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民群众一双双雪亮的眼睛,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无处遁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理想状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长期的努力方向,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解决,下面本文将从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下一步打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基本工作情况
党委、政府高位推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安徽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在历年党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食品安全工作,由财政保障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四员”补助,补充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抓好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全力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
存在问题
下一步打算
一是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地方党委、政府指导和各级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在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上将各部门联合起来,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共同做好此项工作。二是加强科技项目的后续维护和运用公开。将各类食品安全科技项目后续资金纳入财政保障项目,建立运营考评机制,确保正常使用;同时将科技项目向大众进行适当程度的公开,让群众有更多途径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三是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各级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合理及时地处理各类负面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四是强化培训群众食品安全共治意识。在常规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的同时,可以从社会监督员、志愿者、老师等开始宣传培训食品安全监管知识以及最重要的反馈渠道和程序,逐步让人民群众切实参与到社会食品安全监管中来,有效防范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从而让社会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获得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程曦,金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