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人类开发添加剂的时候总是用一个特定量,看看人的肝脏是否受损,对肾脏是否有害,上百年来一直忽略了微生物的感受。直到20多年前才幡然醒悟,原来人体一个更加庞大的生命组织,类似宇宙的的星球高速运行相互吸引制约,保护着地球免受冲撞,微生物与人类共生也是在保护着人类免受各种疾病感染和致炎。所以现在更多的科学家对食物添加剂进行研究的时候,更加注重人体共生微生物对添加剂的感受,这是食品研究的进步。
首先,我们来先了解下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与肠道屏障受损和免疫监视异常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food,UPF)是由天然食品或其他有机成分经工业方式制造的食品。这些食品往往被设计和制作得色香味俱全,口感极佳、精美包装让携带和长期保存都满足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包括虚荣心方面,使用的真正食物并不多,所以利润极其丰厚。(好食物和好感觉食物有多么不同)
与超加工食品相对应的则是未加工或低加工食物(unprocessedorminimallyprocessedfood,MPF),比如清洗完就可以吃的水果蔬菜、简单蒸煮就可以吃的红薯土豆玉米、特殊处理一下就可以吃的牛奶生鱼,烹熟就可以吃的谷物、豆类、蔬菜和肉类等。这些食物大都是原材料明确,无添加物,很多甚至无需烹饪或者在家庭厨房简单烹饪后就能食用。
一度有人觉得某些食物能让人吃了还想吃是因为加了罂粟壳子,使人成瘾。实际上完全不需要那些有风险又价格昂贵的材料,仅仅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如高科技开发的食物香精、防腐剂、乳化剂、甜味剂、香味剂、食用色素)等就能盖过葱姜蒜花椒大料等天然调味料,就能让人对这些食品欲罢不能。
研究人员开发的超加工食品的添加剂单独合法添加时可能并不会立刻致病,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加工食品的人并不是科学家本人,而使用的人可能会同时使用多种添加剂或过量使用,以期达到更诱人的效果。而这些添加剂的使用会严重破坏肠道菌群,导致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外,还促进全身的慢性炎症。
近几年在食物添加剂的质疑声中,有些科学家出来解惑,宣称添加剂并无害处,它们是食物的灵魂,没有它们,我们的食物会索然无味,会无法存放储运,......
这些洗地的表白并不能自圆其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多种不同添加剂,一天往往不止吃一种超加工食品,一年中常常有很多天吃加工食品,而各种添加剂的协同的累加效果则更为严重。
这类食物餐饮后,消费者往往不会立刻感觉到异常。因为很少有人会把自己的便秘腹泻、脸上长青春痘、身上长湿疹或牛皮癣跟这些食物进行关联,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下滑、家里的亲人脾气暴躁、健忘失眠与这些食物有关。很多人觉得孩子患了自闭症多动症和抽动症等、老人患了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都是基因出了问题,任天由命,殊不知都跟这些让人不依不舍的超加工食物有直接关系。
乳化剂、防腐剂和色素等添加剂还能促进肠道条件致病菌的生长,促进其毒力因子的表达。低浓度乳化剂暴露就能降低小鼠肠道粘液屏障完整性,增加从肠腔穿过上皮屏障易位进入血液的细菌数量,以及未消化食物大分子片段进入体内,引起个体的自免疫系统无端的抗击。
随着肠道屏障渗透性的增加(肠漏),细菌、细菌毒素、食物大分子等各种物质会进入人体,诱发免疫细胞攻击,进而导致炎症、免疫细胞异常分化,免疫监视功能降低等,最终出现各种急性慢性疾病。如果吃完立刻腹泻可能会引起警觉,但是引起便秘几乎没有人介意。便秘者在正常人群中高达半数,除了膳食纤维和运动不足以外,添加剂也是一个重要推手。
几年来食与心不断在这个方面进行科普,从留言看,总有些人有侥幸心理,觉得机制研究主要是通过的动物试验发现的,而人跟动物不同,动物研究的结果在人身上未必能复现。下面食与心结合大规模人群研究来哪些分析疾病与超加工食品有关。
1.超加工食品增加便秘风险
期刊:Clinical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
日期:2024年5月
这项研究涉及12716名美国成年人,其中有1290例便秘和1067例腹泻。分析发现:
大多数人会觉得便秘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排便稍微难受了那么一点。实际并非如此,人类的正常排便是每周14-10次,即便每天排便也是轻度便秘。一天的排便频率低于一次时是中度便秘,让粪便在肠道中延时会加大有害菌和菌的代谢毒素,以及环境荷尔蒙(比如微塑料)进入循环系统的机会,破坏其他器官功能。
2.超加工食品增加肠易激综合征(IBS)风险
日期:2024年7月
这项长达11.3年(中位数)的追踪研究涉及178711名成年人,共发现2690例IBS病例。分析发现:
除了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也与超加工食品有关。超加工食品摄入越多,溃疡性结肠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越高。
3.超加工食品增加癌症风险和死亡率
期刊: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
日期:2024年6月
与最低UPF消费量组相比,最高的UPF消费量组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显著(增加11%),结肠癌风险升高了12%,非贲门胃癌风险升高了43%。
另一项11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能增加大肠癌患者的死亡率。结直肠癌幸存者在诊断后摄入总超加工食品和脂肪/调味品/酱料越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越高(风险增加96%);而摄入冰淇淋/雪糕越高,则结直肠癌死亡率越高(风险增加86%)。(Ultra-processedfoodconsumptionandmortalityamongpatientswithstagesI–IIIcolorectalcancer:aprospectivecohortstudy-eClinicalMedicine(thelancet.com))
4.超加工食品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期刊:JAMANetworkOpen
大量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会增加成人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对于儿童的研究较少。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1426名儿童,平均年龄5.8岁。分析发现:
儿童摄入的超加工食品主要是糕点,甜饮料,饼干和糖果。童年的不良饮食不仅塑造着自身的代谢和免疫基础,也影响着日后的饮食习惯,从而为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人类第一大死亡原因。不少人认为少吃肉(特别是红肉),多吃素或者素食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实际上,吃素健康与否也得看食品加工水平。
这一结果其实并不难理解,吃一个橘子跟吃橘子罐头,吃一把花生仁跟吃几块花生糖,吃几块煮土豆跟吃包薯片,都是素食,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5.超加工食品增加抑郁症风险
期刊:ClinicalNutrition
日期:2024年4月
这项队列研究涉及15960名成年人,同时研究者也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
在2019年的小心!吃快餐真能吃出抑郁症来,食与心就指出了不良饮食对于抑郁症的影响,建议通过饮食改善情绪(抑郁症的饮食干预)。有些人觉得是危言耸听,研究证据太少,而听从建议控制饮食的人,早就摆脱了抑郁的折磨。
6.超加工食品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文件:AssociationsBetweenUltra-ProcessedFoodConsumptionandAdverseBrainHealthOutcomes
期刊:Neurology
这项研究涉及一个认知障碍队列(14175人)和一个脑卒中(中风)队列(20243人)。两个队列都包括入组时(基线)没有患病的人群,分析发现:
也就是说,超加工食品摄入会增加认知障碍和中风风险。即便是坚持相对健康饮食(比如地中海饮食的人),高加工食品的摄入量越多,认知障碍和中风风险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