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食品中发现异物时,消费者首先应当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合适的维权措施:
1.消费者可以直接与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进行协商,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接到消费者的赔偿要求后,应实行首负责任制,即首先承担赔偿责任。
若责任在于生产者,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反之亦然。
3.如果以上途径均未能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食品中出现异物的商家,将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
1.由县级以上食品监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以及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能进一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2.商家还需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货值金额接受罚款。若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罚款金额为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若货值金额超过一万元,则罚款金额为货值金额的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若食品中的异物属于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行为,且销售金额较大,则可能构成此罪。
2.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若食品中的异物足以造成食源性中毒或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则可能构成此罪。
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若食品中的异物是生产者、销售者故意掺入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者明知掺有此类原料而销售,则可能构成此罪。
这些罪名均对犯罪者的行为有严格的构成要件要求,但一旦构成,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