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

背景: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各部门负责、分段管理的体制。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以及这次执法检查,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实行分段监管还是统一职能,有了观点争锋。

尹成杰:(分段监管)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当前的问题是,分段监管的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力量薄弱。现在最重要的是强化基层体系,乡以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辜胜阻:行政部门执法末端问题很多。由于多头治理,部门之间是见利勇为,有利益大家都“打篮球”,都去抢。对于责任,互相推诿,大家“打排球”。这样一种体制,我觉得应该改变。

温孚江:当时在讨论食品安全法时,大家建议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来统一领导与协调。现在的问题是,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怎么样?是不是还像过去一样,各管各的。这次人大的执法检查报告应该给政府一点触动。政府应该充分尊重全国人大这个有分量的报告,不是说说而已。现在基层的食品安全现状很不乐观,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行政化太严重、官僚化太严重,缺乏做实事的机构。

企业对利润渴求为啥超过对法律敬畏

背景:食品安全法施行以来,对食品安全犯罪惩罚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成本太低,成为在很多委员中产生共鸣的话题。

吕薇:现在大家都讲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沦丧、唯利是图,我认为产生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体制和机制导致的,企业有空可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他们加强管理,加大惩罚力度。不要怪商家唯利是图,企业都是逐利的,关键是我们的制度和机制,违规成本太低了,他们可以有恃无恐。

达列力汗·马米汗: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成本很低,给违法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虽然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了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但是违法的成本太低。非法行为获利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被抓住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对利润的渴求超过了对法律的敬畏。

郑功成:在崇尚金钱、追求暴富的不良氛围下,唯利是图成了许多人的奋斗目标,损人利己之风因执法不严、底线失守而泛滥,经常有一些制造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得不到惩罚,或者是被打击以后死灰复燃。我们有食品安全法,还有一批法规与规章,包括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等等,为什么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还是执法不严,执法主体形同虚设,法律法规没有落到实处,结果是违法者先富,越违法越易富,不顾人命者则暴富。

准入制度不合理能实现有效监管吗

背景:如何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给民众一个放心的餐桌,委员们结合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思考。

陈斯喜:食品安全的战线很长,涉及面很广,涉及点很多,全方位地监管实际上很难做到。如何提高监管效率很重要,应该把监管的重点放在终端产品,也就是放在餐桌前的产品监管上,加大餐桌前产品的检查力度。

郑荃:我们的检查组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三小”企业经营者座谈会上,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个卖豆腐的,非常老实,雇了5个工人,无照经营,他说他做的豆腐没有质量问题。我说谁来认定你的豆腐没有问题?他说他送检一个豆腐的样品,检测费是3000元,送了两次,就没再送,这样的费用他负担不起,只能不检测了,黑着卖,这样他就在监控的范围之外。我们参观检测站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下,检测豆腐样品多少钱,说是2800块钱,检测周期一个星期。这样的检测手段形同虚设,因为一个豆腐厂送来的样品不能代表所有的产品,一个工厂生产的也不止一个产品,他做的东西跟送检的东西根本是两回事,这种毫无道理的制度还在执行。

还有一家生产商谈到,他在自己家里,前店后厂卖煎饼、馒头,但是产品想进入超市卖就需要很多的许可,检测一个馒头是1500元,烧饼又要1500元,他说他交不起这个钱,所以就黑着卖,超市就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让这些馒头黑着进来。这是基层准入制度的设立问题。我们讨论的结论就是应该好好研究合理设置“三小”企业的门槛准入,把他们拉进来加以管理,而不是把门槛提高,让他们游离在外面,这样才能有一个广泛的有效的监管。

徐显明: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应负起自己还未认识到的一种责任,即创造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诉讼条件,不要站在食品企业立场上,或是为了所谓“稳定”而压制诉讼,要尊重法院独立行使职权,法院在保证公民食品安全权利上负有终极责任。如果我们不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不用法治的方式维护社会安全,还把重点放在“公权力”和政府体系的加强上,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年年执法检查,年年问题不断。

THE END
1.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而食品的制作和生产涉及的环节多、涉及面广,食品的种类又特别丰富,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有计划、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抽检固然重要,但食品的监督、监管需要的是常抓不懈。食品安全监管要不得“搞形式”“走过场”的工作方式,这会让食品经营商户养成“一抓就严,不抓就松”的坏毛病。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01329.html
2.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如何破今年2月份,中国经济网就大家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大量调查,从线上线下的调查返回了很多信息,其中包括了消费者、媒体人、食品界从事人,企业家,研究人员,监管人员和公务员等等,汇总这些信息,今天设了三个议题来讨论,现在我们开始第一场讨论的主题,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如何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大家十分关心...http://intl.ce.cn/zhuanti/2016/spjg/index.shtml
3.中国为什么不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监管?中国的食品安全为什么不进行全面地大力度地监管?如何来进行监管?不安全的状况已经过去了许多年,鲜少听到有哪一家被罚款,被严惩。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手段总该是有的。究根到底,是做不做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彻底清除掉这些毒瘤,不应让他们继续伤害人体健康。 https://www.jianshu.com/p/48763521861f
1.食安隐患国家标准背后的危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背后隐藏的危机。这些标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工具,但它们是否真的有效呢?我们将深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如何通过改进监管和提高公众意识来加强食品安全。 一、食安隐患的根源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2013年的“猪肉不见了...https://www.6dukxby4q.cn/di-wen-shi-pin/824574.html
2.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解析,成因探究与治理措施要求全攻略2、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价格因素,忽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3、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监管力度不足。 4、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http://csdn.emotion123456.com/E545171c25D7.html
3.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4.2024年市场监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通用21篇)(三)实施全程监管。一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企业基本信息、人员信息、日常监管信息数据库,做到一户一档,监管记录完善,充分利用智慧食安、二维码溯源平台等APP实时监管,辖区x家食品生产企业检查xx余次、较大食品流通商家x家检查xx余次、xx家餐饮单位检查xxx轮次、“三小”平均检查x次/户。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有专门的...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670353.html
5.徐凯乡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困境及其解释——治理能力的视角然而,在立法主义理念指导下我国不断推进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已经形成了一批相对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并没有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乡村食品安全领域,法律与乡村社会脱节、有法难依的情况很普遍。现代治理研究路径认为,当前的监管模式难以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须引入...https://fa-ce.zuel.edu.cn/zgfzyjw_zkdt/cont/news-22292.html
6.于龙刚: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为应对执法力量不足的困境,不少地区的市监局也积极探索创新,吸收村社干部、网格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管员,由他们对辖区的监管对象进行实时走访和排查。不过,村社干部、网格员的日常工作也比较繁重,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走访和排查。 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的标准比较专业,绝大多数村社干部、网格员缺乏所需的专业知...https://www.guancha.cn/yulonggang/2024_08_26_746040.shtml
7.班组长管理提升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其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安全工作的效果,因此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强化安全监管、促进企业健康、安全、稳定的全面发展。在全年工作计划中,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 1、强化对《安全员必读》、《安全常识与业务操作实用手册》及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安全常识,牢固树立...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209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