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生猪生产总体稳定,禽蛋奶供应充足,发展潜力大
我国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是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总体稳定,肉奶产量、禽肉禽蛋产量均稳中有增。2022年生猪生产总体稳定,牛羊禽肉产量持续增加。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首次突破9,000万吨;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长2.6%;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长6.8%;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长1.4%。
2023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682万吨,同比增加164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2%、4.5%、5.1%、4.3%;牛奶产量增长7.5%,禽蛋产量增长2.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我国畜牧业总产值持续上升,成为与种植业并列的农业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十四五”期间,着力构建“2+4”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两个万亿级产业,包括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以上,家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四个千亿级产业,包括奶业养殖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肉牛肉羊养殖业产值达到9,000亿元、饲草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特色畜禽养殖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发展潜力大。
(2)我国饲料工业持续稳步发展,饲料产值、产量双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依据奥特奇发布的《奥特奇农业食品展望2023》,2022年全球饲料产量保持稳定,总量为12.66亿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饲料生产国,亚太仍然是饲料产量最大的区域。
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饲料工业饲料产值、产量双增长,规模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饲料行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2022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同比增长3.0%;饲料产品产值11,816.6亿元,同比增长7.8%。2023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4,930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3,866万吨、667万吨、3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0%、2.2%、17.3%。
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民生产业。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的逐年增加,作为人们动物性食品的“食品”,饲料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营养健康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饲料工业将会随着畜牧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而持续发展,发展空间大。
(3)伴随着畜牧水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蓬勃发展,饲料添加剂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为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养殖行业集中度和养殖企业对生产效益的要求不断提升,人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品质与安全要求逐渐提高,饲料添加剂产品未来将持续增长,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①从社会需求的角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在增加,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国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人畜争粮”与养殖效率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必将推动能提高畜牧生产效益、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保障动物食品安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发展。
②从养殖业发展的角度,从家庭散养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粗放养殖到精细化养殖转变,从传统畜牧业向“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转变,需要“绿色、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产品为支撑。
③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规定,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农业农村部2625号公告规定,2017年12月起,断奶仔猪饲料中氧化锌的使用量不得超过1600PPM。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替抗类产品、肠道健康类产品、酶解蛋白饲料原料等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机遇。
④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缓控释、过瘤胃、喷雾干燥等工艺技术,实现了饲料添加剂产品的高效利用;动物精准营养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为产品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技术的进步助力饲料添加剂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2、行业特点
(1)周期性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市场需求基本与饲料行业趋同,同时饲料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动直接受下游养殖业影响,最终取决于居民饮食结构、对肉类等产品的消费情况。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对畜、禽、水产品的需求量将维持在高水平且保持稳定,巨大的动物性食品需求促进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从而拉动饲料行业的增长。
从近十多年来饲料产量的变动情况来看,我国饲料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但短期内,因下游养殖行业存栏量的波动变化,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变化。以猪饲料为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从而使得对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需求存在一定波动。生猪养殖行业存在猪周期,即“猪肉供给不足——猪肉价格上涨——养殖积极性增高——生猪存栏量过度增加——猪肉供给过剩——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亏损导致生猪存栏量过度减少——猪肉供给不足”的周期。“猪周期”对猪饲料行业存在一定影响,当生猪存栏量达到高位前后,猪饲料需求旺盛;当生猪存栏量进入低谷,猪饲料需求低迷。
(2)区域性
由于下游饲料企业受经济运输半径限制影响,为降低运输成本,增强竞争力,大型饲料企业普遍采取“广泛设厂、就近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此饲料生产经营具有一定区域性特点。根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2022年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13个,分别是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南、江苏、河北、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江西。
(3)季节性
受畜牧产品的市场消费和养殖动物生长的季节性特点影响,我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消费市场存在季节性。禽类、畜牧类产品消费市场季节性主要表现为:重大节日前消费旺盛,节日后通常会出现消费疲软。此外,根据我国民众的消费习惯,下半年及春节期间为畜禽类肉制品销售旺季,因此,第三、四季度为行业的销售旺季,销售收入占比相对较高。
3、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规模化养殖提升饲料添加剂需求
(2)饲料添加剂向“绿色、高效、安全”转型,“替抗”成为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目前正大力推行“绿色、高效、安全”的产品理念,需要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同时,还要满足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有利于从源头上确保饲料安全,实现绿色养殖,生产绿色的动物源食品。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禁抗”成为养殖业绿色发展、保障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酸度调节剂作为“替抗”产品的首选,被饲料企业广泛认可,其使用量在全面“禁抗”后快速增长。同时,酶解植物蛋白能够为动物更有效地提供可吸收沉积的蛋白质,加快动物的生长;降低抗营养因子对动物肠道结构的损伤,维护肠道结构完整,保障动物的肠道健康;促进动物肠道的生长与发育,更好地发挥肠道的消化、吸收与免疫的功能,加快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在饲料行业“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趋势和全面“禁抗”背景下,该等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的市场空间有较大增长,发展空间大。
(3)我国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对饲料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饮食结构中肉、蛋、奶的比例逐渐增加,带动了养殖业和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自然资源环境也限制了饲料业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少,粮食供给紧张,为满足畜禽动物的饲料需求,我国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等饲料原料,存在“人畜争粮”的矛盾。因此,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日益急迫。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原料适口性、保证动物采食量、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酶解植物蛋白产品可以提高蛋白利用效率。两者都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