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食品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日益繁荣的农村食品市场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来,将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和威胁。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者与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

当前农村食品经营主体绝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环境较差的家庭式经营方式,经营品种多而杂,设施设备简陋,食品经营者以老人及留守妇女居多,卫生观念、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参差不齐,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食品消费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餐饮行业、中小学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建筑工地食堂等,经营面积不足,设施设备简陋,人员大多未经体检、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很难达到食品质量化分级管理和发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要求。

农家宴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难以符合要求,宴请人员比较集中,目前农家宴还没有纳入食品消费常规监管范围的情况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三)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的矛盾较为突出

有的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只有2人-3人,在食品安全工作日益重视的今天,很多基层监管所每天忙于应对检查、上报材料,日常监督检查往往人手紧张,力不从心。

二、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之本。针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管模式,打防并举、堵疏结合,充分实现各部门职能到位,确保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是当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笔者认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深入宣传,加强培训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村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去只重价格不重质量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取向。深入开展消费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让制假售假行为失去市场。

同时加强对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强化对农村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业主、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从业,守法经营意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监管制度

要大力扩充基层执法队伍,充实基层力量,并进行统一培训,从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业务建设着手,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在各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延伸监管、宣传的“触角”,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是监管部门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重要的桥梁,他们既要对本村的群众及经营者进行法制政策的宣传,也要把村民和住户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到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三是加强综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各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信息互享机制,严格控制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和消费各个环节。

四是严格执法,严管重罚

要想改变经营者行为,必先严进宽出,按照有关要求,对食品经营者文化程度、年龄及身体状况做出一定限制,保障食品经营者素质水平。2015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该法的亮点之一是提高了行政罚款额度,并在行政责任方面,新增加了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制意识尚需提高的农村市场,严格执法是防止违法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大执法力度,敢于亮出“宝剑”,处罚该处罚的,取缔该取缔的,才能有效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在实际监管中应该加强对食品检查不合格企业的检查次数和频率,加大恶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者的处罚力度,确实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食品安全监管的路途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广泛监督,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层层把关,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切实行使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律意识、维权意识,才能共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THE END
1.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而食品的制作和生产涉及的环节多、涉及面广,食品的种类又特别丰富,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有计划、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抽检固然重要,但食品的监督、监管需要的是常抓不懈。食品安全监管要不得“搞形式”“走过场”的工作方式,这会让食品经营商户养成“一抓就严,不抓就松”的坏毛病。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01329.html
2.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如何破今年2月份,中国经济网就大家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大量调查,从线上线下的调查返回了很多信息,其中包括了消费者、媒体人、食品界从事人,企业家,研究人员,监管人员和公务员等等,汇总这些信息,今天设了三个议题来讨论,现在我们开始第一场讨论的主题,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如何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大家十分关心...http://intl.ce.cn/zhuanti/2016/spjg/index.shtml
3.中国为什么不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监管?中国的食品安全为什么不进行全面地大力度地监管?如何来进行监管?不安全的状况已经过去了许多年,鲜少听到有哪一家被罚款,被严惩。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手段总该是有的。究根到底,是做不做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彻底清除掉这些毒瘤,不应让他们继续伤害人体健康。 https://www.jianshu.com/p/48763521861f
1.食安隐患国家标准背后的危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背后隐藏的危机。这些标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工具,但它们是否真的有效呢?我们将深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如何通过改进监管和提高公众意识来加强食品安全。 一、食安隐患的根源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2013年的“猪肉不见了...https://www.6dukxby4q.cn/di-wen-shi-pin/824574.html
2.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解析,成因探究与治理措施要求全攻略2、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价格因素,忽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3、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监管力度不足。 4、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http://csdn.emotion123456.com/E545171c25D7.html
3.于龙刚: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为应对执法力量不足的困境,不少地区的市监局也积极探索创新,吸收村社干部、网格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管员,由他们对辖区的监管对象进行实时走访和排查。不过,村社干部、网格员的日常工作也比较繁重,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走访和排查。 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的标准比较专业,绝大多数村社干部、网格员缺乏所需的专业知...https://www.guancha.cn/yulonggang/2024_08_26_746040.shtml
4.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