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领美国有机消费风潮的全食超市为什么不行了?

全食超市作为有机食品领域先发者,抓住了美国消费者的有机食品需求,以其专业的态度和极致的食品质量成为全美领先的高端有机食品零售商代表。但随市场不断变化,全食的应对不力使其陷入了高低不就的困境:一方面,沃尔玛、好市多、阿尔迪等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有机食品抢占有机食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全食式”高端已有所过时,市场上也出现了比全食更为高端的有机食品业态,抢夺全食目标消费者流量,因此近年来全食业绩不断下滑,自2013年末242亿美元市值最高点已下跌过半至目前的115亿美元,更有传出被收购的传闻。

考虑到中国正迎来消费者结构变化和消费升级大趋势,健康有机品质越来越成为生活目标,零售渠道也正面临深刻且迅速的变革。基于此,我们本文对全食的业务模式、核心竞争力、发展历程中的成败得失等进行分析,希望能以此为中国零售商略作借鉴。

产品高质+认证评级,打造品牌壁垒。(1)食品质量高标准:食品不含人工色素、人工防腐剂、不含氢化脂肪等;肉类禁止来自使用过抗生素的动物;腌肉不添加合成硝酸盐;鸡蛋全部来自散养鸡;保健品禁止50多种成分等等。(2)就近采购+出色供应链,从源头保证食品新鲜:力求采购本土化,对于蔬果和牛奶类等时效性产品,提出“LocalGreen”策略,即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建立配套的供应链,从最大程度保证食品新鲜度。(3)外部认证+内部评级展示:2003年成为全美首家获国家“有机认证”的零售商,且是到目前为止全美唯一保持所有门店和分销中心均经有机认证的零售商。同时,公司的内部评级体系将产品质量直观展示给消费者,树立了品牌和食品质量的说服力。此外,公司对员工的持股激励也巩固了其优势。

陷入性价比与高端的双线竞争,业绩不断下滑。全食一直坚持初心,即专注食品健康安全并主打高端路线,成功地将有机食品普及全美。但从2014年起,公司收入及净利润不断下滑。2016年公司收入157亿美元增2.2%,增速创7年来新低;净利润5.1亿美元,同比下降5.4%。2014-2016年净利CAGR为-6%;同店增长也自2014年的4.4%持续下降至2016年的-2.5%。而根据最新的2017财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增速降至近年来新低的1.8%,净利润下降39.5%,同店销售下降2.4%。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其陷“性价比”与“更高端”有机食品业态的竞争夹击。其中(1)性价比冲击:沃尔玛、好市多、克罗格等纷纷加入有机食品竞争行列,并且售价远低于全食,性价比更高;(2)更高端业态冲击:ClifBar&Company等公司打造更为高端的有机食品业态,全食主打专注食品高质的“高端”消费粘性不再。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高价难降,高端业态再升级

报告正文

1

全美领先的天然与有机食品零售商

全食超市于1980年成立于美国奥斯汀,199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WFM.O),是专注提供天然有机绿色食品的超市。随着美国80年代有机农业技术成熟催生了有机食品需求,以及90年代有机食品市场规模的两位数快速增长,公司通过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严格保证契合了市场需求,并迅速成长为全美领先的天然食品和有机食品零售商。

定位中高端群体,主打天然有机食品。公司主要以天然绿色食品销售为主,定位是安全健康,其中有机食品是公司最主要的品类。根据公司2016财报披露,除熟食外,大约有30%的销售额来自于有机食品,所有超市门店不重复的有机食品SKU数量达25000,公司门店的平均SKU有34000,有机食品种类丰富。

由于主打高质量的天然有机食品,公司商品价格相对较高,毛利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大型零售商,走出了一条“高价格高毛利”的高端路线,也被称为是食品界的“苹果公司”。

美国是公司主要的销售区域。2016年营收157.24亿美元,其中美国地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7%,英国及加拿大仅占3%;截至2016财年报告期末,公司全球范围内共计456家门店,其中美国436家、加拿大11家、英国9家。

2

有机食品市场先入者,专注食品安全高质

大背景催生有机食品需求,全食先发制人

全食在此背景下捕捉到了市场需求,在1980年开了第一家全食超市,并且在1992年成功上市,自始至终均以极致的食品质量保障开启了天然有机食品市场的先河,也逐渐发展成为全美有机天然食品的倡导和引领者。

在消费者对有机食品需求与日俱增以及全食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引领下,美国已有超过2万家食品超市和约75%的传统零售商出售有机食品,有机食品销售额占据食品销售的比例已达5%,有机食品也逐渐成为普通民众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不仅限于高收入者。

产品高质+认证评级,打造品牌壁垒

全食作为天然有机食品的领导者,从食品原产地再到产品上架出售,都有着严苛的标准要求,将天然有机产品质量做到极致。同时,全食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通过外部认证和内部评级展示打造了较强的品牌壁垒。

高标准保证食品高质量。公司对食品质量的标准要求极高:食品不含人工调味剂、人工色素、人工防腐剂、不含氢化脂肪;肉类不允许来自使用过抗生素的动物;腌肉不添加合成硝酸盐;鸡蛋全部来自散养鸡;保健品禁止50多种成分等等。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也是极为苛刻,供应商甚至需要对农作物的土地情况、种植情况,动物的喂养情况、生长环境情况等都要进行细致的说明。因此美国其他超市常见的成百上千种食品在全食也都不见踪影,这使得公司培养了一批的对食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忠实客户群体。

就近采购+出色的供应链,从源头保证食品新鲜。全食力求采购本土化,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健康。在美国,全食从1400多个农场进行产品采购;在全球,全食建立自有商品基地,遍布美亚非三大洲的34个国家。对于蔬果和牛奶面包类等时效性产品,全食提出“LocalGreen”策略,即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建立配套的供应链。全食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门店较多国家共运营了11个区域配送中心。由于出色的供应链能力和当地直采策略,周转效率大幅提高,食品新鲜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个性化管理和营销,巩固竞争优势

员工分权管理,股权激励充分。与传统超市不同,全食超市以团队为最小组织单元,每个门店约10个小型团队,每个团队负责所有的核心经营决策,包括产品定价、商品陈列、人员招聘和促销策略等。以人才招聘为例,每位新来的员工都会被分配至某一团队,经过4周的试用,仅当新员工获得团队2/3以上的赞成票才可最终获得全职岗位。团队每隔4周就有一次绩效考核,绩效超过一定额度的团队将获得奖金,因此每个团队都会加倍努力地工作。这种高度自治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最大产出,也有利于公司实现最大化利润。

3

全食陷入“性价比”与“高端”业态的双线竞争,业绩不断下滑

全食自始至终所坚持的核心一直不变,即专注食品健康安全并主打高端路线,成功将其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及有机食品普及全美。然而,市场在不断变化,全食并未及时地做出反应,从2014年起,公司收入及净利润不断下滑。2016年公司收入157亿美元增2.2%,增速创7年来新低;净利润5.1亿美元,同比下降5.4%。2014-2016年净利CAGR为-6%同店增长也自2014年的4.4%持续下降至2016年的-2.5%。

根据最新的2017财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49.18亿美元,增速再降至新低1.8%,净利润下降39.5%至0.95亿美元,同店销售下降2.4%。这主要由于有机食品消费主体发生变化,沃尔玛、好市多、阿尔迪等竞争对手也均开始涉入有机食品领域,且价格低于全食,满足了大数消费者有机需求,高性价比有机食品业态大热;同时,有机食品再现高端业态,全食式高端已成过去时。

股价和业绩:再探全食发展历史历程

(1)2002年-2006年上半年:期间公司股价涨约200%,最高累计涨幅达260%,同期沃尔玛跌15%、克罗格跌5%、标普500跌15%、好市多涨20%,超额收益明显,主要由于公司此阶段不断进行并购扩张,营业收入、净利润、门店数与同店增长等均保持稳定和较高增长:

2002-2005年,公司收入由26.9亿美元增长到47.01亿美元,CAGR达20%,净利润由0.8亿美元增至1.36亿美元,CAGR为19%;新增门店40家,增长30%,2015年底达175家;同店增速除了2003年的8.6%,其余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同店增速为12.8%,远高于沃尔玛(3%),克罗格(5.9%)和好市多(7%)。

(2)2006下半年-2009上半年:公司股价持续性下跌,最高跌幅近90%,期间跌幅约75%,同期沃尔玛涨15%、克罗格涨5%、好市多跌18%、标普500跌26%。我们分析财务数据发现:公司2007和2008年收入分别仍增18%和21%,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3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同比下降各10.3%和37.2%,业绩不佳,主要由于:

与之相对,2007和2008年沃尔收入分别增8.7%、7.2%,净利分别增12.8%、5.3%;克罗格收入分别增9.2%、6.2%,利润分别增16.4%、5.9%,也分别带动了两家公司股价涨幅大幅跑赢指数。

(3)2009下半年-2013年:公司股价一路上行,至2013年10月28日市值创新高至241.5亿美元(是截至今日的最高市值),最高累计涨幅超600%,期间涨幅530%,同期好市多涨200%、沃尔玛涨80%、克罗格涨95%、标普500涨100%,整体行情普遍回暖,主要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平息,但公司仍有相对较高的超额收益。

此阶段公司的营收及净利均保持较快增长,2009-2013年收入和净利CAGR分别达13%和39%,高于同期沃尔玛和好市多收入CAGR的4%和10%,净利CAGR的3%和17%;净利率由2009年的1.83%提升至2013年的4.27%(近10年来最高),同店增长也基本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全食作为高端业态,金融危机平息给其带来的业绩弹性要好于相对传统的竞争对手。

(4)2014年-2016年:公司股价再次下行,最高缩水过半,期间下跌45%,同期克罗格上涨81%、好市多上涨44%、沃尔玛下跌5%、标普500上涨21%,公司涨幅显著跑输大盘及竞争对手。

公司此阶段收入及净利增速持续下降,2016年收入157.24亿美元,同比仅增2.6%,为近7年来新低;净利润5.07亿美元,同比下降5.4%,2014-2016年净利CAGR为-6%(同期克罗格16%、好市多7%);同店增速也持续下降,自2014年的4.4%下降至2016年的-2.5%。

全食业绩下滑主要由于传统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克罗格、好市多等相继进入有机食品领域,并以与公司相反的低毛利策略抢占市场份额,竞争加剧;同时市场上出现了更为高端的有机食品零售业态,全食专注食品质量高端的粘性下降。

(5)2017年-至今:公司股价出现小幅上涨,主要由于激进投资者JanaPartnersLLC购买全食股份并督促公司进行重大变革或者加快全食出售计划,目前持股约8.2%。

全食应对市场变化不力,陷入“性价比”和“更高端”的竞争夹击

随着有机食品的日益普及,美国市场上出现了更高性价比的有机食品零售商,以及更高端的有机食品零售业态,全食应对市场及竞争者变化不力,致使其业绩及竞争力日渐下滑。其中:

(1)性价比冲击:沃尔玛、好市多、克罗格等超市纷纷加入有机食品竞争行列,并且其售价远低于全食,性价比更高;

(2)更高端业态冲击:ClifBar&Company等公司打造更为高端的有机食品业态,全食专注食品高质的“高端”竞争优势被削弱。

消费群体发生变化,高性价比的有机食品侵蚀全食份额:

(2)竞争对手高性价比有机食品完美契合千禧年需求:根据最新的OTC数据,有机食品销售额从1997年的3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33亿,复合增长率到达14.82%,催生尔玛、克罗格、乔氏超市等超市纷纷推出有机食品,且售价普遍低于全食。据Dcist.com网站的数据显示,全食超市一包藜麦的售价为9.99美元,而乔氏超市则是4.99美元;无麸奶酪披萨在全食超市的售价为7.49美元,而克罗格超市则是4.99美元。可见,高性价比的有机食品满足了千禧年的有机食品需求,全食份额不断被侵蚀。

虽然全食面向千禧一族推出了平价版全食超市-365超市,但365的价格相比其他有机食品超市仍较高。根据洛杉矶时报,一打鸡蛋365超市的售价2.99美元,乔氏超市售价2.99美元,阿尔迪售价1.99美元。

市场变化重新诠释“高端业态”,全食氏高端已是过去时。随着市场不断变化,消费者需求更加个性化,全食的“高价高质”的高端定位已是过去式。美国已经出现不少商家花式打造“高端有机食品业态”。ClifBar&Company斥资9000万美元在爱达荷州双子瀑布附近开了个烘焙坊,旨在利用原始设计,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传达健康有机生活理念。烘焙坊房面积达30万平方米,室内有超过200个窗户,天窗更采用拱形设计,独具设计时尚感。同时,室内设有大量再生木材和天然石材,并通过可旋转门连通室内外,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同时,烘焙坊的绿色建筑设计细节更是传达了其倡导绿色生活的公司宗旨。比如混合冷却塔的使用,可以减少烘焙坊的用水量至传统面包房的1/3;高效的制冷设备和工艺可以减少40%的废气排放量。公司将绿色健康生活理念渗入到了每个细节,引起高端消费者共鸣,而全食单一的“食品高质”高端模式已有所过时。

综上,在“高性价比”和“更高端”有机食品零售商的冲击下,全食介于二者中间而始终未积极做出积极而有效的改变,最终引发消费者分流并使得竞争力和业绩逐渐下降。

4

全食的发展历程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启示?

全食的成功阶段可以归因于其最先以高端有机切入市场,契合当时美国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目前中国正处于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整体环境或许正类似全食起步之前。虽然我国在食品质量监控方面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众多中国零售商也纷纷出招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落地,以期抢占市场先机。

背景差异:我国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任重道远

我国食品质量监控不到位,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系数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根据英国经济学智库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2012-2016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排名都在前10,其中美国连续五年第一,我国排名42。在美国,有机食品认证体系的公平、透明、严格执行依靠的是有公信力的84家认证机构以及USDA,食品监控体制严格且法律背书较强。但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监管不力和社会诚信度的缺失,从种植到认证,信誉机制都是缺失的,食品安全质量评分也相对较低。

因此,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隐患难以让消费者完全信服有机食品的“高质量”,导致消费者并不愿毫无顾虑地为其买单,给我国高端高质量食品的推广带来了一定阻碍,这也造成了我国目前还没出现类似全食的高端有机食品超市。

本土企业的实践与努力

全食模式在我国目前虽然难以完全本土化,但其对健康饮食的倡导以及对高端高质量有机食品的保障给我国零售商带来了很大启发。我国各大零售商也在不断做出新的尝试,试图满足我国消费者对高端高质食品的需求:

(1)永辉Bravo:精品高端超市+合伙人制。(A)食品质量:Bravo超市定位于注重生活品质和追求高品位的消费者,店内商品也与传统型永辉超市有所不同,引进了大量的高端进口商品,包括欧美、日韩制造的产品,以及时尚品牌精品,进口比例最高可达70%,充分保障食品质量。(B)门店设计与布局:营造清洁、美观、舒适、安全、方便的购物体验,其中门店设计以曲线为主导,通过小迂回及磁力点,激发消费者猎奇的乐趣;货架的选择上,点缀弧形货架、圆形货架,让货品陈列更有层次感;灯光照明方面,在食品领域Bravo调暗背景灯光,将射灯直接照射在商品上,营造高端、优雅的购物环境。(C)合伙人制度:践行“高标准、高激励、高淘汰”机制,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决策,充分激发员工能动性。

(2)华润Ole’精品超市:提倡健康高端的生活态度。华润万家面对消费升级现象,于2004年全新推出Ole’精品超市,现Ole’旗下有三个品牌分别为Olelifestyle,Olefoodhall和bltSupermarket,目前在全国拥有门店35家,60%左右为进口商品。Ole’全力打造体验式超市,比如设立概念式厨房、酒吧和咖啡馆,向顾客传递追求品质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3)明康汇:建立自有基地,严控食品质量。明康汇以全食为标杆,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极致天然有机食品。明康汇历时三年多,经过土壤、温度、气候等系列标准的严苛筛选,在全球建立自有基地22个,其中包括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水产基地。比如澳洲基地-昆士兰农场,土地平坦广袤,总面积约6万公顷,是澳大利亚肉牛繁育饲养的重要区域。明康汇澳洲肉牛从交配、繁育、哺乳、断奶、催肥均在农场进行,一生不使用任何生长激素,完全任其食用天然牧草生长。

THE END
1.克明食品4月30日快速上涨以下是克明食品在北京时间4月30日09:33分盘口异动快照: 4月30日,克明食品盘中快速上涨,5分钟内涨幅超过2%,截至9点33分,报8元,成交1493.06万元,换手率0.58%。 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参与投资,首先需要一个证券账户!来东方财富证券,快速开通,不落人后...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4303065085876.html
2.额股票不可能一直涨把双塔食品(SZ002481)股吧额股票不可能一直涨把,即便它真的未来可能到20也不会一下上去。人造肉5月刚出的概念以前都么有,这只是个美国lpo孵化的新产物,也就是资本的游戏力量。2个月可以有4快多的涨幅回下去2天也是正常的。况且还是大盘最不好的2个月。全部评论0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http://guba.sina.cn/view_2020_174238.html
3.西安饮食(000721)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精彩杜向峰: $西安饮食(000721)$ 是个好股票 8 2 分享 举报 时代财经 · 2022-12-30 2022,我在A股亏麻了:超5000只股票仅两成上涨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武佩璇 12月30日,A股迎来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终以红盘结尾。 当日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沪指高开后震荡上行,最终收涨0.51%,深成指涨0.18%,创业板...https://www.laohu8.com/stock/000721
1.食品板块大涨原因理想股票技术论坛食品板块短期大幅上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因素,包括消费者需求增加、行业竞争力提升、市场环境改善等。同时,食品行业的基本面也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如公司业绩增长、产品创新、财务状况改善等。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食品板块股票的走势,并做出相应https://www.55188.com/tag-06104263.html
2.A股史上第一牛股竟是它,涨了274倍单就涨幅来看,第一大牛股是万科A,上市至今涨幅高达274倍;伊利股份的涨幅为227倍,排名第二;位列第三的泸州老窖上市至今涨幅达171倍;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紧随其后,分别涨了157倍和141倍;云南白药的涨幅也达到了138.65倍,上述6只股票涨幅均超过100倍。 此外,前十大牛股中还包括恒瑞医药、华域汽车、中天金融和华夏幸福...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39353
3.于见专栏个人主页如今高途抖音直播账号上又出现了大量副食品与厨房用品,甚至还兼卖酒类和保健品,锅碗瓢盆与鸡爪龙虾交相辉映,保健食品与米酒陈酿交错其中,让人搞不明白这个直播账号的经营思路。 其次,高途直播账号的名称几经改易,账号视频的特色并不突出。其初次登场时叫做高途好物,而后改名为高途佳品。改名并没有拯救高途直播低迷...https://www.gelonghui.com/user/546633
4.金价创3月以来最糟糕的单周跌幅!巨额亏损后,“股神”最新市场布局...巴菲特二季度抛售银行、航空、食品及石油股 青睐金矿开采企业 市场中聚焦的一个消息是巴菲特旗下基金伯克希尔-哈撒韦在二季度的交易披露,这显示了巴菲特在经历第一季度的巨额亏损之后对市场的布局。 披露显示,巴菲特抛售了不少银行股,包括退出高盛,清仓了所有航空公司,退出汉堡王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和西方石油的股票,但...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279731
5.有友食品为什么涨停?603697有友食品涨停原因分析有友食品为什么涨停?603697有友食品涨停原因分析 有友食品股票(603697)近日出现涨停的情况,引起了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的关注。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公司业绩、市场环境、政策动向以及其他潜在影响因素。 首先,有友食品的业绩表现可能是推动其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之一。有友食品是一家知名的...https://m.peichacha.net/topic/2k2z.html
6.以下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竞价交易涨跌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简答题】以下不是证券交易所会员大会的职权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对于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封闭式基金竞价交易出现下列( )情形之一的,证券交易所分别公布相关证券当日买入、卖出金额最大的5家会员营业部(深圳证券交易所是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 A. 日开盘价格比前一...https://www.shuashuati.com/ti/41497abe74a447308b00c46e2d3a483d.html?fm=bde65a90f5ae9dc55e5d17d35a27a1cc0e
7.“鱼类零食第一股”劲仔食品为何游不动了?劲仔食品博客作为“鱼类零食第一股”,劲仔食品上市已经一年有余,却未能交出一份好看的“成绩单”。 股价表现不理想:截至2022年1月19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0.49元,较2021年内高点21.07元已经不止腰斩。 营收增长背后隐忧不断:产品上,劲仔食品主要依赖风味小鱼单一品类,创新力不足;渠道上,过度依靠线下和经销商;同时,不仅难以靠品...https://blog.csdn.net/yiweiyanjiu/article/details/122607860
8.业绩暴跌,股价大跌:不断涨价的绝味食品,又来股市要钱了其实,绝味食品在这次欲赴港上市之前不久,在A股也再一次融资。 2022年12月27日晚,绝味食品发布了一份关于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公告。公告称,此次定向增发2260.8万股股票,定增发行价为52.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1.8亿元。发行对象为15家,UBSAG(瑞银集团)获配3.02亿元,占总认购金额的25.59%。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93046
9.投资的原理(投资的原理)书评为什么不要融资做股票投资在今天的证券市场里,借钱做投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大量的金融公司都给投资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融资杠杆。用融资杠杆投资股票,看似可以放大收益,其实所有的杠杆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会因为价格的下跌,让投资者提前还钱。在股票投资中,判断一家公司值多少钱是比较容易的,困难的(或者说不可能...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4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