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分类的基本方法11马克思二部类分类法22三次产业分类法33关联方式分类法44国家标准分类法55国际标准分类法66农轻重产业分类法77资源密集度分类法88增长率产业分类法99生产流程分类法1010霍夫曼分类法1111钱纳里一泰勒分类法11马克思二部类分类法第II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nn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22三次产业分类法费歇尔首先创立初级生产阶段,称为第一产业,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产业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阶段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
2、、运输业、通讯业、电力和煤气业等,称为第二产业。第三阶段始于20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公共行政事务等库兹涅茨的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AA部门(农业产业)、II部门(工业产业)和SS部门(服务产业),简称AISAIS分类法克拉克第一次产业的有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次产业有制造业和矿业;第三次产业有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律师事务和军队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ECD)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
3、动划分为三大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二次产业。从第一次,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根据这划分标准具体分类:第一次产业指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次产业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第三次产业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33关联方式分类法技术关联分类法: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要么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的相似性,要么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
5、用。BB、先导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这类产业对其他产业起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CC、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这类产业往往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作用,但不一定能起到引导作用。DD、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重点产业的概念较模糊,缺乏科学性,它可以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先行产业、瓶颈产业、基础产业等。EE、先行产业:有狭义与广义
6、之分。狭义先行产业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这类产业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另一类先行产业指根据国民经济战略规划的需要人为确定必须先行发展以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即(先导产业)。广义先行产业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44国家标准分类法指一国政府为统一该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于19841984年首次发布。经19941994年、20022002年两次修订。现行版本
8、会福利业R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S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TT国际组织55国际标准分类法19461946年联合国成立了隶属于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统计委员会,并于19481948年颁布了ISICISIC初稿,之后,经过了多次修订,分别于19581958年推出了ISIC1.0ISIC1.0版,于19681968年推出了ISIC2.0ISIC2.0版,19901990年推出了ISIC3.0ISIC3.0版,20022002年推出了ISIC3.1ISIC3.1版,20082008年推出了ISIC4.0ISIC4.0版。66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社
9、会生产划分成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产业大类。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印刷、家具、制革等工业部门重工业包括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工业部分。77资源密集度分类法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88不同的增长速度变化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发展产业衰退产业产业发展状况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分类: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两类。按产品供求情况进行分类: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两类。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
10、业99生产流程分类法生产流程处于前头工序的产业为上游产业,处于后头工序的产业为下游产业,中间工序的为中游产业。初级产品生产产业中间产品生产产业最终产品生产产业1010霍夫曼分类法把从研究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需要把产业分成三类: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1111钱纳里一泰勒分类法在考察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转换和原因时,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产业分类的演进11对三次产业分类法的首次修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开创性的在传统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基础上,从服务业中划分出一个第四产业(信息业)在具体
11、门类上进行个别调整,如美国商务部对信息产业的重新界定,不再将计算机产业、网络设备制造业列入信息产业的统计范围,而是列入制造业。据此重新界定了信息业的范围,即软件业、网络接入服务业和网络信息服务业2.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增设新的产业部类或重新组合产业部类,11将信息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信息产业,也即第四产业”22把第三产业中的所有精神产品生产业,包括教育、科研、咨询等产业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称为第四产业”33另有学者提出在原有三次产业的基础上,把知识产业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第四产业”3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