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目前没有法规禁止销售和食用福寿螺,但商贩在销售时须向顾客明确所售是否为福寿螺,其次须加工干净,煮熟煮透。水产专家表示,福寿螺自身抗菌性较强,身上会夹带大量寄生虫,加之不同于田螺的5个大圆形贝壳的特有组织形态,很难用一般烹饪方法杀灭寄生虫。不建议市民食用。请在购买时注意区分田螺和福寿螺。
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生食,并且生、熟食的加工工具尽量分开。喜欢食用螺肉的市民,要学习一定的分辨常识,避免食用不认识的螺类,或例如织纹螺等具有毒性的螺类。如果食用福寿螺,建议进行充分的高温烹煮,同时充分清洁双手以及操作区。“简单的爆炒,或者是焯水,其实是很难将寄生虫完全杀灭的。”
福寿螺作为一种我国最为成功入侵生物,如今在各大湖泊、小溪、池塘、河流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福寿螺是瓶螺科、瓶螺属下的软体动物,虽然福寿螺极易获得,但对于福寿螺的食用,却存在着安全隐患。
相比较于福寿螺,田螺却可以被人们安全食用,这是为什么呢?
田螺和福寿螺都是螺类,但它们的体型大小有很大的不同。田螺的体型比较小,一般只有几厘米长,而福寿螺则比较大,较大个体可以长到10厘米。
此外,田螺的壳比较厚,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质,而福寿螺的壳比较脆,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少。
另外,田螺的生长环境和福寿螺有很大的区别,田螺一般生长在泥沙丰富、水草繁茂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而福寿螺则更喜欢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例如池塘、水库、沟渠、水稻田等。
福寿螺的体螺层约占壳高的十分之九,且螺纹部分较小,脐孔位置非常大,壳口位置没有黑色的边框;田螺的体螺层约占壳高的十分之七,且螺纹部分较大,脐孔位置呈缝状,壳口位置有黑色的边框。
食物中毒:如果福寿螺没有烹制得当,其中会存在一些细菌毒素,如果人们食用了这些毒素,就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吸虫感染:福寿螺是广泛的蝌蚪伞类吸虫的中间宿主,如果食用了未经充分烹制的福寿螺,就可能感染吸虫。
蝌蚪伞类吸虫感染可能导致疾病,如肝吸虫病、肠道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腹泻、消化不良、以及肝脏和肺部等器官的损伤。
圆线虫病:福寿螺携带一种名为圆线虫的微小寄生虫,如果人们食用了未经充分烹制的福寿螺,就可能感染圆线虫。
圆线虫病通常会引起皮肤瘙痒和疼痛,同时可能导致肠道、肺部和其他器官的损伤。圆线虫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常见,包括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等地。
脑膜炎:福寿螺也可能携带一种致命的病原体,称为后圆线虫。如果人们食用了未经充分烹制的福寿螺,就可能感染后圆线虫。
后圆线虫病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这是一种非常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重金属中毒:福寿螺通常生长在铜、锌、铅等金属矿区,如果福寿螺生长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就可能富含有害物质,如铅、镉和汞等。如果人们食用了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福寿螺,就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
中毒的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等症状。
福寿螺携带的寄生虫非常多,这主要与福寿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有关。
生态环境
福寿螺常常生长在水体较为混浊的地方,这些水体通常含有很多细菌、病原体和寄生虫等微生物。而福寿螺又是一种杂食性动物,通常会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腐殖质等,这些也是各种寄生虫生存的地方,因此福寿螺携带寄生虫的几率会增大。
生物学特性
福寿螺是一种粪口性动物,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福寿螺为了摄取充足的营养,同时也会摄入大量的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在福寿螺体内生存和繁殖,最终导致福寿螺携带大量的寄生虫。
繁殖能力
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内可以产卵20-40次,每次产卵量达到数万粒。这就给寄生虫提供了很好的繁殖机会,因为福寿螺体内的卵会随粪便排放到水体中,从而被其他生物摄食。
总之,田螺和福寿螺都是比较常见的螺类,但它们的生长环境、体形大小和营养成分都有很大的不同。田螺是可以食用的,而福寿螺则是一种入侵物种,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中都存在很大的危害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内设区市
市政府部门
各县区市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