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舌尖3》幕后:食物人物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舌尖上的中国3》(以下简称《舌尖3》)在观众的翘首以盼中正式开播,还是熟悉的配音和跟之前两季相似的表现手法。不过,跟观众想象的不同,最先在网络上火起来的不是食物,而是一口铁锅——原因是第一集节目讲述做食物的器具。到了第二集,潮汕夜宵、乐山串串、腾冲稀豆粉、天津煎饼果子等各地小吃,纷纷登上热搜榜,让观众中的“吃货”们纷纷表示“一地口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表示,这一季节目从制作之初就确定,“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希望探索中国人是如何一点点吃成了今天的样子。

呈现食物制作和背后的文化诉求

广州日报全媒体:这次《舌尖3》食物入选标准是什么?

刘鸿彦:每集的主题不同,比如小吃这一集的主题,背后一定是非常接地气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别处,最好的味道永远在家乡,每个人的家乡就是小吃,它后面是一家一户几代人的传承,周围街坊四邻和这几代人持续发生的长久关系,小吃背后就是这样一个因素。

广州日报全媒体:纪录片拍的是美食,实际上是传递一种情怀。《舌尖3》更多想传递什么样的价值?选题上是不是也有很多创新的考虑?

刘鸿彦:简单来说就是“君子爱食,食之有道”,这是我们这次的核心。在题材上,8集分别包括器具、饮食的养生、食养、宴席和最后一集融合,都是在之前的领域内没有触碰过的,这应该是一些新的选题方向。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其实里面有一些内在逻辑,包括我们整个饮食文化体系上的表达——大家都会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个博大精深到底是什么?肯定不仅仅是食物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前两季有很多食物的制造过程,观众看的时候就觉得特别诱人,现在更倾向于食物后面的故事,会不会担心大家觉得没那么美味了?

刘鸿彦:这一季《舌尖3》从一开始就强调,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食物肯定是一个载体,在食物之后的人物,是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人物上附着了很多文化传承。这次做片子,希望能够一点一点地挖掘,我们是如何一口一口地“吃”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而且,食物、人物和文化不能分开,人物的部分要讲故事,否则变成一个教人怎么做饭的片子,所以你一定要有人物、有故事,还要有文化的味道附加在里面。文化诉求是我们必须要表达的,但是怎么表达得生动,而且被一些更年轻的群体接受,这些困难是我们这次需要不断克服的。

广州日报全媒体:第一集中有一句金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拍摄时是怎么抓取到这个金句的?

拍摄前先调查观众的审美变化

广州日报全媒体:《舌尖》之后出了很多以同类的美食纪录片,其实也不排除观众可能看多了不新鲜了,另一方面对《舌尖3》也会拿着放大镜来看、来分析,要求会更苛刻。团队有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刘鸿彦:我们在最初开始策划的时候就面临了巨大的压力,确实它不像别的项目——别的项目相对这方面影响会小一些。我们整个团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大家的期待我们都有考虑。纪录片从另一点来说,跟这个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即使是讲食物,我们也不是单纯讲食物,它不是教人做饭的片子,毕竟是讲食物和食物背后故事的片子。要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说,它的风格、内容必须要有一些变化和调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观众的审美和接触的东西变得太快了,我们肯定要抓住这些点做呈现。有一些部分是不变的,有一部分是必须要变的。

广州日报全媒体:有没有根据观众审美的变化做出调整?

刘鸿彦: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增加的主要是文化的东西,这是我们认为需要变的地方。从纪录片的创作来说,我们有这样一种责任,应该在食物的基础上,给观众一些提升的东西。

广州日报全媒体:《舌尖》等现象级的电视纪录片都曾做成大电影,评分很高,但是票房不太高,对于这样一个反差,您怎么看?

刘鸿彦:我前几年去参加过很多国外的纪录片电影节,给我触动挺深的是在加拿大、荷兰看到的很多纪录片都是在影院放映的,那里有特别好的纪录片的土壤。纪录片进入院线在咱们国家也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势头。

可能现在对于整个中国的纪录片发展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时代,有好的题材,就会有机会,关键还是看创作者是不是真的能够把握住,以及是否能够发自真心地去创作。

铁锅刀具地方小吃一夜变“网红”

《舌尖3》近日在央视及优酷等开播,首播的《器》和第二集《香》均收获大量热议,节目中展现的铁锅、刀具、砧板、地方小吃等都火速登上热搜榜。在网络评分方面,观众也给予《舌尖3》不低的分数,但也有观众认为,开篇的《器》跟期待中的美食略有差距,“幸好小吃篇比较多美食的成分”。

“带着看美食的期待打开《舌尖3》,没想到先被一口锅吸引了。”首集《器》播出过后,一夜之间,“章丘铁锅”火遍了大江南北。章丘83岁的老人王立芳靠着一门手工打锅的精湛手艺成了当地的“网红”。在《舌尖3》的快进镜头记录下,铁锅在王立芳儿子和儿媳两人的手中经过上万次的锤炼逐渐成型,最终成为章丘厨师爆炒技能手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神器”。网友表示:“发生在他们一家人身上的故事,《舌尖3》并没有过多的矫情,一口铁锅要经过3.6万次的锤炼,这样的匠人精神,足以让观众想象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熟悉的感动!七孔穿山灶,第一次知道,新奇。章丘铁锅,感人!”还有网友表示,已经马上网购了铁锅。

还有大批网友力挺《舌尖3》首集《器》,“如果没有好的工具、好的器皿,又哪来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两者是相呼应的,不是单纯的只看美食,要体会其中的深意和传统的内涵”。

对此,总导演刘鸿彦介绍,“器具”这一集,形式上是讲器具,但实质讲的是中国的中式烹调术,器具是所有美食产生的基础。比如铁锅、菜刀,后面表现的其实都是中国那种烹饪的技巧,像蒸、炒,讲的都是中国特别独有的一些烹饪技巧,都是以器具这样一个形式来体现,上升到了中式烹调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上。

其实,《舌尖3》里还是有很多关于美食的介绍,麻辣烫、胡辣汤、煎饼果子、羊肉汤等地方小吃,以及第一集里露面的瓜雕、翠珠花鱼、金边白菜、四川泡菜、豆参煮鱼等,都已经让“吃货”观众开始“舔屏”,有地方观众甚至开始了“按图索骥”,要到片中所拍的煎饼果子、麻辣烫等店家“打卡”。

THE END
1.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20页)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20页)【编号:544105 | 下载金额:2.00元 | 作者: 历史小学渣 | 点击数:1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24/11/20 】已经课堂检验,适当补充了纲要内容 1/10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2.00元00 我要投诉 加入收藏 下载说明 ...http://www.zxls.com/generation/2024/11/20/544105.html
2.化学合成粮食即将量产!网友:怕中国癌症发病率不够多吗?淀粉添加剂...看看吧,这么一个瓶子的合成器,产出了淀粉基本够一家三口吃一年了。 太厉害了! 太颠覆认知了! 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 完全可以拯救全人类了! 所以,文章兴高采烈的地赞扬了该项技术的四大划时代意义: 一、如果这项技术推广开,能省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耕地面积,还能节约水资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FHR77005560HKQ.html
3.BEC中级你不知道的低卡食物的“负面作用”如果担心变胖,曾选择食用热量低的加入了人造甜味料的食物的话,请再好好考虑一下吧。以后,在买饮料或者饼干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原料表及热量。一定要知道食物中的甜味是什么原料制造出来的。 [常识小科普] ? ? ? http://m.hujiang.com/en_beczhongji/p752672/
4.新颖的食物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制造食物制品的方法和由此获得的食物制品,所述方法涉及至少一个加热步骤。此外,本发明涉及适合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新颖的酶,以及新鉴定出来的包含编码所述新颖的酶的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 对丙烯酰胺进行商业生产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其被用于很多不同的技术应用,因此,人们已对其毒性学背景进行了很好的评价...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1/200380107012.html
1.五育·自然养育课餐桌上的奇妙化学食物美味的秘密※ 水解反应 增强食物口感的小能 ※ Q 弹有嚼劲的拉面怎么来的?大蒜切碎后放置一会儿怎么变得更辣了?这背后,有一股叫做“水解反应”的神奇力量在悄悄帮忙。·自然养育课·11 11我们在制作拉面时,会加入适量的食用碱,当它遇到水,就能在水中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OH-)。这一化学反应不仅让面粉中的淀粉部分水解成淀...https://www.cqrb.cn/dy/media/xcq262/2024-11-14/2084103_pc.html
2.小吃配方之谜揭秘传统街头美食的秘密成分小吃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其配方不仅仅是一种烹饪方法,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从古代至今,各种小吃如糖葫芦、豆皮、烧卖等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配方,这些配方不仅包含了烹饪技巧,还包含了对原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和调味料比例等方面的精心考量。每一种小吃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它们记录了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https://www.gelafhotz.cn/te-zhong-yang-zhi-ji-shu/466026.html
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生物与环境》单元,经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经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经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zbn922t.html
4.食品安全知识资料火腿+乳酸饮料: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一起食用易致癌。为了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三、怎样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这里介绍四种方法:1、浸泡水洗法:先用水冲洗掉蔬菜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基本上可除...https://www.ruiwen.com/ziliao/anquan/3994764.html
5.侍魂胧月传说怎么做吃的深度讲解食物的制造与作用一些玩家在玩《侍魂胧月传说》时不难发现,我们为了增加刷副本的成功率与自己的续航能力,通常会选择磕药补血。那么,假如我们的药物没有了怎么办?其实我们可以自己生产食物来代替它们,食物可供玩家有着补血、增加血量储备与叠加buff等效果。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侍魂胧月传说怎么做吃的食物。 https://m.liqucn.com/article/1211738.wml
6.心情烦躁的时候怎么办呢心情烦躁的时候怎么办呢3 1、吃养心食物 中医认为,心对应夏,夏季心阳最为旺盛,人们极易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症状。所以,夏季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保持心情舒畅。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餐时喝粥,午餐时喝汤。在煮粥时...https://www.jy135.com/qinggan/382598.html
7.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什么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那么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什么呢? 一、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什么? 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所以绿色...https://m.tuliu.com/mip/wnews/read-106957.html
8.创造吧我们的星球怎么做吃的食物制作方法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创造吧我们的星球怎么做吃的的内容,针对部分玩家在游戏进程中依赖吃果子来补充饥饿值,而尚未掌握食物制造技巧的情况,我们特地对相关制造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旨在为玩家提供更为详尽的指南,如有需要,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创造吧我们的星球怎么做吃的? http://www.7724.com/YouXiZiXun/news/155396.html
9.干贝是什么,干贝是什么东西制造出来的干贝是什么,干贝是什么东西制造出来的 [导读]1、干贝是一种食物(是为扇贝的闭壳肌制成),是扇贝的干制品。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能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状,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2、...https://www.qmbkw.com/wenda/98566.html
10.原神营养袋怎么制造?(原神便携营养袋怎么制作)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原神便携营养袋怎么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原神营养袋怎么制造? 原神怎么获得便携营养袋图纸? 原神食物袋怎么做? 原神食品袋怎么获取? 原神营养袋怎么制造? https://www.sooner-real.com/news/62985.html
11.食品加工机械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加工机械行业前景如何→MAIGOO知识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的农产品有时候必需要通过必定的加工再加工,于是乎一个新式的职业就呈现了就是食物机械职业。中国的食物机械制造业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食物安全日益严肃,设备更新换代成为一个大的趋势,正因为如此,中国食物机械制造业在往后适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坚持增加,前景也是非常好。具体的...https://www.maigoo.com/goomai/286044.html
12.缺氧食物怎么生产?缺氧游戏食物来源缺氧游戏食物来源 缺氧食物如何生产?不少新手玩家朋友们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缺氧食物来源生产方法一览,希望对各位新手玩家朋友们有所参考和帮助。 缺氧食物来源生产方法: 1.做食物制造机,种田多种植物,放上光线灯。做冰箱保存食物。https://www.xiazaiba.com/gonglue/2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