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5〕781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5〕781号)

导读: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总局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各地在执行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局监督司反馈。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

的指导意见(试行)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根据当前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多、小、散、差的特点,特别是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情况复杂、监管难度大的现状,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已成为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工作的重点。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全面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卫生监管,现就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page]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界定小作坊的范围

(一)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大量存在,直接涉及“三农”、就业和百姓生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要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坚持分类管理、限制销售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监督管理。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知法守法意识增强,生产秩序逐步规范,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活动得到有效遏止。

(二)合理界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由7人以下(属个体工商户)组成的,有固定场所,以手工制作为主或者有少量简单的生产加工工具和简易生产设施,其产品无预包装或者简易包装,直接销售给本村或者本乡消费者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

二、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二)发挥基层政府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定期向政府报告本地区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基本情况,分析本辖区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报告大要案查处情况,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机制,制定整顿工作方案,签定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定期总结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并主动与其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沟通,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三、履行职责,积极探索,认真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各项监管措施

(一)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结合本辖区食品及其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特点,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助下,进厂、进村、进户,逐一摸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数量、生产品种、基本生产条件、质量安全状况等具体情况,建立小作坊质量档案,做到心中有数,为消除监管盲点、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奠定基础。[page]

(二)取缔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的小作坊。调查摸底中发现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属于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登记造册,及时建议当地卫生、工商部门予以取缔,并将名册和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政府。

(四)实行开业、歇业“两申报”制度。季节性生产的小作坊,在开业或歇业时,应当向基层组织协管员报告,协管员要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上级组织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业或重新开业的,须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卫生条件和生产条件核查合格。

(五)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人员健康、产品检验和产品包装等方面逐步满足基本条件,建立必备的、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法,指导小作坊建立进货记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生产,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六)鼓励小作坊联建食品检验室,严格实施出厂强制检验。对区域特点突出、生产加工小作坊相对集中的地区,要引导鼓励小作坊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认真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保证不合格食品不出厂销售;要指导联建检验室不断完善检验条件和检验能力,督促联建检验室严格实施出厂检验,建立联建检验室的小作坊对食品质量安全承担连带责任的机制。

(七)鼓励联营,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模经营。要鼓励同一地区同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统一标准、规范工艺,联合经营;鼓励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吸纳小作坊为配套加工户,引导小作坊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提倡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意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逐步建立体现区域产品特色的经济联合体和“公司+散户”的规模生产经营模式。

(八)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落实小作坊监管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别是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将小作坊的监管纳入食品安全监管区域责任制,要将农村、乡镇、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作为监管重点,落实定人员、定区域、定加工户、定责任的方式,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监管员、政府协管员、社会信息员的作用,将监管任务落实到位。采用巡查、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适时增加检查频次、缩短检查周期,督促小作坊规范生产经营,加强小作坊监管。

(九)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要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生产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凡故意生产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报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取缔。[page]

(十)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食品,要严格条件审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经整顿规范符合准入条件的,应当及时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小作坊要积极帮扶,引导他们完善生产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绝不发证。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总局统一部署,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违法行为。

四、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百姓安全消费

(二)加强基层建设,发挥基层监管网的作用,落实监管责任。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基层“三员”培训工作,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要完善基层监管条件,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装备,加强信息沟通,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百姓安全消费。要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普通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宣传力度。要引导消费者购买加贴QS标志的食品,自觉抵制厂名厂址不详、质量安全无保证的产品。

THE END
1.调研报告:关于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立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建议对食品小作坊许可制度使用“登记”的称谓,并比照《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生产许可条件降低食品小作坊的登记条件。三、关于小作坊 食品目录管理方式的选择我省和16个兄弟省份均对小作坊食品品种实行目录管理,但该管理有两种方式:正面清单管理(列举允许生产加工的食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08/12/76407869_1042996557.shtml
1.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食品小作坊:指从业人员较少,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简单,在固定门店或者其他固定场所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包括制售分离和现场制售食品小作坊。 食品摊贩:指不在固定门店,从事食品流通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 流通类、餐饮类。 共同特点:规模小,人员少,条件简单 ...https://www.yueyang.gov.cn/cxjs/12115/12178/content_479859.html
2.食品调研报告(精选10篇)(2)、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全力推进食品小作坊产品目录报批工作,目前当地政府均已批复第一批允许存在的小作坊及产品目录;同时督促小作坊改造生产条件,监督小作坊履行各项质量安全承诺,通过重点帮扶、督促改造,全市有34家小作坊整改提高后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629281.html
3.食品安全执法工作总结(通用10篇)对我乡境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销售网点,餐饮场镇,进行了逐个排查。凡是未进行登记,无让生产经营加工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打击,取缔了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对植物油,面粉,乳制品等进行了抽样和监管,查处过期食品,有毒和有害以及其他不合格食品,强化...https://mip.oh100.com/a/202206/4771734.html
4.食品摊贩情况调查报告(精选6篇)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摊贩只是广州整个流动摊贩的一部分,不可误解为对所有流动摊贩的解禁。 由于法律法规滞后等原因,流动摊贩(广东俗称“走鬼”)难以获得“合法”身份,一直处于监管的尴尬地带,这也成为小贩与城管矛盾冲突的根源。日前进入广东省人大审议的《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拟对食品类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muqa181.html
5.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7篇(全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进一步推动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安全、服务民生、促进和谐、全面提高全市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juz4z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