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土塘养殖较为依赖养殖户经验,品质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
基地内用于养殖的水池
基地内养殖的脆肉罗非鱼个头足、肉质鲜美杨兴乐摄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李贤芬谭耀广
广东是全国渔业大省,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兴起,水产预制菜也成为市场热销产品。近日,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江门新会大鳌镇引入了首家预制菜产业园,计划围绕当地特色的南美白对虾开发特色预制菜产品,以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特色水产“牵手”预制菜产业,在产品标准化压力倒逼下,品质必然需要提升。这给当地水产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近日在当地走访时了解到,大鳌镇有企业开始利用“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和数字水产养殖系统,走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新路子”。
对虾“撑”起9亿元产值
大鳌镇地处西江下游磨刀门水道,是一个由河水冲积而成的江心岛。当地河网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据介绍,去年大鳌镇入选了2021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新会区以大鳌镇为核心,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导产业,创建了新会区南美白对虾现代农业产业园。
联手预制菜谋划“新路”
大鳌镇党委书记程文杰表示,围绕水产养殖业,当地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探索。2021年,当地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并探索出“以产业兴旺为核心,二产反哺一产”的“好路子”。而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水产预制菜。
《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江门市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天然优势,而大鳌镇更是江门水产预制菜生产制作的重要原料供应地。
日前,丽宫食品预制菜产业园、优质水产产业园在大鳌镇举行动工仪式。江门丽宫优质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欧国良表示,丽宫预制菜产业园将围绕新会陈皮、南美白对虾这两大新会特色农产品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计划近期先行推出陈皮芝士虾饼、陈皮美极虾等预制菜产品。
程文杰指出,大鳌镇将以丽宫预制菜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带动水产养殖从一产走向二产,打造二产反哺一产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大鳌样板。
水产品遇上“标准化”难题
但从特色水产变成预制菜产品,过程中必然要经历“标准化”的“烹调”。
而对作为产业原料生产的大鳌水产养殖业而言,“标准化”正是目前发展的瓶颈。
记者日前走访时发现,大鳌水产养殖目前仍以传统土塘养殖模式为主。冯雄伟对土塘养殖模式有着这样的形容:“60%靠种苗、20%看天气,剩下的就是技术和运气了。”
台风、暴雨、水源、水质……桩桩件件都影响着养殖。大鳌镇农办工作人员黄宝欢表示,保持稳定的水质更是水产养殖业中的重中之重。水源、水质一旦出现问题,整塘鱼虾都会被毁掉。
近年来,当地一直宣传推广水质检测、科学精准用药防病害、采用科技手段净化水质等养殖方式,使南美白对虾等产量大致保持稳定。但由于各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不同,水产的质量也就参差不齐。一位业内人士坦言:“按照国外成熟的预制菜标准,大鳌当地的水产品在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一池“净水”“自动”养鱼
而破解“标准化”之困,答案或许就在大鳌镇的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
日前,记者来到该基地。基地钢棚内,一个个高数米、宽十多米的水池首先映入眼帘,“这是‘游泳池’,鱼虾在里面‘游泳’不怕日晒雨淋!”该基地一位工作人员幽默地说。
项目负责人、新会中集渔业科技事业部总经理黎泽深介绍,部分水池正在养殖普通罗非鱼及脆肉罗非鱼,“每个水池分别连着两套设备,分别是物理净化设备和生物净化设备。前者用于分离鱼池内不溶于水的排泄物,后者用于净化鱼池内的有害物质。”不仅如此,每个水池还配有一个高效增氧设备,出水的溶氧量最高为20毫克至30毫克/升,这大大高于土塘使用增氧机的数值。“得益于高效增氧设备,我们的水池能同时养更多鱼。”
记者了解到,这些水池采用的技术被称为“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中,内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处理箱和生物净化箱,养殖水体依次经过物理净化、高效增氧、消杀排抗和生物净化处理后回到鱼池循环利用;外循环系统包括源水处理系统、尾污处理系统,主要利于生态、绿色养殖。黎泽深表示,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水质,通过“双循环”系统大幅提高水质,能有效降低病害,“水质干净了,病害就也少,也就减少了用药,这样水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等都能达到很高的标准。”
此外,基地正在建设一套电脑控制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可以根据预设数据实现自动精准投料,实时水质、含氧量,让水产养殖不再“靠经验”。
“养殖工厂”产量高质量好
据介绍,新会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一期项目,有8个养殖池,养殖水体合计2400立方米;建设中的二期项目有18个养殖池,养殖水体合计5400立方米。整个基地的建设,就是按照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模式打造。在这种模式下,采用新系统养殖,产量上有显著的提高。
他还强调,由于养殖水质好,相比传统土塘养殖,基地养殖的脆肉罗非鱼不仅干净,而且没有“土腥味”,鱼肉入口更加鲜甜可口,无论是新鲜烹调还是制作预制菜都是“一流”。
将逐步推广新养殖模式和技术
据介绍,新会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实现水产养殖装备化、养殖操作自动化、养殖管理智能化、养殖尾污资源化、养殖过程可溯源为目标,而这也正是目前广东省渔业发展的方向。今年5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提升渔业技术装备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运用现代化渔业设施装备,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推广应用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措施。
据悉,新会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使用的养殖技术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鳜鱼、石斑鱼、加州鲈鱼等中高价水产品。“因为罗非鱼成活率高,我们先从容易的入手,等到系统运营成熟后,我们就开始养殖难度较大的南美白对虾。”黎泽深对基地所展示的养殖科技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大鳌镇正以新会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示范,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备、链条完整的养殖装备产业。黎泽深表示,基地未来计划与当地政府联手向大鳌养殖户推广新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以“公司+基地+政府+农户”等模式开展合作,促进当地养殖业的升级以及预制菜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