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百科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各类消费支出不断增长。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作为居民的基础性开支,保持增长态势,从2016年的5151元增长到2022年的7481元。2023年以来,国内经济稳步向好发展,消费市场进入修复上升通道,国内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进一步增长,为7983元,同比增长6.71%,为食品行业发展提供稳定支撑。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将促进食品行业品质化发展,助力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运行。

一、定义及分类

食品行业是指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获得食品的生产部门,包括了对食品原料的采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食品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涵盖了多个子行业和领域,行业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加工方式分类、按产品用途分类、按行业管理分类等。其中,按产品用途分类,食品可以分为主食类、副食品类、休闲食品类、饮料类、烟草类等。

二、行业政策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全方位、多维度提高食物保障能力,推动食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多元的食品消费需求,2023年以来,国家和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推动老年食品、药品、用品等的说明书和宣传材料适老化。

三、行业壁垒

1、销售渠道壁垒

构建全国性的销售网络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涉及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拓展、人员培训和渠道管理等方面的费用。新进入者通常面临资金压力,难以快速建立这样的网络。此外,销售渠道的成功构建还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市场洞察能力,新进入者可能缺乏这些关键要素,难以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

2、政策监管壁垒

随着行业的发展,监管部门和民众对食品安全愈发重视,传统食品行业的监管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标准日趋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在质量标准、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制度等方面对食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和愈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体系,提高了行业进入的门槛。

3、品牌壁垒

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消费者的食品健康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食品的质量、口味、营养、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通常倾向于选购品牌知名度更高的食品品牌,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产品在市场进入、获取品牌溢价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食品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面对成熟企业的品牌优势,短期内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四、发展历程

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恢复元气到缓慢增长,再到高速增长和创新驱动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受到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多样化,同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在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和制造环节。这一环节将原材料转化为各类食品产品,如饮料、乳制品、肉制品、烘焙食品等。中游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同时,中游环节还涉及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流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

我国食品行业的应用行业广泛,涵盖餐饮、零售等多个领域。食品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品质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在餐饮领域,食品行业提供各类原材料,满足餐厅、酒店等的需求;在零售领域,则通过超市、便利店等渠道销售给消费者。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绝味食品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休闲卤制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美味、新鲜、优质的产品,以信息化系统及供应链体系为支撑,通过“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的门店运营,打造休闲卤制食品连锁企业领先品牌。

绝味食品的产品以新鲜、美味和安全为特色,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要,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销售费用投入力度,在全国建立了22个生产基地(含4家在建),并以此为中心,300-500公里为半径构建了“紧靠销售网点、快捷生产供应、最大程度保鲜”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当日订单,当日生产,当日配送,24小时开始售卖”。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体系成为公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支撑。2021年以来,绝味食品的销售费用总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前三季度期间,受公司市场布局优化等影响,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出现下滑,销售费用为4.05亿元,同比下降21.05%。

(2)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双汇发展业务涉及肉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覆盖饲料业、养殖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外贸业、调味品业、包装业、商业等,形成了主业突出、行业配套、上下游完善,具有明显协同优势的产业集群,打造了中国肉类行业知名品牌——“双汇”。

2023年以来,双汇发展围绕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加强新品研发,积极推动产品形态多元化、消费功能多元化、消费人群多元化和消费情景多元化,推动产品结构向肉蛋奶菜粮结合转变,进而推动公司各类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2023年上半年,双汇发展旗下的生鲜猪产品、包装肉制品、生鲜禽产品的销量分别为72.22万吨、77.84万吨、11.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9%、2.33%、63.79%。

六、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各类消费支出不断增长。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作为居民的基础性开支,保持增长态势,从2016年的5151元增长到2022年的7481元。2023年以来,国内经济稳步向好发展,消费市场进入修复上升通道,国内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进一步增长,为7983元,同比增长6.71%,为食品行业发展提供稳定支撑。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将促进食品行业品质化发展,助力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运行。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逐渐转向追求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这种消费升级趋势促使食品企业不断创新,开发更多高品质、健康、营养的食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消费水平的提升也带动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食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为食品行业带来了市场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双重利好,推动了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生产水平不断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食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了生产工艺的优化。这种优化不仅提高了食品生产的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食品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食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和保质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因此,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为食品行业带来了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等多重优势,是推动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3)绿色环保理念持续深化

2、不利因素

(1)高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当前行业内的高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却供不应求,这导致企业在研发创新、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难以取得突破,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也限制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难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是我国食品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2)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食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上,更涉及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同时,国际市场的贸易规则和准入标准往往更加严格和复杂,要求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环保、知识产权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此外,国际市场上的食品消费者口味多变,对食品的创新和差异化需求较高,这也给我国食品企业带来了挑战。

(3)行业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问题

八、竞争格局

食品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不仅存在着国内竞争,还面临着国际竞争,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国外的食品企业和品牌不断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本土食品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我国食品行业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品牌。

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全国性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区域性企业和地方性企业则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发展。如乳制品产业,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是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全国性的销售渠道,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九、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提升,食品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属性,功能性食品和特殊饮食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同时,科技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引领食品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此外,国际化发展也成为趋势之一,未来,行业将面临更多国际化发展机遇和挑战,企业将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21年中国鲜、冷藏肉产量3298.2万吨,同比增长29.1%;中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量为371.83万吨,同比增长11.2%。

2021年1-12月美国通报对华预警产品数量最多,为1302批次,其次是韩国对华预警产品数量470批次;第三是欧盟对华预警产品数量344批次;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分别对华预警产品数量为183批次、43批次、18批次。

2020年,我国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达15283.4亿元,较上年增加758.4亿元,同比增长5.22%;2021年,我国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16759.1亿元,较上年增加1475.7亿元,同比增长9.66%。

THE END
1.食品分类有哪几类1、食品分类系统是指科学规范食品的分类体系的一个标准性文件。有十六大分类,三百多个小类。是我国目前制定企业标准,食品安全认证主要的依椐性文件。 2、乳与乳制品 3、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4、冷冻饮品 5、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 ...http://m.15tqc.com/show3334702/
2.北京龙菲业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龙菲业食品有限公司的领导人员 名字职务 赵全明执行董事 赵全明总经理 马春珍监事 赵红雪监事 北京龙菲业食品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图片注册号商标名分类分类ID状态日期 13020374朝菲酒33商标注册申请完成2013-08-02 9455088龙菲酒33商标无效2011-05-12 8611574龙菲业 朝菲酒33商标无效2010-08-26 ...https://www.11467.com/beijing/co/42055.htm
3.预制菜全新模式“中央厨房”,冷链万亿市场新引擎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为这一风口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型餐品形态出现,与农产品食品化和餐饮业工业化发展趋势密不可分,其背后是中央厨房新型业态和供应链组织模式的创新。 中央厨房作为餐饮和食品产业链的一种特色生产供应模式,上游连接“三农”,下游连接餐桌,实现了对传...https://zlsq.hvacr.cn/Pages/ArticleDetail.aspx?aid=29029
1.工业机器人的特点基本组成应用前景4、铸造业 工业机器人特别适合承受过重的负荷:高污染、高温或者恶劣的外部环境。由于其具有定位性能好、承载能力高、安全可靠地完成高强度作业等优点。 5、食品工业 当前,已研制出适合食品工业需要的机器人,如罐装机器人、午餐机器人、切肉机器人等。 6、化学工业 ...https://www.cnpp.cn/focus/19982.html
2.艾媒咨询2022随着预制菜需求逐渐的释放,行业投资参与的机会不断增加,并且带动了餐饮原料、调味品、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供应链行业的发展。 2022-2023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机遇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庞大,整个行业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降本增效的需求高。从C端看预制菜行业,消费者在家只需通过简单烹饪,既可享受美味的餐饮,满足了顾...https://www.iimedia.cn/c400/85944.html
3.厨房卫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3篇)厨房卫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3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https://www.yjbys.com/zhidu/2702033.html
4.食品制造业SCM系统供应商管理模块提升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数字化升级供...食品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升级 如今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供应链的竞争,食品供应链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数字化,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阻塞、透明化程度不高、业务环节脱节等情况,严重影响着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效率,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影响品牌口碑。 https://blog.csdn.net/steven_zhangxue/article/details/12791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