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海天味业添加剂“双标”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近期,短视频博主@辛吉飞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中,他通过混合食盐、味精、增味剂、酱油香精、焦糖色素、果葡糖浆等添加剂,为网友展示如何勾兑一大桶酱油的方法。该视频发布后,无数网友对酱油的添加剂成分表示了担忧。

海天酱油配料表存在“双标”,深陷“舆论旋涡”

海天酱油、调味品协会多次回应,但收效甚微

10月4日,海天味业再次回应称,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加剂的产品不好,都是误解,表示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而企图用“双标”来挑起矛盾对立,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同时还表示海天味业已经在很早之前便推出了众多好吃不贵的零添加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舆情传播情况

舆情数据统计

舆情观点

专家观点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标准,海天作为出口企业,必须遵守当地的标准,这是必然的。此次“双标”事件会给海天味业一个较大触动,也许会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和整改。比如,如何将不同国家不同标准的事实趋于合理,趋于科学,趋于尊重国人,要在一国一标和尊重国人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同时,此次“双标”事件是非常好的一个商业警示,为有出口产品的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科普作家、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厂家都只是在‘合法’的前提下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从而卖出东西赚钱。添加与不添加,添加什么东西,都是针对自己的客户群体,所形成的风味特征和相应价格。

媒体观点

澎湃新闻——酱油“双标门”:要真相,要安全,还要消费公平

的确,海天酱油包装上所标出的谷氨酸钠、三氯蔗糖等添加剂是中国境内的合法添加剂。但是,食品企业需要明白,不能用“合法”两个字搪塞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对消费者公平待遇的期待。网友的想法很直白:凭什么日本消费者能享用的是不含防腐剂的,难道中国人的饮食和消费习惯偏好是含有苯甲酸钠的调味品?这需要海天酱油乃至中国调味品协会拿出坦诚的态度来面对公众质疑,把添加剂的问题从“实然”到“应然”各个层面上讲明白,别玩概念,别躲在专业术语后面敷衍消费者。

公众不是人人都有食品、医学专业背景,但是捍卫“食品安全大如天”的常识是没错的,酱油“双标”问题就是踩在食品安全红线上。需要企业、行业协会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做回应,甚至需要职能部门的强势介入、权威调查:到底有没有“双标”?是不是中国的酱油标准就“矮人一头”?海天以及行业协会要明白公众在担心什么,而不是用“合法”“符合国家标准”来终止对酱油标准的问询。合法只是底线,况且,海天酱油本身就是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红星新闻——海天“双标”争议背后,酱油新国标当有消费者声音

其实,食品添加剂既然容许合法添加,当然是因为在摄入剂量范围内被视为对人体是安全的,还可以低成本地增强色香味或延长保质期。坦率讲,网友的类比也有不公正的地方。在海天京东自营旗舰店中,有多款“0添加”酱油、料酒、蚝油等产品,说明有无添加不构成内外销售之别。

既然民众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些强制性国标的制定、通过与执行,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民众理应有知情权与制定参与权。一个国标,有消费者参与、反映了消费者的声音与诉求,可以最好地伸张消费者权益。

网民观点摘录

【对遵守国家规定的添加剂添加表示认同】

@Talent尹76913:为什么好吃健康便宜不可能三角?工业到底是干什么的你不懂吗?大批量生产质量上乘稳定安全的日用品,我只能说智商越低,添加剂越毒

@飞天面条神教华南分舵第3型:正规厂家生产的基本没啥问题,配料表一清二楚,放心吃吧,不断增长的人口寿命就是很好的证明。

@琉球独立复国促进会:那些在乎酱油里添加剂的人,平时喝可乐或者其他饮料么?没事也看看饮料瓶子上的配料表啊。

@我的名字叫不怂:你说,要是连安全剂量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都不能放,那食品添加剂发明出来干什么

【对添加剂摄入过量表示担忧】

@青春水蜜桃味:就酱油的添加剂来说我不懂,但就网上所说的抛开剂量谈危害是耍流氓,我就想问食品剂量都是国标剂量,这些剂量单个没问题,打个比方放喝饮料这个果汁喝一瓶那个汽水喝瓶在来瓶咖啡相同的添加剂它会不叠加啊。

@Mr-X_YY: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添加剂吃多了会致癌,央视就报道了近些年少儿患癌症的事件变多。

@股友h8TMZs:我就想知道海天这么多添加剂谁还敢买,除非买了不是自己吃的,我避免不了外面餐馆用添加剂,反正这个风口我是不敢买有添加剂的海天了。

@kevinhq:现在的添加剂发达到什么程度,超市里只要是液体的东西,没有不勾兑的。无论是酒还是奶还是酱油,直接加香精勾兑全部都是人工调制品,但普罗大众没有几个懂行的,都在被信息欺诈

【质疑海天国内外双标】

@厚黑学a:你说安全就安全吗?那他为什么要搞2个国内和国外2个相差很大配料标准?请问你哪个更安全?请问国人的抗体更强吗?而且这个现象广泛存在?

@三十米长的大砍刀:为啥国外的就啥也没有,国内就要有?我们该吃?小日本不该吃?

@火花IXS:呵呵,毕竟国人低洋大人一等,为啥国内标准和国际不一致,好好反思一下吧

@pawdwvd:人家国外要吃酿的,咱们国内只能吃造的

【担心有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

@十八里铺招工啦:有添加和无添加,两个产品线,售价不同,出口和内销都有,你非要出口的找无添加的产品,内销的找有添加的产品,然后说企业双标,这节奏带的也是没谁了

@大桔煨盅:微博上绝大多数都在歪曲辛吉飞的“科技与狠活儿”但凡有几个人认真看完他的视频就知道他真正反的是什么。现在都在扛着红旗反红旗。

@大象头上洗澡:良心曝光,贩卖焦虑割韭菜

【吐槽海天公关应对不当】

@一点墨水xql:海天添加剂一事,本来是不存在对错的,毕竟价钱和标准不一样嘛。但它的公关手段有些低档,受此影响,估计够它受的了。另外,如果没人曝光,我还真没留意这方面事情,以后要多个心眼,认真选购合适自己的品种了。

@广佛猪仔:我本来没有所谓!但看这样的公关态度,以后不买海天了!

@西咩羔:发这么个东西,我还以为不买海天产品就犯法,吓死我了

【其他】

@鱼生:在国内拿产品系列里的低端产品去和出口产品系列里的高端产品对标,有几个企业能不翻车?田忌赛马玩得挺溜啊。

@左旋代糖甜甜圈:佩洛西窜访台湾时海天支持佩洛西,就算是恶魔要海天死,我也会支给恶魔说几句好话

@基因被入侵的濒危动物:与其针对单一品牌不如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cer-:回头整个酱油刺客又该抱怨市场监管不力了

舆情分析

同时中国调味品协会也针对该舆情进行了回应,但回应内容与海天味业的回应并无差异,进而遭到了舆论的起底,进而发现该协会与海天味业的关系非同一般,海天味业的多名高管均在协会任职,而且海天味业还参与到了酱油国标的制定中,因此加剧了舆论对海天味业与中国调味品协会的不信任感,质疑海天味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负面观点也愈演愈烈,对此也还需食品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解释国标制定与协会组建的流程是否合规合法,并对其中存在的争议性行为向民众进行解释,从而平息民众的质疑。

此次事件中从舆论早期对添加剂的反感与排斥到后期的理性看待对合法添加的添加剂表示认同,也反映出大部分人对添加剂并不是完全反感与排斥的,只要科学科普与引导大部分人是可以理解添加剂的使用,这也需要品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做好对食品添加剂的科普。而此前的“土坑酸菜”、“麦趣尔检出丙二醇”等食品安全事件也让民众质疑,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不积极,此次舆情发生后截止至今,食品监管部门仍未对此次舆情发表针对性回应,进而引发部分民众的不满,这对食品监管部门公信力有一定的影响。

THE END
1.食品配料表不按国家食品局规定的违法吗食品配料表不按国家食品局规定的违法 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63854632.html
2.如何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配料或成分的重视,以文字形式在配料表内容以外的标签上突出或暗 示添加或含有一种或多种配料成分; “有价值、有特性”,是指暗示所强调的配料或成分对人体有益 的程度超过该食品一般情况所应当达到的程度,并且配料或成分具有 不同于该食品的一般配料或成分的属性,是相对特殊的配料。 https://www.foodex360.com/news/show.php?itemid=20269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有规定,配料表应以“配料...$千禾味业(SH6030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有规定,配料表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为引导词。 最近被黑的厉害,但背后肯定有资本推动,一个涨跌游戏罢了。当有人想让他涨的时候,自然满眼好评。 我经历过前年海克斯事件,那时候怎么被一群虚伪的拥护者簇拥,现在也该能承受如何被一群挑刺的碰瓷者摸...https://xueqiu.com/3545708515/314949750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4.1.3.1.5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在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 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4.1.3.1.6可食用的包装物也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原始配料,国家另有法律法规规定的除外。 4.1.3.2下列食品配料,可以选择按表1的方式标示。 https://www.nlx.gov.cn/openness/public/6605291/3449533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http://www.lwqax.com/nd.jsp?id=257