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
究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
4.朊粒(prion):传染性蛋白因子,只含蛋白质,无核酸组分,引
起海绵状脑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胞壁(cellwall):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围在细胞膜的周
围。是一种膜状结构,组成复杂,革兰染色法可分为阳性菌与阴性菌,共有组分是肽聚糖。
2.肽聚糖(peptidoglycan):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壁的主要组分,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键和五肽交联桥构成。
3.磷壁酸(teichoicacid):是革兰阳性菌的特有成分,是由核糖
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长链多聚体,穿插于肽聚糖中,按其结合部位不同,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
4.脂多糖(LPS):格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胞
内毒素,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组成。
5.L型细菌(L-form)细菌缺陷型,有些细菌在体内外环境及抗生
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
6.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与肽聚糖合成有关的酶类,是青霉素作
用的主要靶位。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
状物,有效地扩大了细胞膜面积,相应地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亦称拟线粒体。
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为闭合环装的双链DNA,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带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9.拟核(nucleoid):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
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
10.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至细胞壁外的一层
黏液性物质,与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为多糖或多肽的多聚体,是细菌的毒力因子。
11.鞭毛(flagellun):细菌细胞表面由蛋白质构成的波状弯曲的细
长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2.菌毛(pilus):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表面存在的一
种比鞭毛细、短而直的丝状物,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与细菌黏附有关。
13.性菌毛(sexpilus)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长而粗,
数量少,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有关。
14.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
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15.繁殖体(vegetativeform):未形成芽胞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
称为繁殖体。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1.ABC转运(ABCtransport):革兰阴性菌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位于
周浆间隙,革兰阳性菌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位于细胞的外表面。营养物与特异性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后,引起后者构型的改变,继而将营养物转送给细胞膜上的ATP结合型载体,导致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打开膜孔,使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
2.自养菌(autotroph):该菌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如利用CO2、
三氧化二碳离子作为碳源,利用N2、NH3、二氧化氮离子、三氧化氮离子等作为氮源,合成菌体成分。这类细菌所需能量来自无机物的氧化称为化能自养菌,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的称为光能自养菌。
3.易养菌(heterotroph):该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
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腐生菌以动植物尸体、腐败食物等作为营养物;寄生菌寄生于活体内。
4.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细菌突然暴露于高出适宜
生长温度的环境时,可暂时合成热休克蛋白,这种蛋白对热有抵抗性,并可稳定菌体内热敏感的蛋白质。
5.专性需氧菌(obligateaerobe):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
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6.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bacterium):在低氧压(5%-6%)生
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幽门螺旋杆菌、空肠弯曲菌。
7.兼性需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
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
8.专性厌氧菌(obligateanaerobe):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
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10.迟缓期(lagphase):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短暂适应阶段。菌体
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