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积极食品安全战略让百姓吃得放心

2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年会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恳谈会”上,专家们“跳出食品看食品”的新思路,为食品安全国家战略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制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受制于农业的前端。从纵向对比看,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专家建议,强化技术支撑,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用信息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转型的主打方向。

在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指导,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年会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恳谈会”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与“四个最严”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热切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食品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秩序失范、诚信意识淡薄、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凝神聚力、倍道而进,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这是中国第一次将食品安全战略提到5年规划中,为我们未来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腾佳材强调,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四个最严”为准绳,以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抓手,加快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战略,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食品产业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专家

开门见山亮观点

化学污染、食源性疾病及营养安全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特征

中国工程院士孙宝国在发言中说:源头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不亚于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心理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对食品对身体带来的危害。食品企业应打食品营养牌而不是食品安全牌。打食品安全牌是下策而非上策,是短视行为。守住食品安全的红线是企业必须做到的,食品营养牌才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

孙宝国指出,从2008年至今我国经历了将近8年的食品安全保卫战,收效显著:恶性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中国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正在恢复。但仍要看到,食品安全问题是永恒的,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孙宝国用两个“不亚于”指出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源头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不亚于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改善,那么食品安全的源头就不安全。第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心理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对食品对身体带来的危害。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向好,但与公众的感觉不同步,原因在于个别企业或者个人,不是踏踏实实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夸大宣传,让老百姓无所适从。比如一些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同时恶搞、抹黑食品添加剂,严重影响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正确判断。

孙宝国提醒,在食品安全中,有害微生物污染跟化学污染有很大不同,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甚至存储食用的过程当中,均会快速增殖。由有害微生物污染引发食源性疾病而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参与者,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规避也无法逾越的历史阶段。明确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经济因素,是厘清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纵向对比来看,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对比我国近30年的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率等变迁,食品安全问题与美国同期显示出的表征、特征完全一样。食品安全是动态的,发展的,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又因涉及环境、经济、社会及科技等多因素而具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解决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王守伟预测说:“化学污染、食源性疾病及营养安全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特征。”基于此王守伟建议治理实施“两步走”:第一步是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强化过程控制和风险分析等技术支撑,优化产销秩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第二步是通过产地环境的进一步治理及高效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10-20年后产地环境污染治理见效,食源性疾病实现主动预防和控制,营养失衡引发的慢病攀升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小松谈及社会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时着重指出,必须严肃的、严谨、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去描述之,而非娱乐化,更不能去恶意炒作。”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需求,决定了各国对食品安全的看法和判断。一个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经济发展和公众的健康,食品安全是一个平衡关系。胡小松也预测,违法违规的添加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造成的生物化学污染问题,是我国今后须长期面对的食品安全问题。

胡颖廉谈到,食品安全的内涵可分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三个层面,其中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具有内在冲突。中国用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0%以上的人口,这一成就的代价是每年消耗32万吨农药,250万吨农业塑料薄膜和数千万吨化肥。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过度依赖化学投入品,农药残留已成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风险。食品产业是全过程链条,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压力加大必然传递到下游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随着城市流动人口增多,“生人社会”滋生了各类利益驱动行为,安全风险不断聚集。为回应消费者诉求,政府加大了城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城乡之间基本监管服务并不均等,“问题食品”又转而流向农村监管薄弱地带。“于是,不设防的农村,高风险的城市——成为双向恶性循环。”胡颖廉说。

胡颖廉建议,要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许多人都把食品安全看作“花钱”的事,谈到监管就是政府财政投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监管工作都需要政府出资、建设、实施,还可积极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第三方参与治理等方式。正如绿色转型催生了庞大的环境保护产业,监管大数据、检验检测、产品追溯等“食品安全产业”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食品安全事业能“赚钱”,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现实和紧迫。他还认为,强化技术支撑,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用信息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转型的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谈到了对食品安全的总体感觉: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但仍不容忽视的一是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问题,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地发生的老百姓因食用受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的大米而得了“痛痛病”,备受折磨。二是抗生素的污染问题。

此外,陈章良建议,国外发达国家民间组织机构的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十分有效,值得借鉴。在对转基因等食品问题的科普方面也须加强。在遭遇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时,国内也应有权威机构出来及时发声,以免类似“抢盐事件”再度发生。

对于如何更好地与公众进行食品安全的风流交流,钟凯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常态化十分有效。此外,要做好科普,关键要把科学的声音让几大关键人群听到,一是医生,二是老师,尤其是食品院校的老师,三是基层监管人员。化解公众的支付意愿和食品安全成本之间的巨大矛盾,让行业和监管协调发展,最终受益的既是监管部门,也是行业企业,最终真正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行业协会

数据分析谈路径

我国食品监管应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在发言中指出,有数据表明我国多年来对食品安全的治理是成功的。2006年至2015年10年间,我国农产品出口负荷率年均达到了9.9%,而进口年均负荷率达到了12.4%,由此反映出国内的食品安全状况越来越好,出口地位越来越高。农产品的出口促进了国内食品领域的创新、更新和结构调整。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介绍说,2015年中国餐饮业步入3万亿的新时期,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就餐饮业而言,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如何将食品安全在餐饮业这么一个持证的餐饮许可单位就多达320多万家、两千万人就业且文化水平不高又分散的行业中得到实施,见到成效,是个路径问题。

刘美菊说,要加强科普宣传,重新塑造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从乳制品上找突破口。在全行业倡导中国乳业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借助多媒体的力量,进行乳制品科普方面的宣传。

企业

脚踏实地说建议

质量、安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因素

作为食品生产的主体责任人,食品企业代表也就食品安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军武表示,企业最大的体会是:质量、安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近年食品安全状况向好的大环境给用心做事情的企业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相信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媒体代表也谈了对食品安全战略的看法。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表示,食品安全国家战略的实施,是一个任务艰巨、规模宏大、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倾力投入,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已成为一个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平台,两年来主办、承办、协办了百余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讨会、论坛、大型公益活动及科普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论坛组织了食品安全媒体训练营、食品安全校园行、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等创新活动。仅公益大赛就组织线上线下两万多名大学生参加,涉及11个城市的四十多所高校,收到几千件参赛作品。

THE END
1.食品生产技术食品论坛隐藏置顶帖 “中国好原料”创新大赛正式启动,诚邀食品技术人员用富色原料助力食品色彩纷呈 食品小研 2024-11-5 10:14 1028513 曾娜贤 2024-12-3 18:32 隐藏置顶帖 【食品论坛·大讲堂】如何上手工厂虫鼠害管理 ...23456..8 foodmatebak 2024-11-22 10:38 905267 qq1301621857 2024-12-3 17:05 隐藏置顶...https://bbs.foodmate.net/forum-10-1.html
2.食品论坛的微博食品论坛每周热帖荟萃(2023.10.9-2023.10.15) - 食品广角 - 食品论坛 - O网页链接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食品论坛 2023-10-9 16:42 来自分享按钮 食品论坛每周热帖荟萃(2023.9.25-2023.10.08) - 食品广角 - 食品论坛 -O网页链接 ?收藏 ...https://weibo.com/1785289351
3.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重点活动之一,11月28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的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 十四年来,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聚焦食品安全前沿话题,交流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致力于推动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与关注,积极参与构建食品安...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31129/27ee6d590d734602904c2b0c2ecba2a0/c.html
4.第七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举办,各大论坛隆重召开11月5日下午,在本论坛的专场活动-特膳、母婴食品发展论坛中,来自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江波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振宇教授分别就《低聚半乳糖的生物制备》以及《母乳营养与母乳成分》做了专题汇报,他们分别以专业数据、机制机理的角度分析和讲解了特膳食品的发展;来自企业的包括日立...http://www.cnfood.com/news/show-194541.html
1.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FBIF食品创新展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从乳品, 零食, 饮料, 酒, 调味品等品类, 以及食品行业战略, 配料, 营销, 渠道, 包装, 创业等不同角度讨论行业趋势及创新案例, 并携Marking Awards(MA)和Wow Food Awards(WFA)两大赛事颁奖礼及FBIF食品创新展带来更多创新灵感。http://foodforum.cn/
2.火爆之星全国经销商成长论坛火爆之星全国经销商成长论坛以帮助糖酒行业经销商成长为使命,特邀行业大咖分享实战经验,透析行业痛点,提出解决实际经营难题方案!逾千位经销商深入探讨,共同交流,以实现快速成长http://dajiangtang.5888.tv/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摘要】:<正>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定于2007年11月11日-13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是继2005年我学会在广州成功举办第四届年会、2006年在厦门成功举办第三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之后,首次将两大会议合一的盛会,亦是我学会在中国食品科技界继续推动“同行评价体系”及“人才...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SP200703000.htm
4.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官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官网政策《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更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简介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章程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负责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机构情况 常务理事单位名单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更多> 新会陈皮有机发展论坛活动在广东新会成功举办 ...https://www.cnfia.cn/
5.2023中国食品与降智库论坛在博鳌成功举行澎湃号·媒体郭奔胜致辞时表示,在由传统食物向现代食物、单一食物向多元食物的转型中,食品安全也从传统的粮食安全提升到内涵更加全面丰富的食物安全。食品行业应立足创新,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食品产业新格局。“中国食品与健康智库论坛”是瞭望周刊社着眼于发挥媒体型智库优势,打造中国食品健康领域高端交流平台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