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独具特色的物产离不开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在这里接近80%的国土面积都被森林覆盖,湖泊与河流遍布全国,奠定了自然生长的环境基础;在这里夏季短暂但阳光充沛、冬季漫长且寒冷冰封,动植物们经历了多变的环境考验,风味也变得浓郁醇厚。芬兰的食材生产者和法律制定者永远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在芬兰,所有的养殖环节均极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为欧洲最低水平。杜绝重金属、激素出现,并严格执行沙氏门菌控制方案,其零抗生素猪肉便是极佳例证。
??爱尔兰植被覆盖率高达90%,素有“翡翠岛国”之称,得益于草场面积广阔、日照充足、空气质量高、水源无污染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爱尔兰生产的农副产品被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争相进口。爱尔兰成立了欧洲第一个国家食品安全机构——爱尔兰食品安全局(FSAI)。爱尔兰不仅执行欧盟及爱尔兰国家食品安全的双重标准,更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上对食品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国家。
??挪威的食安标准是自成一派的,标准远高于欧盟。以酸奶举例,瑞士超市卖的酸奶如果过期15天以内是绝对没问题的,可以放心吃,因为这个酸奶放到欧盟就是多出15天的保质期。肉、蛋、奶、蔬菜等的标准更高。
??法国是一个有着美食传统的农业国家。在法国食品中,有80%的农产品需要经过食品加工厂的加工。食品加工业是法国第一大工业,有10000多家农业食品企业,年产值1200亿欧元,约占GDP的10%。因此,法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
??荷兰一直在尝试使本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权力更加集中,且使本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基于上述目标,2001年,荷兰成立了荷兰食品厅,组建了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专业机构。后期改为食品和消费产品安全厅,2003年该机构被划归到农业自然和食品安全部。
??日本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的,山地的面积甚至可以占到国土面积的70%。可想而知,能够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自然是稀缺的。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也影响了西瓜的售卖价格。日本这个国家是十分注重食品安全的,为了能让水果等生鲜食品保持足够的新鲜度,那么就需要更好地对瓜进行挑选,清洗,包装以及维护,所以在种种流程之下,包括西瓜在内的一些水果的售价自然就提高了。
??加拿大人口3000多万,地广人稀,加之背靠美国,发展工业的兴致不高,潜力不大。所以更多扮演资源提供者。其中,农业资源堪称除石油之外的加拿大经济支柱。憨直的加拿大人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国家信仰的高度。任何生鲜食品的外包装上如果印刷了加拿大枫叶,就是对品质的最高保障。作为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加拿大连续两年荣获食品安全第一位。加拿大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从事与食品有关行业的成员,他们不是涉及农业生产,就是在农业加工和农业商品流通领域,仅仅从商业角度考量,加拿大也必须把食品安全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瑞典的安全食品认证透明,官方、民间消费者网站与大众媒体时时追查不良产品,并公布厂商名单。一经追究责任,面临商誉受损与严厉赔偿,最终会导致身败名裂而破产。所以商家在产、输、销等食品链的各个环节无不战战兢兢,严格遵守“从农田到餐桌”安全食品的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