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学生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所以每位学生都应该学习和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抵制垃圾食品的诱惑。下面就为师生及家长介绍一些食品安全小知识。
1、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2、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3、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
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4、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
(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7)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5.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饭前便后要洗手;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不购买食用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不购买食用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药品安全篇
1、怎样识别伪、劣药品
(1)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国家规定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企业。其中商标和批准文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2)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见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异味;片剂色泽不一致者,即可视为劣药。标签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2、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法律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不仅要认真地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经常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3、如何识别药品包装上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药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或失效期)这三项内容,企业一般使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或数字加字母的形式来标示,它们分别代表的含义是:1、产品批号:是用于识别某一批产品的一组数字或数字加字母。但要特别注意这组数字与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没有直接联系,如某产品批号可标示为20020215、20031245、200507AD等形式,从批号上不能确定生产日期。2、生产日期:是指某种药品完成所有生产工序的最后日期,如某产品生产日期是20030201,说明这批产品是2003年2月1日生产的。3、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证质量的最长使用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则不能继续销售、使用,否则按劣药查处。药品有效期的计算是从生产日期开始的,如某种药品生产日期是:20040213,有效期是三年,那么有效期的合法标示就是20070212或2007年1月。
同学们,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让我们牢记这些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