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紧“舌尖上的安全阀”——食品安全怎么监管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发

这几年,从“三聚氰胺”到“问题酸奶”,从“瘦肉精”到“速生鸡”,从“毒生姜”到假羊肉……问题食品频频曝光。2013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总数,说明了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

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从食品行业来说,正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手段仍然有许多不适应。

监管体制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对食品进行监管的部门多达15个,难免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多头管理的问题,往往有利的时候争着管,没利的时候往后闪,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

执法问责不严。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处罚,在实际执法中,以罚代刑时有发生,有的该重罚的却“蜻蜓点水”,有的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却“一罚了之”,甚至有的执法人员置法律权威于不顾,“睁只眼、闭只眼”,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监管能力不足。与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相比,监管能力还存在不少“短板”。如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仅“眼观目测”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做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时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为何说食品安全重在监管

问题食品的出现,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逃过政府监管“跑出来”的。如果监管到位,企业就不敢生产问题食品,即使生产了,也到不了公众餐桌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由此可见,虽说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但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监管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对食品行业中疯狂逐利的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引导食品企业良性发展,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放心、安全。只有让不法分子“不敢犯”、“不能犯”,广大消费者“才敢吃”、“吃得安”。

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百年食品产业发展史,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日益严密健全的过程。以美国为例,经过100多年的完善,美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立体式、全方位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从国内看,这几年一些地方为强化监管,进行了有益探索。以陕西渭南为例,2011年在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基础上组建的食药监管委员会,增加了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流通、生猪及牛羊屠宰等监管职能,成立农产品食品执法监察支队,公安局增设食品安全侦查大队。在强有力的监管之下,2012年该市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监管体制怎么无缝衔接

在我国,按照原有的监管体制,食品最初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加工生产归质监部门管,流通销售是工商部门管,餐饮单位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中间还涉及公安、商务、卫生等部门。

这种分段监管体制,原本是为了形成合力,但在各分段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缝隙”,存在着监管盲区。这种情况,被很多人称为“九龙治水”。九龙治水,水患难除。整合监管主体,减少监管环节,分清监管职责,建立无缝衔接的监管体制,成为强化监管的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理解监管体制的无缝衔接呢?“无缝衔接”,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首先,将以前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整合起来,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统一监管。其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职责,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种植养殖,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

这一系列的体制和机构改革,迈出了食品安全统一监管的关键一步。但是,要让改革之花结出硕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细化改革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其一,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涉及多个部门。不论哪个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责,做好分内的工作。同时,还须继续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互相倚重、互相支撑、紧密衔接的监管体系。

其二,完善地方监管机构。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应切实担负起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地方监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起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实现重心下移,解决“上边热、下边凉”的问题,不使食品安全在第一线失守。

其三,理顺内部机构关系。整合其他部门职能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整合”,打破原有监管模式和固定思维,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效能机制,力争在提高监管水平上取得“1+1>2”的效果。

◎监管能力为何亟须提高

有句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很难发现问题,安全监管也就无从谈起。履行好监管职责,提高自身监管能力是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较弱,“内功修炼”仍然不足。

充实监管力量。食品安全,需要强大的监管力量“保驾护航”。应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监管队伍标准化,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需的快检设备和现场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执法能力。

强化技术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品安全监管之“器”在于技术,而最基础的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大幅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完善标准体系。在我国,共有食品标准近5000项,近几年新公布了302项国家标准,但仍存在标准缺失、过时、交叉等突出问题。目前,国家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13年年底将完成现有标准的清理,到2015年形成严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体系。

建设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及时发布信息,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降低社会危害的重要手段。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电子追溯系统,为食品配备“身份证”,追查问题做到“冤有头、债有主”。向社会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

◎食品安全如何筑牢法治“防火墙”

这些年,我国也加大了食品安全违法的惩治力度。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食品安全犯罪处罚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可判处“死刑”,取消了罚金数额限制。

总结国内外经验,保障食品安全,应保持严打的“高压线”。要用“铁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状况。

专项整治常规化。集中治理整顿是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等突出问题,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一两次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做到常抓、长抓,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实施行业退出制度。实行问题企业“黑名单”和从业禁入制度,健全诚信不良记录制度,使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一次违法、终身禁入”,及时清除“害群之马”。2013年施行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已有“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

THE END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2023年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形势稳中向好 (附一图读懂) 12 司局动态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特殊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大家谈 北部片区活动在内蒙古举办 11-15 关于征集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健食品分析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11-1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临床试验现场 核查要点及...https://www.samr.gov.cn/tssps/
2.卫生差监管难无堂食外卖店食品安全如何保障作为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新业态,专做外卖的食品经营场所近年来不断增多,因其规模小、人员流动大、场所隐蔽、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少等原因,部分无堂食外卖店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也有一些店铺“挂羊头卖狗肉”躲避平台与相关部门监管。如何才能对无堂食外卖店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外卖安全卫生?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40508/20d9220b1b7f4f6a8b1a2982cbde7967/c.html
3.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行业动态核心提示: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上午10时,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负责人邱立新二级巡视员将就“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上午10时,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负责人邱立新二级巡视员将就“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与网民进行在线...http://www.foodeducation.cn/sydt/show.php?itemid=3094
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权采取什么措施?2.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3.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法律依据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https://m.64365.com/tuwen/aaakrux
2.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如何执行?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案例解读 近几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被频繁地在各大新闻媒体及网络上曝出,这不仅显示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切实关注,同时也反映了食品安全工作在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性。2016年,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了《食品安全监督...http://mobile.rmzxb.com.cn/tranm/index/url/www.rmzxb.com.cn/c/2018-03-12/1991082.shtml
3.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二)以确保监管经费为保障,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综合效率。 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经费投入,力争地方财政逐步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组织协调等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努力争取财政按照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总体规划要求,逐步安排食品生产安全检验检测专项经费,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https://www.jy135.com/guanli/172390.html
4.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5.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如何监督举报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专注最近的一项新闻报道,成都许多学校被爆出使用霉变的食品给学生食用,目前成都市多个行政机构在进行调查,结果如何该尚未可知。但是这也折射出我国百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那么如果各位读者朋友们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监督和举报呢?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 一...https://mip.66law.cn/laws/775022.aspx
6.食品监管新规解读如何当好食品安全总监?Research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2022年11月1日实施),新规进一步要求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务必配齐配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出了问题后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新规亮点是在食品安全员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当配置食品安全总监岗位,这是一个新提法。本...https://www.hengtai-law.com/en/insight/research/data_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