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物质会从食品包装进入人体文摘报

人们所吃食物周围的塑料包装绝非无害。一项新研究表明,有3600多种化学物质可以在包装过程中渗入食物。在这些物质中,已知有79种化学物质会导致癌症、基因突变、内分泌和生殖问题。

专家们对这些发现的严重性感到震惊。

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非营利组织“食品包装论坛”的高级研究员比吉特·赫埃克说:“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建立食品所接触化学物质与人类暴露风险之间的联系,强调了生物监测研究中被忽视的化学物质的重要性,并对更安全的食品接触材料的研究提供支持。”

“食品包装论坛”常务董事兼首席科学家、研究报告资深作者简·蒙克说,虽然食品包装材料可能符合政府规定,但研究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并不完全安全。“我们不知道食品包装或其他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化学物质)使用量是多少,而我们知道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纺织品等产品中的(化学物质)使用量是多少。我认为,如果监管要求能规定公司公布它们向食品包装或塑料水瓶中添加了多少和什么类型的化学物质,那将是很好的做法。”

该研究在食物和人体中检测出一种众所周知且无处不在的化学物质:双酚A(BPA)。双酚A与胎儿畸形、低出生体重、婴儿和儿童的大脑及行为障碍有关,还与糖尿病、心脏病、勃起功能障碍、癌症和成人过早死亡的高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在人体中发现的另一种化学物质是邻苯二甲酸盐,它与男婴生殖器畸形、隐睾以及成年男性精子数量和睾丸激素水平较低有关。其他研究还将邻苯二甲酸盐与儿童肥胖、哮喘、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过早死亡联系在一起。

研究机构“环境工作小组”政府事务副总监梅拉妮·贝尼什表示,人体内有某种化学物质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化学物质是有害的,“但人们不应该在出生时体内就有这些化学物质。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化学物质参与到我们的食物加工吗?当我们知道体内存在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消除所有与它们接触的途径”。

THE END
1.2023年8月食品行业舆情盘点食品安全动态标法舆情动态核心提示:2023年8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太原一醋厂用冰乙酸勾兑食醋销往全国被罚百万引关注;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众多日料品牌紧急声明表态;国内多地市民“抢盐” 各方回应;张亮麻辣烫“假羊肉”事件;多个商家因售日本核辐射区产品被罚;上海一日料店售卖“防辐射”套餐引争议;“盒马山姆...http://info.foodmate.net/news/show-162468.html
2.食品安全的案例8篇.doc食品安全的案例8篇.doc,食品安全的案例8篇 篇一:食品安全案例 徐福记违规添加抗氧化剂事件:12月中旬,一深圳消费者在徐福记的芒果酥、芝麻香酥沙琪玛、落花生酥心糖包装上发现标注中含有糕点或糖果类食品不允许添加的“特丁基对苯二酚”、“二丁基羟基甲苯”,遂将徐福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19/85231579.shtm
1.食品安全事件中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汇总→MAIGOO知识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6441.html
2.食品安全又一年!2019食品安全事件盘点资讯中心导读: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回顾过去的2019年,食品行业出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政策法规,也发生了很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103/520133.shtml
3.?贵州12348律师说法:从“汉堡王事件”看食品安全消费者维权?贵州12348律师说法:从“汉堡王事件” 看食品安全消费者维权 2020年7月16日,因疫情推迟的3.15晚会正常拉开了序幕,在这场严肃且引人关注的晚会中,全球著名的快餐品牌-汉堡王,被曝纂改保质期使用过期面包,使其食客大失所望,纷纷开始抵制。“舌尖上的安全”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贵州12348律师教您,作为消费者...https://sft.guizhou.gov.cn/hdjl_97/yasf/202007/t20200723_61693628.html
4.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教案(通用16篇)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3121407.html
5.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4.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5.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https://www.ruiwen.com/ziliao/anquan/7202675.html
6.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精选19篇)“五一”期间我局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当作当前的头等大事,制定了《20xx年“五一” 期间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应急处理小组,并确保通讯畅通,做好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截至5月6日,我局共出动监管人员16人次,出动车辆2车次,检查旅游景区餐饮单位6户次。针对餐饮服务重要环节...https://mip.oh100.com/a/202302/6098354.html
7.食品安全2安全标准 3安全检验 4安全标识 质量安全 绿色食品 保健食品 5保障技术 6安全措施 7注意事项 8包装标准 9国际经验 英国措施 法国措施 德国措施 美国措施 俄罗斯措施 日本措施 10法律保障 11儿童食品 12相关条例 13具体事件 事故概述 事故回顾 14相关资料 15相关图书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 16相关新闻 17词条...https://baike.sogou.com/v128499.htm
8.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全解读:转基因福喜“毒”豆芽最热门本次会议公布了2014年食品安全12个热点词,其中备受关注的转基因、福喜事件、毒豆芽排在“热榜”前三。 1月13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食品科学研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