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最新版本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2.符合两个以上类别的特征应当选择哪个类别?
比如有的饮料符合“蛋白类”饮料的类别特征,也属于其他类饮料的类别特征,在申报的时候两种都可以选,选择要求相对好达成的类别
二、前期准备
1.周围环境
厂房周围50米内不得有可能会造成污染的企业,周围环境不得存在对食品安全具有潜在危险的因素。
2.厂房布局
必须区分一般区域和清洁区域。
清洁区域包括和食品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直接接触的区域,食品生产人员进入清洁区域之前必须按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手、鞋以及服饰等可能会造成食品的污染。
一般区域包括办公室、仓库等区域。
最重要的是。。。
清洁区域和一般区域必须经过有效的隔离,避免不同清洁区域作业的人员形成交叉污染。
一般区域的人员不能未经清洁和消毒就进入清洁区域,清洁区域的人员在离开清洁区域,进入一般区域之后,在未经重新清洁和消毒的情况下,返回清洁区域。
3.机器设备
下面这些设备是一定要准备的
l生产设备
l水处理设备
l配料设备
l杀菌设备
l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设备
l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l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备
l防鼠防蝇设备
l计量校准设备
l检验设备
l空气净化设备
如果是饮料类,还必须准备下面的设备:
l过滤设备
4.厂房细节要求
(1)工作服
工作服需要将员工自己的衣服包裹起来,把头发挽起来。工作服不能是那种一次性塑料薄膜,也不能是围裙之类的容易被及其设备卷落的材质。
(2)配料
配料必须有专门的工作台,最好是那种超洁净工作台,可以保证配料工作能从容不紊乱的展开,并且不会受到污染。
(3)手的清洗消毒
手的清洗消毒关键在手的消毒过程,即在进入清洁区域的最后一步。
手的消毒设备必须为非手动式的,不能为手动开关,避免手消毒之后又收到开关的污染。
(4)防鼠灭蝇设备
清洁区域、准清洁区域及仓库内要避免使用裸露在外的鼠药,最好是放置鼠盒,必须安装灭蝇灯。
5.食品检验
食品检验是食品生产许可证拿证的必备步骤。企业可以设立食品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
对于很多没有经验的食品生产企业,可能没有设立食品检验部门,配备专业的食品检验人员的能力。所以很多企业就会选择委托检验。
委托检验的要求是:
·和第三方委托检验机构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
委托检验合同的关键点是:必须要表明“每批检验”,必须要写清楚检验的项目。
必须检验的项目有
>感官
>净含量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标签
6.检验报告及企标
需要准备以下的检验报告
·试制品检验报告
(必须有净含量、标签和营养成分的数据)
·水质检验报告
·电子秤的校准和检定报告
有些食品生产有国标,但是有些没有国标的,就需要找专门的机构去出一个企标。
7.制度及作业指导
(1)需要申报的制度
以下是必须要申报的制度(提交到系统的)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出场检验记录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其他制度
申报的时候及交材料的时候不用提交制度,只需要提交制度清单,到下场核验的时候,要提供全套的生效制度(意思就是要签名盖章,并注明生效日期)。除了上述制度,下面的两个制度也是必要制度。
·虫害防治制度(要有虫害防治设施布局图)
·人员培训制度(要有详细的员工培训方式及员工培训计划)
·设备清洗消毒制度(要写清楚怎么对设备进行清洁)
下面的制度是推荐添加的
·访客管理制度
·校准管理制度
·其他任何能够体现企业内容的管理制度
(2)制度的撰写需要注意的点
在中国很多证照的办理、资格的审查,“制度”在政府机关提交这一步,往往都流于形式,政府机关只需要这个东西的存在,而不会实质审查这个东西是否真的是企业内控管理的文件。
但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配套制度,却是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的重点。所以,你可以借鉴网络上的模板,但是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并且一定要体现企业的生产的关键控制点(HACCP),此外,还要让这些制度具有可执行性,可操作性,比如通过在墙上张贴关键控制点操作规程的方式来对员工的作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我将在接下来一篇中给大家继续讲解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