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吴玮玮)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直以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2021年被国务院食安办批准为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后,秦皇岛市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吹响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集结号,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全链条全流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音起,众声和。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闻令而动,依令而谋、听令而行,迅速形成“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社会共治、全民共建”的科学高效创建格局,掀起了“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的创建热潮。
有责有当,在顶层设计中指引创建方向
强基强能,在全过程监管中夯实创建基础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近年来,秦皇岛持续开展净土保卫战、碧水保卫战,深化土壤污染源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目前,全市累计修复耕地1123.4万亩、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21.1万亩,建设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8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示范区6个,2023年,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75%以上。
经过几年实践,秦皇岛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形成覆盖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构建全程覆盖、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目前,全市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点639家,开具电子合格证75174张,完成“两品一标”认证产品110个,基本实现韭菜、芹菜、豇豆、鸡蛋等重点品种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全市131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并实施HACCP先进管理体系,累计检查食品生产销售企业9万余家次,全市10家粮食存储企业出入库质量监测覆盖面及合格率均达100%,累计投放外卖食品“食安封签”500余万份,确保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落实落细,在全链条监管执法中提升创建能力
食品安全无小事。
创新创优,在示范引领中提高创建效率
示范创建,就要突出亮点特色。
为提高创建成效,秦皇岛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重要环节进行了梳理,确定了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打造“监管仓”等方面的创新型做法,确定为示范引领项目,对其进行集中包装发力,使之在创建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互联网+明厨亮灶”,力促校园餐饮提档升级。秦皇岛将“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列入全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程,开发校园食品安全公众端,向家委代表开放,公开查看方式和和渠道,全力打造“全周期管控、全链条贯通、全过程防控、全社会共治、全方面应用”的校园食品整体智治新模式。三年来,累计投资230余万元,增加高清网络摄像头1018个。成立中小学幼儿园膳食委员会567个,全市4家校外供餐单位、637家学校(幼儿园)食堂、45家养老机构在全省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模式覆盖率100%。
标准引领,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完成浑锅、四条包子、桲椤叶饼、熟食等四类美食品牌《内控指标规范》,加强地方特色美食规范生产;建立粉条团体标准,用更严的标准提升粉条团体产品品质;市餐饮协会率先在全省制定餐饮服务单位制止餐饮浪费团体标准,全面推进餐饮服务业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以金海粮油、金海食品、骊骅淀粉为龙头,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加工产品;做大做强华夏长城、茅台干红等企业品牌,建设世界知名葡萄酒之乡;卢龙县十八里红薯粉条和青龙县燕坤牌苹果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青龙满族自治县在旗杂粮主食系列荣获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杂粮主食品类冠军。卢龙县获批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昌黎县、青龙县、抚宁区、北戴河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打造“监管仓”,旅游旺季保障屡创最好。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和休疗地,秦皇岛每年暑期都有4000多万中外游客来此旅游度假。为确保暑期食品安全万无一失,按照“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思路,有效整合供应链条,创新建立旅游旺季食品集中“监管仓”,按照“统一供货渠道、统一检测标准、统一管理”模式,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控,食材严检,队伍严管,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连续10年零差错、零疏漏、零事故,屡创历史最好,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同心同力,在共治共创中共享创建成果
保障食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秦皇岛市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开展“三安联动、五员联防”食品安全共同治理新模式,即食安、农安、公安联动,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监管员、包村干部和治安员联防,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联防联控合力,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构筑起全社会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秦皇岛市食安办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负责、行业自律、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矩阵。组建应急指挥中心,为全市基层监管机构配备执法记录仪,视频指挥基层监管人员,完善高效应急反应机制。同时,将食品安全纳入网络舆情重点监测范围,形成“交办-查办-反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广泛吸纳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外卖骑手、青年志愿者等各类群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不断打造“人人都是创建者、亲历者、受益者”的浓厚氛围,打响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全民战”。
目前,秦皇岛市逐步构建了“守信的从业者、专业的监管者、智慧的消费者、客观的传播者”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格局。两年来,全市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合格率始终保持98%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98%以上;全市3319家超市完成公开承诺,9家省级放心肉菜超市打造完成,创建省级标准学校食堂50家,培育“老字号”食品企业20家。食源性病例检测医疗机构数量从2家哨点医院增至111家,覆盖全市所有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病原标本采集率和菌毒株分离率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在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秦皇岛市位列A级首位。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幸福感、满意度由两年前的79.6%上升至8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