米26.9万亩,栽插水稻6.7万亩,点播花生1.1万亩、大豆21.9万亩,扎红苕6.9万亩,播种栽插面积基本与上年持平。目前秧苗长势良好,粮食增产1%的目标可望实现。二是小春粮油作物喜获丰收。全县共收割小春粮豆7.29万亩,占应收面积的100%。其中:小麦3.71万亩,产量2939吨,同比增长18.8%;油菜1.91万亩,产量1168.5吨,同比增长7.7%;豆类1.67万亩,产量732吨,同比增长23.4%。实施的100亩小春多样化种植样板收成较好。三是粮食增产的五项改革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共推广两杂良种22.9万亩,同比增加1万亩,增长4.6%。推广玉米单株密植定向栽培19.5万亩,占任务的100%;推广水稻规范化条栽6.35万亩,占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94.2%;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稀植育秧0.385万亩,占任务的110%;推广水稻抛秧示范0.35万亩,占任务的100%;推广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3.25万亩,微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2.3万亩,平衡施肥0.65万亩;实施大春“丰收计划”24万亩,其中玉米17.5万亩,水稻6.5万亩。四是争取上级支持实施的玉米良种直补工作顺利进行,100万元的良种补贴已全部兑现到农民手中。

畜牧生产健康发展。截至6月底,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694万元,同比增长22.8%。生猪存栏27.48万头,同比增长3.5%;肥猪出栏8.83万头,同比增长9.3%;大牲畜存栏3.36万头,出栏352头,同比分别增长0.7%和26.6%;羊存栏1.12万只,出栏739只,同比分别增长24.9%和85.7%;家禽存栏48.64万只,同比下降8.3%,出栏17.08万只,同比增长10%;肉蛋总产量达到7716吨,同比增长7.65%。由于今年上半年畜禽产品价格看好,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极大地刺激了畜牧生产,目前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整个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县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560件。完成“三面光”渠道9795米,修筑河堤300米,建成农村人畜饮水管道19件55000米;完成集镇供水工程改造扩建1件,改善集镇居民1590人的饮水困难;修复水毁工程420件,解决和新增灌溉面积1200亩,占计划的60%;国债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已建成水窖149口、管引15件,解决了2923人的饮水困难;普洱灯草农田建设片区开发已完成高标准石埂台地100亩、土地整治350亩、耕作道1000米、排洪沟渠900米、灌溉沟渠近10000米,工程总量达42383立方米,整个工程预计8月份全面完工。

扶贫开发项目抓紧实施。重点村扶贫项目,已建成拖拉机道4条12公里、水渠2条4.7公里、管饮3件8公里、小水窖11口52立方米,完成玉米丰产栽培250亩、安居房230户14950平方米。安居温饱工程,新建住房108户8082平方米,改造公路8千米,新建水窖38口。易地扶贫项目,完成落雁乡桦槁坪土地开发1218亩,通路1.13公里,目前土地征用和农户拆迁全部完成,安居房已启动建设。

(二)工业生产提速增效,非公经济比重增大

1—6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158万元,占年计划26000万元的39.1%,比上年同期7916万元增长28.3%。其中:重工业完成7754万元,比上年同期5673万元增长36.7%;轻工业完成2404万元,比上年同期2243万元增长7.2%。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完成5307万元,同比增长60%;其他企业完成4851万元,同比增长5.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原煤15.21万吨,比上年同期12.99万吨增长17.1%;发电量5619万度,比上年同期4432万度增长26.8%,供电量7321万度,比上年同期4186万度增长74.9%;生产水泥6.15万吨,比上年同期5.26万吨增长16.9%;生产电石1.19万吨,比上年同期0.655万吨增长81.2%;生产单宁酸95吨,上年没有产量。在重点企业中,柏树煤矿实现产值247万元,比上年同期168万元增长47%;红兴电石厂实现产值2314万元,比上年同期1003万元增长1.3倍;供电公司实现产值1461万元,比上年同期1052万元增长38.9%;石特公司实现产值1228万元,比上年同期1045万元增长17.5%;博泽林化公司实现产值236万元。与此同时,非公经济的实力明显增强,上半年,实现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10602万元,同比增长34.7%,占盐津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达到46.7%。

(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四)两税一增一减,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

上半年,累计入库国税收入1026.71万元,占年计划1372万元的74.83%,比上年同期增长96.72%。其中,中央“两税”收入完成743万元,同比增长102.5%;上划中央、省级两个所得税128万元,同比增长7.6%。累计入库县级地方税收547.9万元,占年计划的27.11%,比上年同期下降17.5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43万元,占年计划一般预算2334万元的36.12%,较上年同期892万元下降5.5%。剔除上年同期屠宰税、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外,较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2.25%。地方财政收入绝对额下降的原因,除政策性减免税外,还有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和实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地方财政支出完成7683万元,较上年同期5308万元增长44.7%。主要是由于刚性工资增加支出所致。其中:去年欠发工资880万元,今年干部职工调资人均月增277元,1—6月全县共1100万元。仅此两项,刚性增加支出1980万元,占增长数的83.37%。

(五)城乡市场活跃,物价稳中有升,金融运行平稳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3万元,比上年同期6619万元增长10.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335万元,比上年同期4983万元增长7.1%;餐饮业988万元,比上年同期841万元增长17.5%;其他行业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795万元增长25.8%。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全县金融系统实现各项存款余额48672万元,同比增长24.2%;各项贷款余额49675万元,同比增长20.8%。总体趋势是存贷较快增长,现金表现为投放。累计净投放现金10632万元,体现了金融信贷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较大支持,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六)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扫尾工作并按要求进行了检查验收;国有企业改革,已完成改制企业37户,安置职工1964人,终止职工身份648人,支付安置资金2349.87万元,达到了“两终止、一退出”的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主体改革,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复查,基本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与此同时,财政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全县共引进投资项目5个,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水电开发、市政建设、冶炼、建材等领域,协议总投资37880万元,比上年同期30380万元增长25.7%,实际投入项目资金3620万元,比上年同期3325万元增长8.9%。至此,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已达43个,协议总投资29.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94亿元。今年引进的投资项目有:红兴电石厂扩建21万吨生产线项目,协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3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已建设完工,即将投产;开家湾煤炭开发项目,协议投资300万元,已投资100万元;串丝红砖厂,投资80万元,已建成投产;盐津旧城改造滨江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已到位资金140万元,前期拆迁安置房改造已经完成;炭沙湾原煤开发项目,计划投资20000万元,已到位资金300万元。此外,在今年的“昆交会”上,我县成功地签约合作项目3个,协议引资14.45亿元,其中的水电、煤炭两个开发项目是全市唯一进入省级盘子的项目。目前,盐电公路和白水江一、二级电站投资完成较好,柿子红兴电石厂、铁合金厂、上清河电站等工程投资进度加快。这些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教育事业继续推进。认真开展“普九”前期工作,通过积极争取,我县已被列为全省“普九”实施县;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盐津一中学生公寓等3个工程已通过验收;去年年底开标的18个工程陆续竣工,部分工程正准备验收交付使用;柿子中学实验楼、艾田中学综合楼已开工建设;完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滩头新田苗圃希望小学得到香港苗圃基金会33.6万元的捐助,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本月底即可开标建设;积极争取“贫义”工程、国家教育部远程教育等一批项目设备的投入,部分学校教学器材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不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全县教育环境有所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受到重视,今年高考上线率达4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今年上半年,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乡村干部真抓实干,人民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1—6月,全县完成五术10000例,是上年同期的1.9倍。其中,结扎8063例,占市下达全年任务3900例的206.74%,是上年同期的2.7倍,结扎中二扎完成5651例,占市下达全年任务2100例的269.1%,是上年同期的3.8倍;一放1084例,占市下达全年任务2600例的41.96%,与去年同期持平;人流引产304例,比上年同期少47例。全县共办理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光荣证105户,兑现一次性奖励10.5万元;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教育“三免”83人,免费6910万元;收缴社会抚养费35万余元;调查核实干部职工违法超生案件5起,并进入处理阶段。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广泛开展了卫生行政执法、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爱国卫生和医疗管理等工作。妥善处置了艾田中学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等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查处经营超保质期食品20家和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经营单位22户;取缔非法游医、牙医摊点7个。上半年,全县共报告传染病8件224例,发病率为61.25例/10万,较上年同期245例下降8.57%。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全县行政、企事业和人民团体应参保243户12348人,实际参保211户11157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0%。其中,参加医保129户7975人,养老保险58户2362人,失业保险24户938人。做到了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加强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服务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新闻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以“三村”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积极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完成了村级换届工作,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了白水江电站开工庆典等系列活动,扩大了盐津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统计工作逐步规范,科技、民政、气象、档案、助残、地方志、老龄和妇女儿童工作继续推进。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强化建设用地管理,依法审批各类建设用地60.63亩,清理违法用地案件5件,制止违法案件6件,查处违法案件9件;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完成申报工作;1.3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作业方案已上报申请评审,基本完成沼气池800口、节柴灶300眼的建设任务。

(八)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县乡人民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大、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民主、科学决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充分运用会议、专栏、知识竞赛、广播电视、流动车等载体,广泛宣传《行政许可法》,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有效扩大了群众的知晓率。在行政机关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与33个县直执法部门签订了执法责任状,并适时开展了行政执法监督,提高了执法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大了集镇五大秩序治理力度,认真开展了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建筑秩序、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集镇白色污染得到进一步治理,市容市貌有所改观,一个文明、卫生、有序的城镇居住环境初步形成。

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得到强化。坚持严打方针,大力开展打拐、追逃、缉毒等各项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打击了各类刑事犯罪,维护了社会的稳定。1—6月,共受理治安案件264起,查处263起,同比分别上升1.53%和1.54%;立刑事案件129起,破109起,同比分别下降24.56%和29.67%;破获贩毒案7起,同比上升2.5倍,缴获海洛因680.4克,较上年同期多缴海洛因644.4克;收缴炸药298.75公斤,雷管161枚;开展“四防”安全检查95次,排除整改隐患237起,帮助教育违法青少年80人,协助查处治安案47件,制止犯罪行为29起。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共调解纠纷876件,调成840件,接待来信来访1657件,较上年同期减少6%。与此同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加大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了上半年未出现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上半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1起,死亡15人,伤17人,直接经济损失41.1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9.6%;发生火灾事故5起,直接经济损失6.095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0.5%。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一是县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二是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理念,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三是抓住有利时机,切实稳固农业基础,突出工业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投资拉动,提高引资质量,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四是各级各部门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狠抓工作落实,团结协作,排难而进,不回避矛盾,敢于正视困难和问题,承认差距,并切实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五是广大干部职工顾全大局,勤奋学习,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源泉;六是坚持深化改革,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切实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市场、人文、服务环境,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

二、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下半年,随着水麻高速路、普桧专用线等重点工程的上马,以及在建工程的继续推进,新上项目的陆续开工,投资拉动效益将继续显现;在电石厂新线、铁合金厂、三股水二三级电站、上清河一级电站的竣工投产和国企改革以及其他新增生产能力的推动下,工业经济有望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教育“普九”的推进,计生、卫生、文体旅游事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为我们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的群众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把握农民增收、工业增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教育“普九”、人口控制等工作重点,积极应对新形势,充分估计新困难,及时采取新举措,群策群力,扎实工作,确保国民经济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15%的增速,迈出加快发展的坚实步伐。

(二)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

(三)支持和服务于项目实施,加快投资增长步伐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在改革方面,一是要继续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做好企业改革扫尾工作,确保8月31日前全面完成企业改革任务。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积极探索配套改革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政策,把农民减负增收的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减得下、不反弹,确保“税改”主体改革得以巩固。三是要进一步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认真执行“凡进必考”政策,严把人员进口关,严防机构、人员反弹。要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抓好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人事部门要认真领会省市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及时牵头研究提出我县的机构改革方案,报县委政府审定,按程序报批。四是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社会保险费统一征收管理,逐步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与失业保险并轨。五是要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积极争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我县开展,继续抓好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五)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经济符合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要求,要旗帜鲜明地予以鼓励支持,让非公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具体方法和途径上,要继续落实通过企业改革搞活一块,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一块,通过扶持帮助发展一块的重要举措,使非公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行业和范围上,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都要取消一切限制性规定,允许其经营和开发;在市场准入上,要进一步放宽条件,做到边经营边规范;在政策上,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县内县外一视同仁,不另眼相待;在环境上,要进一步规范各种收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办事环节,坚决制止“三乱”,杜绝吃拿卡要和不作为,切实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市场环境。与此同时,对私营经济业主也要加强教育、引导、管理,使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到诚信经营、规范管理、照章纳税。

(六)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当前,经济发展与财政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发展形势大好,财政形势十分严峻,支出是捉襟见肘。这既是客观现实,同时又与我们主观工作分不开。为此,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明确县乡两级财政支出责任,逐步实现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统发工资。二要努力培植财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探索运用财政政策、财政贴息等手段,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三要认真分析税源,进一步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坚决堵塞漏洞,清缴欠税,做到不该收的一分也不收,该收的一分也不能少;严格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要加强研究,进一步组织好非税收入。财政、国税、地税要密切合作,做到齐抓共管,其他各部门要积极支持财税部门做好财政税收工作。四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始终坚持“三保两支持”的原则,在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的情况下,量入为出,努力增加建设投入和各项事业发展支出;严格执行政策和纪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下半年停止购买公务用车;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认真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核查和清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七)统筹兼顾,不断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在教育上,要以“普九”为重点,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推进“普九”进程。一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办学资金,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二要加强对滩头新田苗圃希望小学等建设项目的监管,把新田苗圃学校建出特色、办成样板,努力争取香港苗圃基金会对我县的投入和支持。三要围绕“两基”,巩固“普六”和“扫盲”成果,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学质量。四要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弘扬修身立德、志存高远、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要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计划生育水平。一要坚持不懈地落实“一放二扎”节育措施,努力提高“一放”率,切实做到应放尽放、应扎尽扎;二要进一步加大医学监护力度,及时落实补救措施,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严格控制早婚早育,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三要加大社会抚养费征缴力度,完善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好经济杠杆作用;四要广泛宣传和动员,深入落实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努力提高办证率;五要坚决落实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从严查处违法生育的公职人员。

在卫生工作上,要继续抓好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重点疫病疫情监测,严防重大疫情发生;抓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抓好县疾控中心和县医院国债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6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监管;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做好前期准备;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要进一步扩大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工伤、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全力实现“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要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镇弱势群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加强救灾救济,积极为因灾、因病致贫的群众排忧解难,落实必要的救济措施。与此同时,要扩大就业渠道,加紧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信息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待业大中专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坚持把改变城乡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县城“五大秩序”治理、机关环境美化作为重点,确定目标,落实责任,抓出成效;要深入开展反对封建迷信、消除愚昧和移风易俗的活动,坚决同赌博、大操大办等不良行为作斗争;要下决心治理整顿文化市场,规范网吧管理,达不到开办条件的,必须坚决取缔;要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征集出版豆沙文史专集为契机,切实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要认真贯彻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全县人民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八)抓好环境资源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抓好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而且还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一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大补充耕地力度,确保全县耕地占补动态平衡。重点要做好落雁坳口社2600亩耕地复垦的报件工作,争取立项建设。要进一步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基本农田保护。二要加强征地拆迁政策和法规的宣传,积极完善各项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确保所有在建项目和待建项目的顺利进行。三要认真开展非煤矿山执法检查,对无证开采、安全隐患严重的开采行为必须严格执法,坚决取缔。要综合分析研究全县采石场的规划布局,严格规范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四要切实加强各工程项目的环保检查和对生产企业的环保监测,严格环保执法,做到建设与环保、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促进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实施好1.3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抓紧兑现退耕还林的粮食和现金补助,抓好“天保”、“长防”和能源建设等工程项目的落实,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九)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十)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级别: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64

主管: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金属学会

THE END
1.基础行情2024-11-21 全国淘汰鸡参考价格 0评论2024-11-2102024-11-21 全国鸡蛋价格综合报价 0评论2024-11-2102024-11-21 全国鸡蛋价格早报 0评论2024-11-2102024-11-20 全国淘汰鸡参考价格 0评论2024-11-2002024-11-20 全国豆粕价格排行榜走势表 0评论2024-11-200...http://m.ckexc.com/quote/
2.俄罗斯MOEX指数收涨4.4%法国禽流感肆虐 约1000万只家禽被扑杀 2022-03-24 英国宣布对俄罗斯65个实体和个人实施进一步制裁 2022-03-24 疫苗成增长引擎 全球“药王”易主 2022-03-24 哈萨克斯坦计划禁止药品和医疗制品出口 2022-03-24 欧洲央行执委埃尔德森:不排除今年加息 2022-03-24 ...http://m.yktworld.com/news/world/2022032408534016435440.html
3.家禽交易手机平台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中国家禽网”、“中国养殖网”等网络信息平台可为大家提供相关信息,但由于考虑到部分朋友对电脑和网络的不熟悉,造成收集到的信息有限,对创业和管理有很大限制。 现在福利来了。我们将推出一款手机软件,对于养殖户,能在手机上出售鸭苗、成年鸭;对于创业者,能轻松找到鸭苗的供应渠道;对于...https://www.wjx.cn/jq/4874259.aspx
4....网企业商务平台,畜牧家禽行业领航者畜牧家禽网,畜牧家禽网企业商务平台,作为农业网旗下养殖类网站,畜牧家禽网依托农业网平台,快速定位畜牧家禽产品销售的目标客户,引领畜牧家禽信息化潮流。http://www.agroxq.com/
5.本科毕业论文农产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39页)本科毕业论文 农产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oc,目录 TOC \o 1-3 \h \z \u 目录 I 摘要 II 关键词 II Abstract II Key words II 前言 1 1系统开发工具 2 1.1 IIS简介 3 1.2 ASP.NET简介 3 1.3 SQL server 2005简介 4 1.4 Visual Studio.NET 2005简介 5 1.5 C#语言简介 5 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715/7132042151002150.shtm
1.农牧业交易牛市上的交易哪些网站让你可以买卖牛总之,“什么网站可以买卖牛?”这个问题答案可能因地区而异,但主要是指那些专注于农产品交易或者畜牧业服务的大型电商平台,以及一些提供专业信息服务的小型团体。在选择哪个平台时,最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资源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要注意安全性和真实性的问题,以确保双方都能从中受益。https://www.pcr8nv7es.cn/yang-zhi-zi-xun/446306.html
2.农产品价格网我是怎么在网上找到了最划算的新鲜蔬菜你知道吗,生活中有很多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比如说,我最近发现了一个超级好用的网站——农产品价格网,它让我不再担心买到贵重的新鲜蔬菜了。 首先,这个网站提供的是最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查找当地农产品的市场价。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地方购物...https://www.gelafhotz.cn/qin-lei-yang-zhi-bai-ke/79120.html
3.全国牛羊交易大师一键触控牧场到餐桌的数字化奇迹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连接世界的一扇窗。无论是购物、学习还是工作,手机应用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对于那些从事养殖业的人来说,一个能够帮助他们高效管理和交易牛羊资源的平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全国牛羊交易平台app下载,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性的应用,它不仅为农民提供...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00459.html
4.畜牧站工作总结在防控禽流感工作中,我站采取得力措施,全站人员不畏艰苦,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出重拳对全乡家禽进行了拉网式防疫,确保防疫到位;指派专人对上市交易的家禽进行监控,指导做好场地消毒;安排专人监管境内放牧的家禽,建立专门档案,全面落实了上级下达的各项防控任务。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885737.html
5.麒麟区组织召开关于中心城区禁止家禽活禽交易宰杀及规范禽产品...听证会上,参会人员认真了解了《中心城区禁止家禽活禽交易、宰杀及规范禽产品经营的通告》及相关情况。随后,来自麒麟区各相关单位、企业、社区、市场业主、家禽畜经营户等30位听证会代表,如实反映了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麒麟区禁止小家禽活禽交易和宰杀、规范小家畜屠宰交易管理的意见,并就此实施方案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询问...https://www.hubpd.com/#/detail?contentId=3458764513821663552
6.卖农产品最好的平台有哪些?盘点全网最火的农产品十大交易平台卖农产品最好的平台有哪些? 拼多多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上市公司,能够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一个网购平台,可以说无论是营销模式还是主打的商品类目等都是备受欢迎的,尤其是农产品,一瞬间也就火爆起来了,对于那些商家来说则是比较吸引眼球的,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农产品交易平台吧。 https://www.chuhai-club.com/article/38588.html
7.有关项目建议书模板11篇根据水产品交易市场统计,20xx年春节期间水产品市场交易额达35亿元,其中团购和电商交易达2亿元,且有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xx市食材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该项目上马不仅为农副产品向流通商品转化搭建出产销对接的交易平台,也为餐饮行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料资源。 https://m.oh100.com/a/202110/3779053.html
8.一文了解全球800家农业大数据公司(国内篇)36氪未来智库根据技术应用方向及特点分类,本文共分为物联网现场监控平台、气候天气、数据分析平台、农业大数据企业、无人机平台-系统、ERP - 农场、农作物管理软件、现场监测传感器方案、混合应用、精准指导、自动化、交易市场、影像服务提供商、可追溯性安全、大数据提供商、市场信息等15个子部分。 https://36kr.com/p/1723811643393/
9....抢占优惠先机:免费版国际在线体育平台...王女士的外婆、小舅舅以及年幼的表弟妹都不幸身亡,小舅妈也昏迷不醒被送医抢救。 举报【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小舅舅家里孩子多,条件本来就比较差,好不容易盖了间新房子,还没正式...http://654.gpsgmh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