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国药典》三部

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相应疾病的生物制品。疫苗接种人体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本总论所述疫苗系指用于传染病预防的人用疫苗,按其组成成分和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类型。

1.1灭活疫苗

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增殖,用物理化学方法灭活以去除其增殖能力后制成的疫苗,如钩端螺旋体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等。

1.2减毒活疫苗

是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自然弱毒株或经培养传代等方法减毒处理后获得致病力减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病原微生物减毒株制成的疫苗,如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等。

1.3亚单位疫苗

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后,提取、纯化其主要保护性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亚单位疫苗等。

1.4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

是指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重组到细菌(如大肠埃希菌)、酵母或细胞,经培养、增殖后,提取、纯化所表达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的疫苗,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等。

1.5结合疫苗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成分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制成的疫苗,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1.6联合疫苗

是指由两个或以上活的、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抗原成分联合配制而成的疫苗,用于预防不同病原微生物或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血清型/株引起的疾病。联合疫苗包括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多联疫苗用于预防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多价疫苗用于预防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血清型/株引起的疾病,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本总论是对人用疫苗生产及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具体品种还应符合本版药典各论的要求。

2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

2.1全过程质量控制

2.2批间一致性的控制

2.3目标成分及非目标成分的控制

疫苗的目标成分系指疫苗有效成分。应根据至少能达到临床有效保护的最低含量或活性确定疫苗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或)活性;添加疫苗佐剂、类别及用量应经充分评估。

3疫苗生产用种子批系统

种子批系统通常包括原始种子/细胞种子、主种子批/主细胞库和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建立种子批系统的目的旨在保证疫苗生产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应建立主种子批/主细胞库和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并规定使用的限定代次。

3.1种子批系统

原始种子/细胞种子是指经培养、传代及遗传稳定性等研究并经鉴定可用于疫苗生产的菌毒种或者细胞株,可以是一个代次的,也可以是多代次菌毒种或者细胞株,是主种子批/主细胞库前各代次种子的总称;原始种子/细胞种子用于主种子批/主细胞库的制备。外购或经技术转让获得的生产用种子,应按规定建立主种子批/主细胞库,主种子批/主细胞库前的种子应按照原始种子/细胞种子管理。

主种子批/主细胞库是指由原始种子/细胞种子经传代,并经同次操作制备获得的组成均一的悬液。主种子批/主细胞库应为一个固定代次,用于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的制备。

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是指由主种子批/主细胞库经传代,并经同次操作制备获得的组成均一的悬液。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应为一个固定代次,用于疫苗的生产。

种子批系统各种子批/细胞库应在符合中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条件下建立和制备,并应有详细的记录。

主种子批/主细胞库确定无外源因子污染时,来自该主种子批/主细胞库的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只需排除制备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所需的材料和过程可能存在的外源因子污染的风险;如因主种子批/主细胞库数量限制而无法进行全面的外源因子检查时,应对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进行全面检定。

3.2细菌性疫苗种子批系统

种子批的保藏应依据不同细菌的特性可采用在培养基上保存培养物、冷冻干燥、液体超低温冷藏等方式保藏菌种以保证其稳定性。

3.3病毒性疫苗种子批系统

外源因子检测如需进行病毒中和,应避免抗血清中存在中和潜在外源因子的抗体,使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最大限度避免这种偶然性;如使用动物免疫血清中和病毒,应使用非疫苗生产株病毒免疫SPF动物制备的血清。人类血清抗体谱较广,不宜用作外源因子检测时中和用抗体。为增加外源因子检测的敏感性,可增加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技术等敏感检测技术排除外源因子。

对已知具有神经嗜性的病毒,应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方法及评分系统进行神经毒力评估。对于具有神经毒力的病毒或可能具有神经毒力回复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必要时应对超过主种子代次的毒种进行神经毒力评估。

在病毒分离和种子批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人血白蛋白和抗生素等添加物。

3.4基因工程疫苗种子批系统

应按规定建立工程细胞库系统,通常可采用有限稀释法以达到生产用细胞库同质性目的。应通过传代稳定性分析确定工程细胞的传代限度,应采取适宜控制措施确保建立细胞库时细胞不被外源因子污染。

种子库保藏一般可采取液体超低温冷藏或液氮等方式保藏,以保证其稳定性。

种子库检定时应证明表达系统的遗传稳定性、目的基因表达稳定性和生产稳定性等。主细胞库需进行全面检定,工作细胞库重点检测外源因子污染。

4病毒性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

4.1细胞基质的选择

4.2细胞基质的类别

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通常包括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和连续传代细胞。

4.3细胞使用代次的确定

4.4细胞库的管理

细胞库按照三级管理,即细胞种子、主细胞库及工作细胞库。细胞种子可以是自建的或经过克隆化筛选或经改造的,并证明可用于疫苗生产的细胞,也可以是引进的或引进后少量冻存的证明可用于生产的细胞,细胞种子用于建立主细胞库,主细胞库用于建立工作细胞库。

5生产用培养基/培养液

5.1细菌用培养基

5.2细胞用培养液

5.3常用添加成分

5.3.1牛血清

5.3.2人血白蛋白

5.3.3抗生素

疫苗生产中不得添加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选用毒性低、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频率低的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种类不得超过一种,除另有规定外,接种病毒后维持液不得再添加任何抗生素。

5.3.4其他生物材料

6内包材

7生产

7.1原液制备

原液制备的工艺步骤和参数的设定应基于工艺效能,纯化工艺的选择应兼顾抗原纯度、活性、残留物限度等因素,以获得最适的收获物和最少的工艺杂质为目标,工艺应经验证。

7.1.1细菌培养物的制备

7.1.1.1细菌培养

将工作种子接种于规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扩增。自菌种开启到菌体收获应有明确的扩增次数规定。

细菌大规模培养可有固体培养法、瓶装静置培养法和大罐发酵培养法等。根据细菌培养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可进行细菌纯度、细菌总数、pH值及耗氧量等监测。

7.1.1.2菌体的收获

根据不同的培养扩增方法采用适宜的方法收获菌体;对以细菌分泌性抗原为有效成分的疫苗,采用离心取上清液等方法。培养物收获后应进行纯菌检查、细菌总数、活菌含量或抗原含量等检测。

7.1.1.3细菌灭活和毒素抗原脱毒

7.1.2病毒培养物的制备

7.1.2.1细胞培养

(4)鸡胚培养应使用同一供应商、同一批的鸡蛋或鸡胚用于同一批疫苗原液的生产。

原代细胞、传代细胞以及鸡胚培养的正常对照细胞/鸡胚的外源因子检查应符合本版药典的要求。

7.1.2.2病毒增殖和收获

接种病毒时应明确病毒感染滴度与细胞的最适比例,同一工作种子批按同一MOI的量接种,以保证批间一致性。除另有规定外,接种病毒后维持液不得再添加牛血清、抗生素等成分。

多次收获的病毒培养液,如出现单瓶细胞污染,则与该瓶有关的任何一次病毒收获液均不得用于生产。

7.1.2.3病毒灭活

灭活程序一经结束应立即取样进行灭活验证试验,取样后不能立即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时应将样品置-70℃及以下暂存并尽快进行灭活验证试验。应选择敏感的病毒检测方法,并对方法学的最低检测能力进行验证。对同一批病毒原液分装于多个容器的,应按容器分别取样进行验证,不得采用合并样品进行验证。

7.2抗原纯化

不同类型疫苗的纯化工艺技术及目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于全菌体或全病毒疫苗主要是去除培养物中的培养基成分或细胞成分,对于亚单位疫苗、多糖疫苗、蛋白质疫苗等,除培养基或细胞成分外,还应去除细菌或病毒本身的其他非目标抗原成分,以及在工艺过程中加入的试剂等。

7.2.1细菌性疫苗

7.2.1.1全菌体疫苗

通过适宜的方法去除培养基成分,收集菌体,制成活疫苗原液;菌体经灭活后制成灭活疫苗原液。

7.2.1.2亚单位疫苗

7.2.2病毒性疫苗

7.2.2.1减毒活疫苗

需要浓缩纯化的减毒活疫苗,应采用相对简单、温和的方法(如超滤、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病毒的浓缩、纯化,但应对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的牛血清、抗生素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规定限度。对在细胞裂解、病毒提取过程使用有机溶剂的,应对其残留量进行检测,并符合规定。

7.2.2.2灭活疫苗

通常应在病毒灭活后采用适宜的方法纯化或采用适宜的方法纯化后灭活。纯化方法应能有效去除非目标成分。

7.2.3基因工程疫苗

采用适宜的方法纯化。纯化方法应能有效去除非目标成分。

7.3中间产物

中间产物是从起始材料开始,通过一个或多个不同工艺如发酵、培养、分离以及纯化,添加必要的稳定剂等各工艺过程所获得的产物。

7.3.1检测

应在中间产物制备成半成品前进行关键项目的质控检测,如病毒滴度、活菌数、抗原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比活性指标的检测,并需考虑对后续工艺阶段无法检测的项目,如纯度、残留物等进行检测。

7.3.2中间产物的存放

除另有规定外,中间产物应按照连续生产过程进入后续的加工处理步骤。中间产物因等待检测结果需要暂存时,应选择适宜的保存方式和条件,并对可能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制定可接受的标准。

7.4半成品

7.4.1配制

应按照批准的配方进行半成品配制,将所有组分按配制量均一混合制成半成品。这个过程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步骤,如添加稀释液、佐剂吸附、稳定剂、赋形剂以及抑菌剂等。半成品配制完成后特别是铝佐剂吸附的疫苗应尽快分装。

7.4.2检测

应取样检测,所取待检样品应能代表该批半成品的质量属性。应依据生产工艺和疫苗特性设定检测项目,如无菌检查等项目,铝佐剂疫苗应进行吸附率和铝含量检测。

7.5成品

将半成品疫苗分装至最终容器后经贴签和包装后为成品。

7.5.1分装

7.5.2检测

疫苗成品检测项目一般包括鉴别试验、理化测定、纯度、效力测定、异常毒性检查、无菌检查、细菌内毒素检查、佐剂、抑菌剂及工艺杂质残留量检测等。

依据具体情况,成品的部分检定项目可在贴签或包装前进行。

应尽可能采用准确的理化分析方法或体外生物学方法取代动物试验进行生物制品质量检定,以减少动物的使用。检定用动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采用清洁级或清洁级以上的动物;小鼠至少应来自封闭群动物。

7.5.4标准物质

8稳定性评价

疫苗稳定性评价的主要类型包括:实时实际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加速稳定性研究;强制破坏稳定性研究;热稳定性研究。疫苗最根本的稳定性评价应采用实时实际条件下的研究方案对疫苗产品进行评价,还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所采用的其他适宜的评价方法进一步了解疫苗的成分、纯度、效力及降解程度的稳定性。确定中间产物和成品保存条件的主要评估标准通常是考察其效力能否保持合格,也可结合理化分析和生物学方法进行稳定性检测。应根据疫苗运输过程可能出现的冷冻或脱冷链及震动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

8.1稳定性评价方案

稳定性研究应评估在规定储存条件下效价的下降程度及可接受范围。

8.2稳定性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

8.3稳定性结果评价

稳定性研究结果用于确定疫苗的保存、运输条件及有效期,并证明在有效期内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9贮存和运输

9.1中间产物的贮存

在疫苗生产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因工艺或生产过程控制的需要(如等待检验结果、联合疫苗的序贯生产等),不能连续投入下一道工艺步骤,应在适宜的条件下保存。

9.1.1贮存条件的确定原则

9.1.2贮存条件的参数确定

应考虑贮存容器与中间产物或其他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容器吸附、释放或与内容物的物理化学反应等),以及中间产物与贮存容器空间的气体交换导致内容物的酸碱度改变;此外,还应考虑光照、湿度、在冷库中的存放位置等因素;采用强毒株病毒/细菌种子生产的、未经灭活处理的原液需贮存时,还应考虑生物安全等因素。

除另有规定外,中间产物贮存温度通常为2~8℃,减毒活疫苗原液保存于-60℃或以下更能保持病毒滴度活性。铝佐剂吸附的中间产物不得冻结。

9.2成品的贮存和运输

成品贮存包括疫苗完成包装工序进入成品库贮存至销售岀库的过程(不包括疫苗运输、使用过程中的贮存)。

10标签和说明书

10.1标签

标签分为内标签和外标签,内标签指直接接触药品内包装的标签,外标签指内标签以外的其他包装标签。

10.1.1内标签

疫苗的内标签尺寸通常较小,无法标明详细内容,但至少应当标注疫苗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疫苗的内标签可以粘贴或直接印制。内包装容器粘贴标签的,应当能肉眼观察到内容物以及容器的高度或容器的周长。直接在内包装上印制的标签,应字迹清晰、坚固和具备规定的最小信息量。

10.1.2外标签

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由于疫苗产品具有对温度特别敏感的特性,疫苗外标签应当载明本产品贮存和运输温度等符合冷链的醒目信息。

10.2说明书

疫苗说明书应包括疫苗名称、成分和性状、接种对象、作用与用途、规格、免疫程序和剂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临床试验、贮藏、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核准日期与修改日期等项内容。

成分和性状项下应简要描述采用的菌毒种和制备工艺、疫苗外观性状及组成成分,应列出有效成分和添加的全部辅料及已知残留物,供医务人员和具有潜在过敏反应的疫苗受种者选择和甄别。

THE END
1.生物制品分为哪几类生物制品按所采用的材料、制法或用途不同,可分为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诊断制品及其他生物制品,包括血液制品、组织制品、非特异性免疫制品及微生态制品等。如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和促菌生等。其中,菌苗又分为活菌苗、灭活菌苗、化学菌苗。http://m.15tqc.com/show1817008/
2....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需要有什么...上游生物制品简易征收,给我们3个点专票,我们也是生物制品简易征收,能抵扣吗 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5036110
3....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定...单项选择题 生物制品一般指的是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05fd41e803714ed0ae02b658448f5330
4.医学微生物练习题46、关于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1.3分)A.细菌为主B.病毒和真菌为辅C.可以是致病菌D.可以是机会致病菌E.致病菌为主正确答案:ETA的答案:E47、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1.3分)A.毒素B.透明质酸酶C.热原质D.细菌素E.血浆凝固酶正确答案:DTA的答案:D48、细菌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630/22/79779524_1038141135.shtml
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要点背记(考试必看...91、单项选择题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某一病原微生物,其荧光素应标记在() A.微生物上 B.固相载体 C.该微生物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上 D.抗人Ig抗体上 E.某种动物红细胞上 点击查看答案 92、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无菌实验室所必须的() A.无菌实验室应完全封闭 B.定期进行彻底消毒 C.进入无菌室应着隔离...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2/1072483.html
6.2018级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群:在医学美容机构(如综合性医院的医学美容科、医学美容门诊、美容专科医院)、生活美容机构(如大型美容院及美容连锁机构)及化妆品(代理)公司等从事医学美容技师、医学美容咨询师、美容顾问、美容美体技师、化妆品调配及营销等工作。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4.htm
1.生物疫苗属于生物医药吗生物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性抗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DNA 疫苗等。例如,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就是通过 DNA 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受体菌,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提取后加入佐剂制成。 https://www.jsshbk.com/jiankang/302.html
2.生物疫苗,是否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生物疫苗与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性...本文详细探讨了生物疫苗是否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问题,通过解析生物疫苗的定义、生物医药的内涵以及生物疫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与重要性,我们得出结论:生物疫苗确实属于生物医药领域。https://moerjia.cn/post/10798.html
3....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对外销售是开几...老师,商贸企业购进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对外销售是开几个点?看政策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是可以用简易计税的,那购进再卖出去我们是用几个点? 水中的小鸟于2021-10-29 15:12 发布 1817次浏览标签: https://m.acc5.com/ask/question_5221179.html
4.一般纳税人也可以按小规模交税:44种简易征收总结(附法规依据...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下列货物,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4.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6号)文件将6%改为3%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941640212&efid=lKpBjavpR9CZ1OjnpfePIQ
5.微生物学实验题(通用6篇)1.下列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___.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抗生素 2.大肠菌素是属于___.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3.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但应除外___.A.大肠埃希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浅部真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茁 4.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lqn0lzy.html
6.生物制药重点知识汇总化学制药所需节肢动物8.生物制品类:预防,治疗,诊断 按原料来源分类:5 人类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人生产的主要品种有:人血液制品类、人胎盘制品类、人尿制品类。 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4 ...https://blog.csdn.net/qq_42351541/article/details/124237214
7.暑假作业练习题D、《我的早年生活》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了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12、填空。(12分) (1)母亲啊!你是 荷叶 ,我是 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下的天空下的荫蔽?(《荷叶 母亲》冰心) (2)_老骥伏枥__,志在千里。_烈士暮年___,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https://m.oh100.com/kaoshi/shujia/611276.html
8.药食同源,内养外护,knowyoumore,knowhealthmore,knowbeauty...“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简简单单又让人神往不已啊!“预后”是指根据经验预测的疾病发展情况。肾穿刺(renopuncture)即肾活检,也称肾穿刺活检术。了解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治疗疾病和估计预后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肾小球(glomerulus)是血液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构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645442/
9.2017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考前模拟题及答案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不属种之间 E.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答案:D 3. 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 A.SIgA B.IgG C.IgM D.IgD E.IgE 答案:C 4. 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类依据是 A.VH抗原性的不同 ...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80640.html
10.生物实验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5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