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并非药食无别不要乱用中药材“食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保健品,含中药成分的保健品尤其是药食同源的物品更是备受青睐。不过,我省中医药专家提醒,虽然阿胶、山药、蜂蜜等很多种物品都是药食同源,但并非药食同性,更不等于药食同功,食疗虽有防治疾病、保健强身、辅助药疗之功效,有不同于药疗的优点,但不等于食疗包治百病,更不能代替药疗,尤其是急症、顽症患者。

92种中药适用于保健品

赵旭说,在中药保健食品中,食药两用的中药往往起主要的保健作用,使用也最广泛。目前,批准适用于保健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有92种,如常见的丁香、八角茴香、枣、蜂、桑椹、龙眼、罗汉果、茯苓、山药、阿胶等。

“还有114种中药或其有效成分也允许用于保健食品加工,如人参、天麻、当归、玫瑰花、苦丁茶、银杏叶、野菊花等。”赵旭说,但是,有59种因具有明显毒副作用而不能用于保健食品,如川乌、草乌、巴豆、朱砂、蟾酥等。

药食同源并非药食无别

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但并不等于所有中药都可当成保健食品。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新志说,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用的药物”,而中医理论的特色在于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治疗上根据病人身体的整体状况,加上四季、气候、地理等因素全面考虑,作出诊断,辨证而遣方用药。

“以感冒为例,属外感风热证者可用银翘散;属外感风寒证者可用葛根汤;属外感风寒伴内伤湿滞证者则可用藿香正气散等。”王新志说,中医治疗的精华在于辨证施治,单纯感冒一病,根据不同症候应使用不同的处方。若不分症候,自行乱服中药,不但不能治病保健,更会危害健康。

“中药分寒、热、温、凉‘四性’,又具辛、甘、酸、苦、咸‘五味’,因而可用以调整人体机能状态功能,防治疾病。”赵旭介绍说,一部分中药性质较为平和,如百合、淮小麦、山药、扁豆、山楂等,这些药物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当做食物日常食用,又属于药物可用以治疗疾病,药食皆宜。但大部分中药偏性较为明显,治疗药效强,服用正确则疗效突出,服用不当时则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结果,因此必须严格区别,小心对待。

吃好睡好无需额外进补

“我这体质适合吃什么、怎么补”在门诊上,王新志常遇到这一问题。经常有人找他把脉,咨询养生问题,其中不乏成功人士,他们非常希望能推荐一些中药保健品,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

确实,对于那些饱受亚健康困扰的人来说,长期吃西药怕产生副作用,于是,那些自称“纯天然”、“无副作用”的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让不少人动心。对中医了解多一点的,会加上艾灸、经络按摩等。王新志说,中药保健品,就是用食物的天性来调整身体的天性,但这些保健品并非老少咸宜。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首先应对自身体质有所了解后再针对性选择。”王新志说,一个人在病情初期、高潮和康复阶段的体质是不一样的,用药、用食品、饮品调理都是有差别的,不能跟风选择保健品。

“其实,真正的中医养生远不止药补、食补。”王新志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说日常饮食起居应顺应自然规律,感觉肚子饿了就该吃饭,困了就应该睡觉,累了就要休息。

“吃好睡好充养精气,从中医的角度说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西医的角度则是休息好了免疫力增强,自然少生病,所以,根本没有必要额外进补。”王新志说,中医讲究“虚则补之”,一般健康人从日常的合理膳食中即可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不需要再多食用特殊营养品,只有常常感觉到疲累、食欲不振、易患感冒等人群,或者有某种特殊生理和物质需求的人群如孕妇、重体力劳动者、高温辐射等不良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等,或需辅助医疗作用的人才进补。

中药保健品并不能治病

“药食同源,但中药保健品并不能治病,不要迷信某种或某些神奇的食物或保健品。”赵旭说,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的;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的。两者在生产及配方组成、质量控制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赵旭说,作为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证,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药食同源并非药食同性,更不意味着食品与药品具有同一性或具有同样的作用。”王新志强调,治疗疾病时,必须依靠药物而不是食品。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发生和发展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目前对这些疾病只能用药物控制,尚不能根治,人们应该树立规范治疗、科学用药的意识。

THE END
1.药食同源食品和保健品的区别那么,药食同源食品和保健品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药食同源食品强调的是食品的双重属性,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保健品则更注重特定功效和作用。其次,药食同源食品通常是天然的、未经加工的食品或中药材;而保健品则可能包含化学成分或人工合成物质。最后,药食同源食品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而保健品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http://www.liuyinbio.com/h-nd-2392.html
2.万亿级大降产业,9种药食同源“浪里掘金”,企业该如何抢占创新...基于以上,本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保健食品注册数据,分析配方中常用原料的使用频次、与其他中药材的配伍和涉及的保健功能,目的是为更好地挖掘含有9种药食同源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规律,指导新配方的开发,扩大9种药食同源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http://yanfa.foodmate.net/news/show-736.html
3.营养品保健品药品的区别在哪里?药品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核发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在2003年7月前是由国家卫生部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核发批准文号;2003年7月以后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核发批准文号。 3、组成成份不同 药品是由能够治疗疾病的各种有效成份组成;而保健食品是由具各种保健功能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或其它成份...https://www.meipian.cn/37hiird8
4.药食同源,但食物药膳药物还是有区别的。【判断题】中国传统中,“巫”与“舞”同源。()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同源蛋白(homologous protein)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于药食同源的是( )。 A. 覆盆子 B. 枸杞子 C. 五味子 D. 决明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同源蛋白质(homo...https://www.shuashuati.com/ti/d26e9b5422b24eaca7c526308551a1dd.html
1.如何区分中成药与中药保健食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专著《黄帝内经》中有记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了“药食同源”的思想,许多中药来源于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具防治疾病之功。这也正是中药能够作为养生保健品的理论依据。 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不过,并不等于所有中药都可当成是保健食品。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https://www.yjbys.com/edu/zhongyaoshi/343102.html
2.药食同源,解锁食物中药和降的亲密关系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里记载的113方中广泛使用大枣、甘草、葱白、生姜、阿胶、蜂蜜等食品兼药物; 明代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中,除了记载了草本药物中的要适量用的品种外,还详细列出了178种菜部、谷部,96种果部的使用价值和药理作用。这些均为“药食同源”思想的反应和实践。 https://www.jianshu.com/p/023a5ff36b23
3.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公司山东百氏康控股有限公司以德州健之源为基础,专业从事药食同源产品、特殊膳食及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及OEM贴牌代加工拥有GMP、FDA、ISO认证资质,剂型涵盖片剂、粉剂、颗粒、茶包、胶囊、软糖、水蜜丸等。https://www.ego-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