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是无糖?玻尿酸能否食用?权威专家解读2021年食品健康热点经济参考网

“0糖”不该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美容用的玻尿酸能吃吗......1月6日,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们对2021年度食品热点进行解读。

热点一:不少饮料企业2021年掀起了“0糖0卡0脂”风。

院士观点:"0糖“不该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减糖需理性看待。

近年来,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都将“减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限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其应低于总能量的10%,且减少到5%以下会具有更多的健康效益。对此,食品行业有责任也通过技术创新提供减少或不含添加糖的新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很多标识上标了零糖或者是零蔗糖,不应该是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不鼓励食品企业以“0糖”“无糖”标识来吸引消费者,而要实实在在减糖,告知消费者采取什么措施减了多少糖或用了什么甜味剂。

减糖是需要理性的。糖不仅仅是蔗糖,可能还有葡萄糖,果糖等等,双糖和单糖,都是糖,假如饮料声称没有蔗糖,但是有可能有其他的糖,比如果糖,仍然是有糖的,无添加糖或者是零糖,还有可能添加了浓缩的果汁,这里都是含有糖的,减糖是政府的号召,企业应该响应,不应该把零糖作为商家宣传的噱头。

糖是中国传统膳食的重要调味料和多种加工食品的主要配料,既能满足舌尖上的需要,又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然而,在营养学上,糖提供的是“空能量”,即不含其他必需营养素,而只提供能量。糖提供的能量多了,就会影响其他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假如吃糖吃多了,也就是说能量吃多了,假如不注意消耗,不注意搭配,增加了能量摄入,可能引起超重、肥胖。人对甜味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糖作为一种碳水化合物它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不要把糖变成白色的毒药。

热点二:企业宣称产品没有添加剂,好像食品用添加剂就有毒有害。

院士观点: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没有食品添加剂,也不可能有食品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麦芽糖属于甜味剂,没了食品添加剂,琳琅满目的食品可能就不存在了,包括油盐酱醋茶,油也好,醋也好,这些都有食品添加剂,甚至面粉、大米当中也可能会有,食品添加剂的出发点或初心是为了食品更美味,更安全,保鲜期能够更长,也希望食品有一个大家满意的色泽。从某种程度来说,食品添加剂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精致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审批要求,需要通过动物实验、人群膳食调查等才能确定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哪类食品及其最大使用量。因此,只要在法规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着色剂,都是安全可靠的。

热点三:有企业宣称玻尿酸能食用,有企业推出玻尿酸水。

院士观点:食用玻尿酸可以被吸收和利用,但与营养健康的量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系统评价。

玻尿酸学名透明质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与动物胎盘、羊水、晶状体、皮肤、关节软骨等组织的酸性粘多糖,最早由眼科医生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提取出,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学、食品等多个领域。目前,透明质酸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以及动物组织提取获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任陈坚介绍,透明质酸在人体广泛分布于细胞基质和润滑液中,主要包括关节滑液、皮肤、眼玻璃体、软骨、脐带等,以及血浆中,人体中的含量大约为20g。研究发现人体内透明质酸含量随年龄增加会有降低的现象,60岁与20岁时相比透明质酸含量下降75%,年龄越大体内透明质酸含量越低。透明质酸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润滑关节、抗衰老等;另外,人体不同组织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也不同,其生物学功能也有所不同。

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补充与营养健康作用之间存在量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系统评价。欧盟食品安全委员会于2009年和2012年评估了膳食补充透明质酸钠在关节健康、保护皮肤失水方面的健康作用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能证明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2021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透明质酸钠可以作为新食品原料应用于普通食品中,使用范围为: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需要注意的是,透明质酸钠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并标注推荐食用量≤200毫克/天。

据悉,本次会议上,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还联合发布了《2021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

AI大模型有望实现人工智能从感知到认知的跃迁,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产业模式和产业标准,给部分产业带来重大变革。

作为第一批从事北斗产业的专业化公司,北斗星通积极推广北斗产业化应用,探索产业化融合,努力推进“北斗+”的各项应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THE END
1.那些0蔗糖0脂肪0添加食品,为什么营养专家不建议吃?“高胆固醇食物”排行榜已公布,医生:胆固醇高的人最好少碰 千金芳儿 2024-11-13 09:01:00 0 跟贴 0 中国6大长寿食物,鱼排第3,第一名经常被当早餐,有你爱吃的吗? 小谈食刻美食 2024-11-13 19:35:06 9 跟贴 9 终于知道为什么说保持饥饿感非常重要了!看完网友分享,受益匪浅啊 滑稽斑马呀 2024-11...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05R5QE0514J0LC.html
1.低碳水十大主食投票碳水最低的十大主食排行,M aigoo小编主要依据人们常用的主食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进行总结。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https://www.maigoo.com/citiao/vote_82538.html
2.中国食品添加剂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后得到BBP-0、BBP-1、BBP-2和BBP-3等4个主要组分;各组分平均分子量介于3.75~29.70 kDa;单糖组成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分均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组成,其占比各不相同;扫描电镜发现BBP-0和BBP-1结构较为致密,BBP-2和BBP-3较为疏松;抗氧化测试结果表明4个组分...http://zstj.cbpt.cnki.net/WKB3/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3&st=07
3.豆瓣猫v. 蹲躲 (以防这个帖子有歪果仁看到 让我们说中文~) 中国文化博... 111回应366赞29转发 来自:豆瓣小组 非有 有人喜欢糖棉吗?我我我,我喜欢?♀? 31回应309赞16转发 热门小组 ···(更多) 电影票房 185099 个成员 生活组 967446 ...https://www.douban.com/
4.母乳应该喝到多大?如何正确添加辅食?国家卫健委权威解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562273
5.“食品添加剂”不能吃?复旦大学教授:不必误读顾振华说:“允许添加”并不是“一定要添加”,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市场,都同时存在“含添加剂(包括防腐剂)”与“不含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的酱油。 近期引发热议的国产知名酱油品牌,其在国内市场也有“0添加”产品。 引发争议的酱油品牌有“无添加”产品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899197
6.降管理师:营养与食品安全重要知识点汇总1) 理论上成人每天摄入30克蛋白质即可满足零氮平衡,但从安全性和消化吸收等因素考虑,成人按0.8g/(kg〃日)摄入蛋白质为宜。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蛋白质推荐量为75g/d、成年女子、轻体力劳动者蛋白质推荐摄入量65g/d. 2) 食物来源:植物、动物。 https://www.med66.com/jiankang/sanji/zx1910222268.shtml
7.0糖0卡0添加,到底是什么概念?随着无糖气泡水的爆红,“0糖0卡”成为了食品领域炙手可热的口号。经常遇到一些做品牌营销的朋友,说“做一款0糖0卡0添加的××食品,肯定能爆款”。我说:能够严格做到0糖0卡0添加的食物,也就只有水了;即便是放宽“添加”的标准,也只能是茶水黑咖等等“风味水”。 https://3w.huanqiu.com/a/c4b13d/42oAAWgLcwl
8.食品安全b) 特别是致病微生物可以在这种产品中生长。如果消费了被这种微生物污染 的产品,会引起食物中毒或致病。 对低酸产品典型的超高温处理温度时间组合为:130~150oC, 通常保持4秒钟。 1.2 高酸产品 高酸产品的PH值为小于等于4.5 或4.6。这类产品主要有果汁,果汁饮料及饮料。高酸产品比低酸产品安全,这是因为: ...http://www.macrolake.com/zh-hans/book/export/html/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