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溶解液体所采取的方法一般是直接放到容器中进行溶解。这种溶解方式导致溶液中的杂质也残留在溶解液中,同时溶解的过程比较长,溶液中的物质成分容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溶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在封闭状态下溶解,且方便除去溶解杂质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内有一独立的、能从杯体内取出的过滤内胆,所述过滤内胆外形呈圆柱状,过滤内胆的底部和圆周分别设有网状过滤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中心贯通,杯体下端开口螺纹连接有电机座;
所述杯体上部设有杯肩和杯口,杯口螺纹连接有盖子;
所述电机座呈圆柱状,电机座内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位于电机座中心位置,电机座上端外圆周设有连接套口,所述杯体下部呈筒状,杯体下端开口与上述连接套口螺纹连接,杯体下端开口与电机座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所述过滤内胆倒扣装在电机座上,过滤内胆的开口端设有翻边,翻边被紧夹持在所述杯体下端开口外端面与电机座上端面之间;
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座上端伸入过滤内胆的开口内,输出轴伸入过滤内胆开口内的一端连接有搅拌叶片或搅拌刀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为透明杯体,透明杯体上设有抽真空杯盖,抽真空杯盖上设置有提手结构,所述过滤内胆通过透明杯体的杯口装入透明杯体内;抽真空杯盖内侧设有中空的连接头,所述过滤内胆的胆口套装在上述连接头外。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杯盖包括透明杯连接座和抽气筒身,透明杯连接座下部呈套口状,透明杯连接座与所述透明杯体的杯口螺纹连接,透明杯连接座与上述杯口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
所述抽气筒身匹配在透明杯连接座外轴向滑动,抽气筒身与透明杯连接座外圆周之间设有密封圈,透明杯连接座上设有抽气腔体,抽气腔体设有与透明杯体内部连通的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一侧设有抽气时打开而排气时关闭第一排气孔的第一排气塞;
抽气筒身内部与透明杯连接座之间滑动配合形成抽真空室,在抽气筒身上设有能将抽真空室内受压气体向外排气的单向导气结构,该单向导气结构包括开设在抽气筒身上的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孔一侧设有排气时打开而抽气时关闭第二排气孔的第二排气塞。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真空室内设置有助力弹簧,助力弹簧下端向下顶压在所述第一排气塞外围,助力弹簧上端向上顶压在所述抽气筒身的筒底。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杯盖上设有抽气嘴,抽气嘴上拆卸连接有电动抽气泵。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磁力搅拌装置,磁力搅拌装置包括从动磁圈和搅拌轴,搅拌轴用于支撑从动磁圈绕中心转动,从动磁圈四周设有不锈钢外层,不锈钢外层上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多个搅拌刀片,搅拌轴外端穿过不锈钢外层并延伸出不锈钢外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内胆底部靠近所述杯体的杯底,所述磁力搅拌装置设置在过滤内胆底部内侧和/或外侧,所述搅拌轴外端与过滤内胆底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杯体的杯底内侧,所述搅拌轴外端与杯体的杯底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一手环,手环与所述抽真空杯盖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杯体内设置有过滤内胆,过滤内胆的底部和圆周分别设有网状的过滤孔,将待溶解食物放置在过滤内胆内,抽真空,辅助以搅拌,能快速溶解食物,溶解过程中食物可处于真空状态,有利于保持食物的新鲜口感,过滤内胆则方便溶解后的溶液通过,残渣留置在过滤内胆内,从而可以方便去除溶液中存在的杂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便携式食品溶解器,包括杯体1,在杯体1内有一独立的、能从杯体1内取出的过滤内胆2,过滤内胆2外形呈圆柱状,过滤内胆2的底部和圆周分别设有网状过滤孔5。
本申请中个,杯体1为透明杯体,透明杯体上设有抽真空杯盖3,抽真空杯盖3上设置有提手结构4,提手结构4为一手环,手环与抽真空杯盖3转动连接。过滤内胆2通过透明杯体的杯口装入透明杯体内;抽真空杯盖3内侧设有中空的连接头6,过滤内胆2的胆口套装在上述连接头6外。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抽真空为手动抽真空结构,具体结构为:
抽真空杯盖3包括透明杯连接座7和抽气筒身8,透明杯连接座7下部呈套口状,透明杯连接座7与透明杯体的杯口螺纹连接,透明杯连接座7与上述杯口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
抽气筒身8匹配在透明杯连接座7外轴向滑动,抽气筒身8与透明杯连接座7外圆周之间设有密封圈9,透明杯连接座7上设有抽气腔体,抽气腔体设有与透明杯体内部连通的第一排气孔10,第一排气孔10一侧设有抽气时打开而排气时关闭第一排气孔的第一排气塞11。
抽气筒身8内部与透明杯连接座7之间滑动配合形成抽真空室15,在抽气筒身8的筒底上设有能将抽真空室15内受压气体向外排气的单向导气结构,该单向导气结构包括开设在抽气筒身上的第二排气孔12,第二排气孔12一侧设有排气时打开而抽气时关闭第二排气孔的第二排气塞13。
进一步改进:抽真空室15内设置有助力弹簧14,助力弹簧14下端向下顶压在第一排气塞11外围,助力弹簧14上端向上顶压在抽气筒身8的筒底。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抽真空为电动抽真空结构,具体结构为:抽真空杯盖上设有抽气嘴30,抽气嘴30上拆卸连接有电动抽气泵。
如图1至图7所示:杯体1内还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具体结构为:磁力搅拌装置包括从动磁圈16和搅拌轴19,搅拌轴19用于支撑从动磁圈16绕中心转动,从动磁圈16四周设有不锈钢外层17,不锈钢外层17上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多个搅拌刀片18,搅拌轴19外端穿过不锈钢外层17并延伸出不锈钢外层17。过滤内胆2底部靠近透明杯体的杯底,单个磁力搅拌装置设置在过滤内胆2底部内侧或外侧,两个磁力搅拌装置设置在过滤内胆2底部内侧和外侧,搅拌轴19外端与过滤内胆底部固定连接。
除了上述结构外,磁力搅拌装置还可以采用一下的安装结构:磁力搅拌装置设置在透明杯体的杯底内侧,搅拌轴外端与杯体的杯底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实施例八:杯体1为透明杯体,杯体1一侧设有把手105,杯体1中心贯通,杯体1下端开口螺纹连接有电机座100。杯体1上部设有杯肩和杯口,杯口螺纹连接有盖子101。电机座100呈圆柱状,电机座100内设有搅拌电机102,搅拌电机102位于电机座100中心位置,电机座100上端外圆周设有连接套口103,杯体1下部呈筒状,杯体1下端开口与连接套口103螺纹连接,杯体1下端开口与电机座100之间还设有密封圈。过滤内胆2倒扣装在电机座100上,过滤内胆2的开口端设有翻边,翻边被紧夹持在杯体1下端开口外端面与电机座100上端面之间。
搅拌电机102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座100上端伸入过滤内胆2的开口内,输出轴伸入过滤内胆2开口内的一端连接有搅拌叶片或搅拌刀片104。
实施例八中,搅拌都是在过滤内胆2内搅拌,安装搅拌叶片,可搅拌咖啡等粉状食物;安装搅拌刀片,可以搅拌水果蔬菜,也可以打碎干果类食物(如咖啡豆,干豆,等之类,打完后直接泡)。这样可以使搅拌的食物渣留在过滤内胆里,使人在打开盖子喝不会喝到食物渣。电机座内设有为搅拌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池和/或外接入电源的插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